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常翻譯的工作中,除了要對一些基本的外文文章進行翻譯之外,還要對一些信息類文本進行翻譯。在對信息類文本進行翻譯的過程中,涉及很多專業詞匯,需要對這些專業詞匯進行精確翻譯,才能夠保證翻譯的精確度以及專業性。因此,對信息型文本翻譯過程中存在的難點以及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提出文本類型翻譯的理論在信息型文本翻譯過程中的應用策略,能夠為信息型文本翻譯提供有效參考,從而提高翻譯的精準性和可靠性。
【關鍵詞】文本類型翻譯理論;信息型文本翻譯;應用策略
【作者簡介】邢佳華(1995.08-),女,漢族,黑龍江齊齊哈爾人,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非文學翻譯。
在翻譯過程中,信息型文本內容范圍比較廣,涉及很多非文學性的作品,包括雜志報紙的文章、學術論文以及教科書內容等。信息型文本與文本類型翻譯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對信息型文本進行翻譯時,要嚴格按照真實性的原則完成翻譯工作,同時要遵循嚴謹的態度,保證信息型文本翻譯的精準性。在翻譯過程中,還要結合文本翻譯的相關理論,根據彼得·紐馬克提出的翻譯理論,完成信息型文本翻譯。
一、彼得·紐馬克的文本類型翻譯理論
彼得·紐馬克的文本類型翻譯理論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第一,表達功能型的文體翻譯。在表達型文本翻譯過程中,主要是對文學作品、私人信件、散文以及自傳等進行翻譯。對這一類作品進行翻譯的主要原則和思想就是表達情意。在翻譯過程中,著重強調作者獨特的語言形式以及內容。對這一類型的文體進行翻譯時,主要強調原作者的權力,不用充分考慮讀者的反應。表達功能型的文本主要指的是嚴肅的文學作品,例如抒情詩、長篇小說以及戲劇等。國家領導人的演講以及各種法律法規、文獻等權威性的言論,還有一些信件、自傳以及散文等文學作品也屬于表達型文體。根據彼得·紐馬克的文本類型理論,在對表達功能型的文體進行翻譯時,要按照作者第一的原則完成翻譯,必須對原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內容進行還原,同時強調原作者的語言風格。
第二,對信息功能型文本進行翻譯的過程中,主要是對一些非文學作品、學術論文、報紙雜志文章以及教科書等進行翻譯。在對信息型文本進行翻譯時,主要遵循真實性以及語言外的現實原則,翻譯核心是展現語言之外的現實世界。從對信息型文本翻譯的目的進行分析,典型的信息文本涵蓋任何知識領域,主要包括技術、商業、科學、經濟以及工業等各個方面,表達形式除了教材、技術報告等,報紙雜志文章以及會議記錄都是信息型文本的內容。在對這些信息型文本進行翻譯時,對一些權威性的言論,例如學術論文、報紙雜志文章等,要對這一類信息型文本以及表達功能型文本類型進行區別,才能夠保證翻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主要的區別是要對作者的權威以及語言風格進行有效區別,表達型文本帶有明顯的個人風格,例如語言結構的搭配,用詞的獨特性等都帶著明顯的個人風格。而信息型文本的個人特點與風格比較弱,一般使用的是傳統習語以及比喻。在對信息型文本進行翻譯時,一定要遵循真實性原則,要保證翻譯出來的信息是真實的、有效的,作者的語言是次要的。因為信息型文本向讀者傳達的是信息內容本身,而非作者的描寫信息方式。
第三,呼喚功能為主的文本。主要的核心是呼喚讀者進行感受、思考和行動。例如產品的說明書、通知書以及宣傳廣告等都是呼喚型文本。在對這一類型文本進行翻譯時,要以讀者的感受為中心,因為呼喚型文本是以取悅讀者為目的的。例如一些通俗小說,對這些文本進行翻譯時,要遵循讀者第一的原則。在翻譯過程中,對語言的翻譯比較強調可讀性,講究語言翻譯的通俗性和易讀性。對這一類文本進行翻譯時,要發揮英語的優勢,不能夠受原文的結構限制以及表達方式限制,要使譯文的語言與原作者語言之間有相適應性,且要保證語言簡潔明了。例如翻譯“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這一宣傳語時,直接翻譯成“Good luck to you”即可,簡單明了,清晰直白。
二、彼得·紐馬克的文本類型翻譯理論對翻譯的啟示
通過對彼得·紐馬克的文本類型翻譯理論進行分析和研究后發現,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除了掌握翻譯理論以及翻譯技巧之外,不能拘泥于譯文與原文同等效果這一限制。對原著的不同體裁要充分考慮,根據不同的翻譯標準進行翻譯。這樣能夠盡可能減少文本類型翻譯過程中存在的差異。在翻譯過程中,要盡可能確保與原文之間的適應性以及切近性。特別是要根據不同的文本類型掌握翻譯過程中的不同特點以及要求,例如,在出版社對作家蘭姆的散文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還有對一些外國進口的設備產品說明書進行翻譯時,就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譯標準完成翻譯過程,這樣更有利于讀者去接受不同文本翻譯后的作品。彼得·紐馬克在《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中說到,如果原作是一首詩,就應該以表情為主;如果原作是一篇科學報告,就要以達意為主;如果原作是一幅廣告,那么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引誘讀者讓他掏錢買東西。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最好根據原文的詞句對詞句進行準確的理解之后,根據文本特點進行翻譯。在翻譯過程中,要看原著是以什么為主的,文學作品還是其他的文本,要采取適當的譯法。因此,彼得·紐馬克對翻譯實踐的最重要的啟示就是:要根據文本類型的區別進行,按照不同的翻譯標準完成翻譯。這樣能夠保證譯文的流暢性和通順性。
