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霞 王晶
摘 要:目前我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的導入一直是薄弱環(huán)節(jié),高職學院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何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進行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提升英語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已成為英語界專家和學者關注的焦點。文章分析了高職教育中中國文化教育現(xiàn)狀、“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融入中國文化的具體實施途徑,對完善英語教學,提高高職學生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提升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一帶一路;高職英語教學;中國文化
隨著全球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以及“一帶一路”思想的提出,中西方合作日益頻繁,文化交流也越來越重要。高職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分支,有責任有義務承擔起加強文化教育,傳播中國文化的重任。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加強中國文化的輸入,無疑是傳播中國文化的最直接途徑之一。
一、高職英語教育中中國文化教育現(xiàn)狀分析
目前,國內(nèi)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往往強調(diào)詞匯和語法等基礎知識,忽略了中國文化的導入,注重西方文化的輸入,卻忽視了本國文化的傳播。中西文化差異讓學生在閱讀英文資料時很難準確把握某些句子含義,容易出現(xiàn)錯誤和誤解。縱觀高職英語教材的內(nèi)容西方文化程度之高,基本上都是以西方名字、背景、文化為主,涉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史、社會風俗等內(nèi)容寥寥無幾。高職英語教師的中國文化素養(yǎng)有待提升,他們對于中國文化精準的英語表達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能夠流利地用英文表達中國文化,有利于課堂中國文化的輸入,教師對于中國文化應該持有重視和推廣態(tài)度。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英語教學融入中國文化的具體實施途徑化
(一)提高教師本民族文化修養(yǎng),促進高職英語課堂中中國文化的融入
高職培養(yǎng)的學生不僅可以用英語進行交流,還要了解英語語言背后的文化,這要求高職英語教師要能夠縱覽民族文化,站在中西方文化比較的高度下進行英語教學。高職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措施提高自己漢語言文化修養(yǎng)。首先,閱讀中國名著,提高自己的中國文化素養(yǎng)。其次,通過閱讀英文版本的中國文化方面書籍,提高自己用英語正確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再次,堅持集體備課,互通學習資料,交流學習成果,提高自己的文化分析能力,客觀公正地評價不同文化。
(二)深挖高職英語教材,平衡中西方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促進高職英語課堂中中國文化的融入
高職英語教材是學生學習英語不可或缺的資料,中國文化的導入也應該以教材為出發(fā)點。高職英語教材涉及到中國文化內(nèi)容較少,教師可以深挖高職英語教材,通過主題引入將中國文化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以高職英語教材《新職業(yè)英語》為例,該教材某單元課文主要介紹英國的山,針對這篇文章英語教師可以將travel(旅游)設為本單元的主題,中國地大物博,名勝古跡不計其數(shù),教師可適當選取中國一些名勝古跡,引入景點所富含的中國文化,幫助學生了解中國歷史,感悟中國豐富的文化底蘊。
教師可以重整高職英語教材,加大教材中中國文化內(nèi)容的比例。比如,在選擇精讀課文時,可以引入一些本國學者的或外國學者描述中國文化、歷史、哲學的文章,如蘊含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文章。在選擇補充閱讀資料時,可以選擇中國的神話和傳說作為中英文雙語的閱讀資料。另外,教材附錄中可以編入全面的、精準的中國文化詞匯及其英文翻譯,建立一套精準的詞匯表。
教師可以開發(fā)補充教材及補充課件資料,助中國文化融入高職英語教學。以目前高職學院英語教材為例,課文內(nèi)容主要圍繞介紹西方的旅游、飲食、節(jié)日等主題,針對這些主題,教師可以開發(fā)校內(nèi)補充教材,來介紹中國這些方面的習俗和文化。
(三)以多種教學方式進行中國文化滲透,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1.在“讀”中學習中國文化。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中國傳統(tǒng)文化方面閱讀材料。筆者在英語課堂中,會定期給學生提供一些英文閱讀資料,比如:The Story of China(《中國故事》)、China from Above(《鳥瞰中國》),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分組完成閱讀,并提交讀后感。 此外,給學生提供相關中國文化的網(wǎng)站,讓學生在圖文并茂的語言材料中學習,激發(fā)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2.在“聽”中學習中國文化。在英語課堂之外,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在BBC、VOA、大耳朵英語、滬江英語網(wǎng)站上選取中國文化方面的聽力資料,把材料以聽力形式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在聽英語過程中提高用英語正確表達漢語的能力。
