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取得了巨大發展進步,這一方面提高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促使社會環境進一步復雜化,這種社會環境對高職學生的精神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在部分不良思想風氣的帶動下,高職學生的思想發展出現了一些問題,進而對學生整體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基于此,有必要針對高職思想政治教學進行優化,其中很關鍵的一個措施就是將不同地區的地方紅色文化進行有效應用,將其納入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來,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效果,幫助高職院校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紅色文化;思政課;道德教育;高職
紅色文化主要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長期革命實踐形成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總稱。全國各地都擁有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比較著名的地方紅色文化包括井岡山、延安、瑞金等,這些紅色文化具有豐富內涵和價值,對于學生具有深刻的思想引導作用。在針對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將地方紅色文化進行有機應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掌握我國的歷史進程和相關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促使學生在學習感悟革命前輩精神素養胸懷抱負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健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一、地方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職思政課課堂的必要性
(一)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在社會經取得積極發展的今天,各種思想價值在互聯網上得到傳播,并對高職學生的精神成長產生了深刻影響。不僅如此,在各種外來文化發展涌入的情況下,我國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缺失,尤其是高職院校學生在個人精神成長過程中未能積極學習掌握我國傳統文化和內容,導致其整體素養出現下降。這種情況下應用地方紅色文化內容,有助于增加學生的社會歷史知識和意識,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精神,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精神世界。
(二)高職學生的內在需求
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學習掌握具體專業的各種基礎知識和相關的實踐技能,還要注重對學生的精神世界進行正向引導和影響,促使學生在校園形成積極健康的精神狀態,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后續發展成長打下基礎。近年來,很多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自身判斷能力較弱,加上互聯網的普及為學生帶來了一個豐富的價值世界和信息世界,導致學生很容易受到各種不良信息和行為的影響,導致學生在精神世界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不良思想動態和表現,如追求享樂、個人意志的弱化、對西方文化的盲目追崇等,這些現象表明當代高職院校學生的精神發展面臨各種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應用地方紅色文化,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對我國歷史進行學習掌握,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革命前輩的故事增加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思想,增強學生個人思想精神的健康成長,促使學生進一步發展個人健康的思想精神世界,為其后續發展打下基礎。
二、地方紅色文化資源在高職思政課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一)紅色文化資源可優化、充實思政課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老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教學需要將地方紅色文化進行有效利用,從而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堂進行有效充實和優化,這一方面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另一方面則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對地方紅色文化的學習而增加對歷史的認識,并通過革命前輩的故事經歷來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主義精神,=促進學生不斷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幫助學生實現健康成長和發展。具體來講,老師可以結合教學需要將地方紅色文化如遵義會議、長征歷程、延安精神等進行有效吸收和應用,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綜合展示,幫助學生通過對這些地方紅色文化進行學習來強化他們對革命先輩的學習和敬仰,并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達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紅色文化資源可提高思政課教師自身素質
高職院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老師個人素質和素養對學生會產生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和影響。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個人精神素質和行為習慣將對學生思想精神世界的形成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基于此,老師主動引入地方紅色文化內容,一方面有助于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加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則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對各種地方紅色文化的感悟來強化其精神世界成長;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則可以通過將各種地方紅色文化進行有效應用,增加老師個人的文化素養和精神影響力,對學生產生更加積極健康的正向影響,幫助學生實現對革命文化內容的深刻了解和掌握,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打下基礎。
(三) 紅色文化資源可增強思政課實效性
(1)培育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要培養發展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了達到這一效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地方紅色文化,可以引導學生對革命前輩的個人經歷和斗爭經驗進行學習感悟,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增加對我國歷史知識的學習掌握,并通過這個過程幫助學生強化其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主義精神,實現提高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教學效果,同時促進學生進一步發展其個人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狀態。
(2)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
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更加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也隨之產生了大量思想和行為表現,這些現象通過互聯網對學生具有深遠影響,尤其是其中部分負面信息和內容導致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很容易形成不健康的思想觀念,如追求享樂、害怕吃苦,不愿意將個人奮斗與集體結合起來等,針對這種情況,應用地方紅色文化進行教育,有助于促使學生進一步堅定個人思想信念,有助于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有助于促進學生主動將個人青春奉獻到社會主義的發展過程中來,為社會主義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和追求。
三、地方紅色文化資源在高職思政課道德教育的運用
(一)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
理論需要與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才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第一,教育部門需要將實踐內容加入課本教學中,完善高職院校的課程實踐體系。第二,學校領導需要加強對實踐課程的重視,積極開展大量的課外活動,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課程的實踐水平,合理提升實踐課程課時。第三,課程內容需要貼近生活,注重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只有聯系實際,理論知識才能更好地被學生理解。因此,對于高職院校教師來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要加強與實踐之間的聯系,多聯系實際生活,將地方紅色文化資源充分運用到高職思政道德教育過程中去,進而使學生們學到真正的知識。
(二)調整課程內容
思政課是大學生接受道德教育主要渠道之一,目前該課程的教學主要以馬列思想為核心,因此,相關的學者可以將地方紅色文化資源編入課程內容,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其愛國精神。通過鮮活的歷史教育,能強化教育效果,讓學生明白當下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因此,教育部門需要適當調整課程內容,將相關內容整合到教學課本中,豐富課程內容。
(三)改進教學模式
由于一般的紅色文化理論都相對較為枯燥,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教學模式的改進,豐富課堂內容,提升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案例教學的模式,吸引學生注意力,相對于簡單的理論灌輸,案例式的教學能有效加強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使理論知識更加適用于實際的生活情況,另外,具有情節的案教學能更好地加深學生對理論的印象,幫助其理解理論。除此之外,展示式也是常用的思政教學模式,教師需要不斷挖掘新的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效率。
四、結語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學,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在學習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良好的思想精神狀態,為學生的后續就業和發展打下基礎,促進學生實現良好的全面發展。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進一步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也為人們帶來了一個更加復雜價值觀更加多元的社會環境,這種情況下,很多高職學生很容易受到社會上網絡上不良信息資源的影響,導致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出現一定程度偏離,這不僅影響到學生個人精神世界的發展成熟,也不利于學生后續的就業和個人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唐麗麗.吉林省紅色資源在高職思政課中的開發與利用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16):28-29.
[2] 梁曉芳.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7):31,34.
[3] 張丹,李霓,田維亮.地方紅色文化資源在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價值與實現[J].高教論壇,2018(03):8-11.
作者簡介:張馨月(1983.12- ),女,漢族,河南南陽人,講師,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