束方會 譚曉燕
摘 要:分析了食用菌主題休閑農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情況,闡述了食用菌在主題休閑農業資源開發及利用中的方法步驟和核心措施,提出了今后該產業的發展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食用菌;主題休閑;農業資源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20-0105-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6.13;F592 ? ? ? ?文獻標志碼:A
食用菌作為地域旅游資源開發的重要元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現階段我國食用菌主題休閑農業資源開發與利用依然存在諸多問題。應以有效的措施促進產業發展,設計符合綠色發展主題、特色旅游方向、歷史價值、生態價值的價值觀,并以食用菌栽培基地為旅游宣傳引導,以農業文化為核心構建食用菌主題休閑農業旅游體系。研究食用菌主題休閑農業資源開發與利用途徑,理論與現實意義重大。
1 ?食用菌概述
食用菌是一種可以供人食用的有益食物,其形成及發展不是單一、片面、簡單的流程,而是需要通過長期探索及科學布局。通過數據整理統計可知,我國有益食用菌種類已經達到1 600多種,并有40多種食用菌可以進行有機培植。
食用菌有以下優勢:①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因此在培植食用菌過程中需要對養料等進行分析研究,培植主要采用人工培養、自然成長的雙重方法。②經濟價值高,通過對部分食用菌進行研究后發現,很多食用菌可以成為藥用保健品原材料。③從旅游資源開發的角度來講,食用菌的培養與繁殖可以對綠色生態旅游業起到促進作用[1]。
2 ?主題休閑農業旅游資源開發的重要性
2.1 ?符合綠色發展理念
十九大報告及總書記講話都將綠色發展作為當前時代發展主題,即“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主題休閑農業旅游資源開發主要是指在旅游資源開發、利用中將“農業”進行特色化、品牌化包裝,并注入商業及旅游宣傳元素,形成以生態環保、綠色自然、景色優美為主題的旅游模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對綠色健康的追求也不斷提高,包括綠色食品、綠色出行、綠色旅游等。因此,主題休閑農業旅游資源開發也是“綠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2]。
2.2 ?符合特色旅游發展方向
主題休閑農業旅游融合了特色旅游與農業,我國是農業大國,農作物的生產、加工與資源開發是提升地域旅游及產品知名度的重要手段。食用菌的特殊性在于健康、環保與生態天然。從食用菌生長及培育角度出發,對其進行旅游資源開發前景廣闊,這也符合特色旅游發展的實際需求。通過打造食用菌旅游品牌,不僅可以推動地方旅游經濟發展,還可以積極帶動相關農業產品銷售,將旅游資源與產品進行融合,為日后的特色農產品推廣與旅游資源利用奠定堅實基礎[3]。
3 ?食用菌在主題休閑農業資源中的開發價值
3.1 ?歷史價值
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早在1 000年前就已經種植、培養食用菌,食用菌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主題休閑農業資源開發可以充分利用食用菌的歷史價值,將數千年前勞動人民如何培植、探索食用菌的歷程體現出來。通過小磨坊展示的方法,采用蠟像、圖片等方式展示古代食用菌的發現、種植流程,讓游客可以更為立體直觀地了解其歷史。另外,食用菌作為一種特殊食材,可以從飲食文化角度出發,在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食用菌的飲食價值,從飲食歷史文化入手,向游客介紹食用菌的健康功效與實際用途,如美食佳肴的制作過程[4]。
3.2 ?生態價值
生態價值主要是指食用菌的自然功效與環境優化。食用菌中含有大量含氧物質,對自然生態維護及凈化起到積極作用。同時,從食用菌培植及成長角度分析,很多食用菌都對自然條件要求極高。例如,銀耳菌絲對自然環境要求較高,需要雨水充分、冬暖夏涼、光照充足,且平均氣溫為19.5 ℃。基于上述自然環境及生態條件,旅游活動的開展與主題休閑農業園構建相得益彰,也是促進地域旅游資源利用的重要手段[5]。
4 ?食用菌主題休閑農業資源開發措施
4.1 ?以食用菌栽培基地為旅游宣傳引導
以生產種植基地為平臺,進行主體休閑農業資源開發。食用菌的特殊性在于其種植栽培的綠色化、生態化。主題休閑農業資源作為旅游開發的重要項目之一,環境營造及元素投入尤為重要。建議以生產種植基地為旅游項目試點,開展特色化旅游項目,讓游客可以在旅游過程中感受到食用菌的形成發展及培育模式。同時,工作人員可以讓游客采摘食用菌,以體驗采摘為興趣吸引點,讓游客融入到自然環境中去。工作人員可以介紹講解食用菌形成、歷史及培育等,讓游客了解食用菌功能,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
4.2 ?以農業文化為核心,構建主題休閑農業旅游體系
隨著我國旅游產業日益興起,針對旅游資源開發的重要性,應融入貫穿“傳統農業文化”,結合地域歷史文化特色,構建農業文化旅游體系。
第一,部分地區風景秀麗、景色迷人,具有獨特的旅游資源開發優勢。食用菌作為一種特殊農業體,更是地域旅游特色產品之一。將食用菌文化作為主要核心,包括歷史、典故、特點等,發展旅游產業[6]。
第二,將“農業文化”的流程性體現在旅游項目中,在食用菌文化旅游體系構建中,應該融會貫通“傳統農業文化”,讓游客可以對食用菌有所了解[7]。
參考文獻:
[1]雷巧莉.基于產業融合視角的食用菌休閑農業旅游資源開發[J].中國食用菌,2019,38(4):91-93.
[2]王璦琳.基于野生食用菌資源的休閑農業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J].中國食用菌,2019(4):97-100.
[3]韓鵬.論我國云南野生食用菌資源的旅游開發與管理[J].中國食用菌,2019(5):75-78.
[4]黃堅.基于食用菌資源的旅游開發思路與戰略選擇[J].中國食用菌,2019(2):101-104.
[5]金仁重.體驗經濟視角下休閑農業資源的鄉村旅游開發[J].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2):41-44.
[6]陳文,楊春曉.發展休閑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13-14.
[7]馬霞.鄉村休閑旅游開發中循環經濟理論的應用探索[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9(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