3.在“看”中學習中國文化。運用多媒體,通過聲像或者圖文呈現(xiàn)給學生各種文化大餐。教師可以把外語視頻、電視英語頻道中有關中國文化的視頻做成課件呈現(xiàn)給學生或讓學生觀看英語配音或者英語字幕的中國電影,讓學生欣賞電影的同時掌握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
4.在“寫”中學習中國文化。鼓勵學生多動筆,可以用英語記錄中國文化的內(nèi)容,用英語寫日記。筆者鼓勵學生在每一個節(jié)日的時候記下節(jié)日內(nèi)容,鼓勵他們每周找出一條漢語的諺語,及其對應的翻譯,鼓勵學生結交外國朋友,跟外國朋友通過email或者其他軟件進行交流。
5.在“說”中學習中國文化。在課堂上設置文化方面的小題目,如:中國的飲食、中醫(yī)、武術、服裝、陶瓷等等。通過question、pair work、group work、discussion、brain storm、debate 等活動,讓學生開口用英文表達中國文化。
6.在“比”中學習中國文化。將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放在一起對比來啟發(fā)學生學習中西方文化。通過對比,可以讓學生深刻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別,使他們印象深刻。比如:顏色詞匯短語:“see red”(憤怒)、“in the red”(赤字)、“red handed”(被當場抓住),西方文化中的紅色是一個貶義詞,象征著殘暴、流血,但是在中國紅色是生命、活力、健康,其內(nèi)涵是積極向上的。“white hand”(清白無辜)、“a white lie”(善意的謊言)、“a white heart”(大好人),西方文化中,白色代表著純潔,象征著圣潔優(yōu)雅,但是在中國“白色”是一個基本禁忌詞,象征著死亡、兇兆。
7.在“拓”中學習中國文化。開設第二課堂或者社團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良好渠道。筆者所在學院每周一、三早自習是 “異語社”社團成員閱讀時間,社團成員主要閱讀中國文學名著、中西文化對比、中國傳統(tǒng)習俗、中國典故、中國飲食文化、中國茶文化相關資料。周三的“英語角”,主要舉辦各種活動,如:漢語成語接龍大賽、漢語成語翻譯大賽、節(jié)日活動表演等。這些渠道對中國文化學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移動終端,推動中國文化的融入
高職英語教師可以利用移動終端為學生組建英語學習群,定期為學生推送中國文化的學習資料。如中國風俗故事、傳統(tǒng)藝術、成語、習語等英文表達方式。同時教師可以分享體現(xiàn)中國文化的音頻、電影,讓學生豐富思維、開拓視野、深刻感受中華民族璀璨的文化。
四、完善對高職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的評價機制,督促英語課堂中國文化輸入的有效實施
增加對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中國文化的考量,來激勵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對課堂引入中國文化的重視,督促英語課堂輸入中國文化的有效實施。增加學生用英文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的考查,并作為英語教師教學的考核之一。在學生考試中也要適當加入對中國文化的考查。
五、結語
高職英語教育應該積極響應“一帶一路”方針思想,將高職英語課堂中融入中國文化,從而完善高職英語教學,提高高職學生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實現(xiàn)真正的跨文化交際。將中國文化元素帶到高職英語課堂,不僅是提高高職英語課堂質(zhì)量的重要舉措,而且是實現(xiàn)高職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和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精通所在國語言、熟知所在國文化的高層次與國際復合型人才雙贏局面的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 魏朝夕.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進行中國文化的輸入[J].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
[2] 呂巖.“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融入中國文化的策略研究[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8(2).
[3] 何東.”一帶一路”背景下職業(yè)公共英語教學中母語文化的融入[J].大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7(1):98-100.
[4] 馬杏英.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融入中國本土文化[J].沙洲職業(yè)工院學報,2006(4).
[5] 王玉峰.新課標下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習俗滲透研究[R].課題研究結題總報告,2016.
基金項目:本文章系“天津石油職業(yè)技術學院2019年度院級課題“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融入中國文化研究(編號:2019JY06)”研究成果,課題編號:NBEB0833。
作者簡介:鄭志霞(1982- ),河北邢臺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