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
摘 要: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聯結農戶與市場的紐帶,在為廣大農戶增加經濟收益的同時,可以有效規避農業風險,有利于提高農戶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以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為背景,探討了其在融資方面的困境,并提出了對策,希望提高安徽省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困境問題;破解途徑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20-0140-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1.42 ? ? ? ?文獻標志碼:A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這一組織進行了明確規定,是以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為前提,以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使用者與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提供者作為主體,通過自愿聯合方式實現民主管理的一種互助性經濟組織。該組織主要為社內成員提供服務,除購置農業生產資料外,還包含農產品銷售與運輸、加工與儲藏、農業生產運營信息化、信息服務與信息支持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工作主要包含兩點,即為各類農產品生產加工提供支持,同時為農產品銷售提供幫助。因此,合作社的主人是農民,要圍繞農民的利益發展合作社,實施民主化管理。
1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融資要求與特點
1.1 ?融資要求
遵循自身發展需求建設農業專業合作社是大勢所趨,要在滿足自身權益與預期收益的基礎上實現對資產狀況的有效補充,確保資產周轉靈活。考慮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均為低收入農民,因此除合作社債權人與內部積累以外,還需要借助外部投資者與客體籌資方進行融資。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需求,融資工作必須圍繞土地和農業資本以及農業勞動技術開展,只有滿足這些條件,才能為合作社贏得充足資金,這直接關系到合作社能否成功發展。就整體發展情況而言,國內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還處于起步階段,資金短缺現象嚴重。一般來講,普通合作社主要以農戶入股為資本基礎,但實際減除所有支出項可以發現,合作社的運營并不順利,存在資金缺口,而當前農村專業合作社的服務功能正在迎合市場經濟發展,生產經營規模與能力大幅度提升,因此在設備更新、技術改造與市場開發等方面需要大量資金。目前,國內眾多農民專業合作社所面臨的問題都是資金缺口,出現資金缺口的又一大原因是融資困難。
1.2 ?融資特點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融資方面具有很多特征,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其融資要求苛刻,出現融資困難的情況。
(1)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營利性組織,在擴大發展規模、提升營利實力、為合作社成員提供服務過程中都需要融資,且無論合作社對內還是對外發展,其經濟組織功能必須保持完全統一,以利潤最大化作為發展目標。
(2)農民專業合作社最重要的業務就是推動農業發展,由于農業生產與農業經營需要花費較長時間,同時存在農業產品產出和輸入浮動過大的情況,這削弱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盈利能力,出現營銷偏差問題。農民專業合作社純粹的扶助也導致他們在對外融資方面存在困難,因為他們的扶助需求程度遠比其他經濟組織高。
(3)農民專業合作社出現融資困境的原因是運營風險較高。對于資金提供方來說,合作社不僅存在放貸風險過高的問題,而且收益較低,因此一般的社會金融組織并不愿意向合作社提供較多貸款[1]。
2 ?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融資困境
2.1 ?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概況
截至2019年7月底,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103 446家,同比增長7.74%。安徽省為了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采取了多種發展模式,如“一站式”服務、“綠色通道”等,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深入推動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全程電子化登記,同時積極落實“雙告知、首問責任制、現實辦結制”等制度,有效提高了地方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市場抗風險能力、生產經營合作能力和農民增收能力。
2.2 ?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融資困境
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速度相對較快,多年來受商業銀行政策的影響,在收緊農村領域金融服務進出口的同時,導致農戶在獲得正規金融機構信貸資金方面出現偏差,信貸能力呈快速降低趨勢。以2018年為例,安徽省農業經濟組織貸款占存款總額的比重從第1季度到第4季度依次為7.4%、7.1%、6.6%、5.4%,下降趨勢明顯,整體占比非常低。目前,安徽省農戶、農業加工產業、種養殖及服務產業均面臨不同程度的融資困難。以農業加工業為例,該行業的融資需求強度在60.56%左右,融資困難程度高達79.24%;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融資需求為81.74%,其融資困難程度達到了92.00%。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缺乏融資途徑,其中多數合作社以農信社為主要貸款途徑,長期難以獲得來自商業銀行等重要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因此,當前農民專業合作社陷入了融資困境,存在諸多融資問題。