三、文本翻譯理論在信息性文本翻譯過程中需要遵守的原則
為了保證信息型文本翻譯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在對信息型文本進行翻譯的過程中,要確保文本類翻譯理論在翻譯過程中的充分應用,在應用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信息型文本自身的特點。信息型文本最大的特點就是科學性和嚴謹性,因此,在利用文本類翻譯理論進行翻譯時,要遵循以下翻譯原則:1.忠實性原則。在對信息型文本進行翻譯時,忠實性原則是必須要遵循的重要原則和基本原則。在對其他類型文本進行翻譯時,也要遵循重視忠實性原則,但是在對信息型文本進行翻譯時,必須考慮到信息型文本自身的特殊性,因為信息性文本的主要目的是傳達一些信息內容和知識理論。因此,必須保證信息性文本與原文之間的統一性,保證翻譯出來的譯文與原文內容的意思是相同的,才能保證信息傳輸的準確性。2.因地制宜的原則。為了對信息型文本進行更準確更科學的翻譯,很多翻譯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翻譯理論,希望能夠對信息行文本的翻譯工作難題進行解決。
四、文本類型翻譯理論在信息型文本翻譯中的應用策略
根據對彼得·紐馬克的文本類型翻譯理論進行研究和分析后,對信息型文本類型的翻譯工作中存在的難題以及翻譯原則進行研究,為了減少這些難題對信息型文本翻譯工作產生的不利影響,對信息性文本翻譯理論進行進一步研究,同時提出在信息型文本翻譯過程中對文本類型翻譯理論的應用策略,能夠更好確保信息型文本翻譯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1.詞匯翻譯策略。在翻譯信息型文本時,詞匯是影響信息型文本翻譯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將文本類型翻譯理論應用在信息文本翻譯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對詞匯方面進行處理:第一,在對一些特殊的專業詞匯進行翻譯的過程中,要保證翻譯的專業性。對一些專業性詞匯出現比較密集的信息型文本進行翻譯時,要根據專業性詞匯的含義,參考比較權威的翻譯方式,然后在相同的地方進行一致翻譯。這樣可以盡可能確保多次出現的專業詞匯翻譯的精準性。第二,對隱性術語進行翻譯時,為了保證對信息文本的隱性術語進行準確翻譯,翻譯人員要對全文進行通讀,找出可能存在的隱性術語。在翻譯工作完成后,要對翻譯后的譯文進行多次閱讀。如果發現有語句不通順的問題,就要考慮到隱性術語是否被翻譯出來。在翻譯隱性術語的過程中,需要查找專業性的含義,同時要結合上下文的意思對隱性術語進行翻譯,保證隱性術語翻譯的準確性。
2. 句法翻譯策略。對信息型文本進行翻譯時,除了詞匯方面會存在一些難度之外,對句法進行有效翻譯也存在比較大的問題。句法方面的有效處理會直接影響文信息型文本翻譯結果的準確性和可讀性。將文本類型翻譯理論應用在信息型文本翻譯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對句法進行有效處理:第一,對長句和復雜句式進行處理時,需要對相應的句式進行分析。在分析過程中找到句式中的主語以及謂語信息,將長句變成短句,將復雜句式變成簡單句式,然后再對其進行翻譯。這樣能夠有效降低對復雜句式以及長句翻譯的難度。第二,在對被動句以及其他相關句式進行翻譯時,要盡可能將這些句式的內容進行客觀描述。因此可以將被動句轉變成主動句。在對信息型文本進行翻譯時,要盡可能省略相關的第一人稱以及第二人稱,這樣才能夠保證信息型文本的科學性以及嚴謹性。
五、結語
綜上所述,以彼得·紐馬克的文本類型翻譯理論為基礎進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文本類型的翻譯標準,在對彼得·紐馬克牛文本類型翻譯理論進行應用的過程中,要認識到翻譯標準并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要跟文本類型的具體特點,對文本類型翻譯理論進行充分和有效應用。在對文本類型翻譯理論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及時解決,才能夠保證文本類型翻譯理論充分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義榮.文本類型翻譯理論在信息型文本翻譯中的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