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克艷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農業經濟是推動經濟建設的重要動力,也是確保國家安全的基本內容。從經濟管理現狀來看,管理過程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阻礙了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闡述了農業經濟管理內涵及意義,分析了農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應對措施,以期為相關研究人士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現狀;對策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20-0081-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3 ? ? ? ?文獻標志碼:A
農業經濟是國民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促進國家發展的重要動力。改革開放以來,農業建設發展不斷加快,提高了國家的綜合國力,解決了糧食的安全問題。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下,農業經濟發展面臨巨大的機遇和挑戰。目前,傳統經濟管理面臨許多問題,對經濟管理造成一定影響。
1 ?農業經濟管理內涵及意義
農業經濟管理是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1 ?農業經濟管理內涵
農業經濟管理主要是在農業生產活動過程中,對相關人員給予激勵,以達到促進經濟發展的預期目的。隨著社會快速發展,農業經濟管理的內涵包含遵循自然規律和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為了提高組織生產力,應恰當處理生產中的各種關系,有效使用人力、物力及財力等。妥善處理國家及勞動者間的利益關系,以達到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目的。從農業經濟管理現狀來看,經濟管理直接影響到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
1.2 ?農業經濟管理的意義
農業經濟管理就是對各種農業相關經濟管理活動,采用宏觀調控對資源進行分配與指導。加強農業經濟管理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 ?打破農業經濟發展的制約條框
農業經濟管理能有效打破農業經濟發展的制約條框,調動科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農業經濟管理不斷創新,為農業經濟管理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促進經濟快速發展。打破條框的限制,創造出與中國特色相符的發展之路。
1.2.2 ?促進農業經濟管理創新
創新是農業經濟發展的根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有效解決目前新農村建設中的各種問題,就要順應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創新農村經濟管理,促進農村經濟不斷發展。
1.2.3 ?加快落實科學發展觀
加快落實科學發展觀,是發展農業經濟的必經之路。在農業經濟建設中,必須要高度重視經濟管理創新。創新要符合農業基本國情,才能提高農業發展水平[1]。
2 ?農業經濟管理現狀分析
農業經濟管理是提高農業經濟的重要途徑。從經濟管理現狀來看,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管理體制不完善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發展歷史悠久,但長期以來都不太重視農業經濟管理體制。管理起步較晚,各種工作依然處于探索階段。從運行現狀來看,農業經濟管理和市場經濟具有一定差異。即便有完善的市場經濟管理體系,但農業經濟管理相關體制不完善,導致實際管理過程中出現許多問題。例如因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財務人員只簡單記錄和分析財務數據,審核不嚴格,導致經濟管理中存在極大的漏洞。
2.2 ?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雖然我國是農業大國,但農業經濟管理體系起步相對較晚,因此相關工作的開展較為薄弱,尤其是在人才儲備上嚴重不足。目前,經濟管理相關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一些管理人員專業技能與管理經驗嚴重不足,知識儲備極難滿足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要求。從管理現狀來看,長期缺乏專業人才導致農業經濟管理處于應付狀態,前景堪憂。大多數人片面認為“農業就是種植農作物,根本不需要專業人員來管理”人才引進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條件,極難為管理團隊引入新的專業人才。長期如此,極易造成現有人員不思進取、迂腐保守[2]。
農村中大多數人員法律法規意識比較薄弱,在經濟往來過程中常常訂立口頭合同。在現實中許多村級合同都不規范,嚴重浪費經濟資源。一些地方實施“三清一增”(對村級合同、集體尾欠、閑置資產資源進行清理,增強村級集體收入),明確要求對村級合同進行清理。合同不規范就是由于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法律意識薄弱引發的。
2.3 ?管理創新嚴重不足
為了有效解決“三農問題”,我國出臺了許多規章制度,對農業經濟管理相關問題提出了相應措施,為實現經濟管理創新奠定了基礎。但一些農業人員不重視經濟管理創新,缺乏執行力,并未按照規章制度實施,導致經濟管理相關制度不完善、管理質量不高。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未及時提高,思想滯后現象嚴重,未及時研究新時期相關市場變化,導致管理水平落后。一些農業經濟管理機構不重視經濟管理創新發展,導致管理技術缺乏有效創新。
3 ?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水平的對策建議
分析農業經濟管理現狀可知,經濟管理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必然會影響農業經濟管理水平。
3.1 ?健全管理體制
在農業經濟管理中,完善的管理體制是核心內容,是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保障。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只有與時代發展相結合,才能與時俱進,推動農業經濟快速發展。國家相關部門應出臺完善管理體制的指導性意見,由各地部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合理完善現有管理體制。只有落實性強的管理體制,才能真正發揮其管理價值。例如針對設備維護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同時還要對操作人員提出相應的要求,采用現代化思維去管理設備;針對蔬菜流通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加強收購、運輸等過程管理,避免出現農產品大量滯銷、有害蔬菜流入市場等現象[3]。
3.2 ?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任何高效率管理都是由人來實現的,因此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非常關鍵。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員各項專業技能水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培訓和繼續教育,提高相關人員整體工作效率。還要引進創新型人才,為管理團隊注入新的活力,適當增加考核內容,確保人才的真實性,避免靠關系的人“混進來”。其次,定期開展相關課程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知識量。為成員提供交流學習基地,讓管理人員間互相交流和學習,提高其專業素養與綜合水平。
3.3 ?提高管理創新
創新是發展之根本,因此必須加強經濟管理創新。創新管理方法應以農業科研為基礎,嚴格把關資金管理,改善傳統農業的資金投放模式。農業相關科研單位必須依據當地實際情況調整經費,積極拓展經濟渠道,優化資金管理和科研條件,滿足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要求。
4 ?結束語
農業經濟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到農業經濟發展的走向與趨勢。因此,必須要深入分析管理中的各種問題,完善管理機制,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創新管理方式,真正發揮管理的作用,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翠蓮.探究新時期農業經濟管理現狀和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8(6):152-153.
[2]周仁先.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現狀及創新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8(20):206-207.
[3]王瑞芝.新農村建設中農業經濟管理創新思考[J].農業工程,2018(6):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