2.2.1 ?合作社經濟實力薄弱且融資服務水平較低
安徽省某些農民專業合作社沒有較強的經濟實力。2018年全省出資額度超過1 000萬~1億元的合作社不到300家,這與全省上萬家合作社的總數相比,差距較大。由此可見,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僅發展規模小,而且在技術能力方面的表現也并不突出。關鍵在于未能建立農業價值產業鏈,農產品增值方面優勢不明顯,合作社農業發展競爭力并未達到預期。
2.2.2 ?缺少政府扶持政策
我國在2007年通過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但實際上由于農民專業合作社體制過于特殊,因此許多地方的政府扶持政策實施并不到位,安徽省也是如此。安徽省對下屬各級單位的示范合作社管理不到位,未能為它們提供明確的補助標準,政策扶持方面也相對薄弱,這導致安徽省合作社保障的有效性與全面性出現偏差,農業專業合作社在發展方面依然處于弱勢,亟待調整和提高[2]。
3 ?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走出融資困境的方法
3.1 ?強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建設
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水平偏低,制度建設不完善,這也是阻礙全省農業經濟總體發展的關鍵原因。必須加強合作社發展建設,破解合作社在融資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
(1)合作社必須強化自身規范建設體系,爭取從多個方面完善制度建設。具體來講,應建立一套完整的利益分配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同時保證合作社成員的財產分配權與自主經營權。
(2)為了拓寬合作社融資途徑,還應從實踐層面著手,大力推動合作社聯社,實現資金互助,這對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具有很大的作用,具體包含以下兩點。①合理征收小型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盈余流動資金,滿足合作社資金季節性需求特征。例如利用種植業春耕時期資金缺口與農作物生長差異性,實現農作物的聯合開發和調整營銷資金結構,有效解決可能存在的季節性資金缺口問題。②實施聯社成員銀行貸款擔保支持,為合作社獨立正規化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實現上述兩點后仍會存在融資困難問題,所以合作社還要創新方案,結合“五戶聯保”機制打破傳統信貸機構,即利用抵押物實施貸款,組建聯保小組。但是,聯保小組也是存在風險的,因為小組成員均為陌生群體,因此應該考慮在兄弟合作社的基礎上建立小社聯保,保證利益共生關系安全穩定。在小社基礎上考慮不同合作社的各自利益,不斷推動合作社聯社發展,使獨立合作社走出融資困境[3]。
(3)建立信用檔案,金融機構進行信用評定,以提高合作社信譽度。應遵循評定過程層層遞進、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保證政府引導與監管到位,即使在外部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也能提高合作社的信用等級,確保合作社獲取更多貸款資源。基于這一信用檔案,金融機構可圍繞合作社構建拓寬額度服務機制、減少手續流程服務機制,不斷推動合作社的健康可持續發展[4]。
3.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一定要為安徽省各地建立專門且專業化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風險基金體系,圍繞政府發起者針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貸款擔保基金體系與風險補償基金體系,有效解決農民自身擔保能力不足的問題。
政府要構建“四方聯動”的創新融資模式。“四方聯動”中涵蓋了4個主體,分別為擔保公司、政府、合作社以及銀行。“四方聯動”中,政府是作為絕對引導者而存在的,它除提出優惠政策和優化創新機制以外,還能建立農業擔保公司,為所有涉農項目提供擔保服務。目前,安徽省已經建立了“四方聯動”融資模式,它的核心就是政府配合合作社轉變傳統直接提供金融補貼的方式,借助融資支持機制為合作社提供支持,幫助他們規避道德風險問題,篩除某些信用較差的合作社機構,凈化合作社融資環境[5-6]。
4 ?結束語
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融資困境破解方面做到了優化自身技術,得到了政府政策扶持,真正實現了“兩手抓、兩手硬”的發展目標,進一步提升了自身融資力度。安徽省已經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問題,需推動農業進一步發展,實現農業產業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譚銀凱.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面臨的困境及對策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6):19.
[2]陳曦.構建信用平臺化解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困境及應對措施研究——以南京市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3]符敏.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融資困境與對策[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1(3):69-71.
[4]陳詩波,唐文豪,李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融資困境與破解思路[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3(12):1-5.
[5]代書勛.新時期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難問題探析[J].決策探索(下),2019(9):36.
[6]李偉,潘奎新,趙娜.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困境及對策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8,35(7):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