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婧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在社會各個行業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其也呈現出了新的特征。以此為基礎,學校方面應該采取相應的創新策略,以實現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8-0077-01
目前互聯網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以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并且能夠對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產生重要影響。但是與此同時,網絡資源復雜多樣,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所以極易受到互聯網中的不良影響。為此,學校方面應該對互聯網所帶來的挑戰充分認識,并積極采取相應的對策,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有效創新,并保障大學生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一、“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征
(一)師生之間聯系更加緊密
應用互聯網能夠打破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從而使師生之間的聯系和交流更加的便捷。在此基礎上,教師能夠有效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了解學生面臨的困難,并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妥善的解決問題。與此同時,通過互聯網,教師能夠對學生開展積極的引導工作,有利于幫助學生正確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并改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主動加強對互聯網的應用
當今時代,互聯網與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關,能夠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觀、道德觀念以及行為舉止等多方面產生重要影響,所以教師也可以采取網絡教育形式,對互聯網這一媒介進行充分應用,增加與大學生之間的溝通,促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效性得到有效提升。
(三)方式變革以及理念創新
互聯網能夠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對相關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對當前形勢有充分的認識,對大學生當前的思想動態充分了解,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工作方式進行創新,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發揮,從而切實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探索
(一)構建服務管理網絡數據平臺
根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需要,教師方面應該在互聯網的支持下對教育工作的流程實行相應的簡化,使教育工作的流程能夠與校內的相關職能部門實現有效對接,從而促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同時,建立和完善數據庫,有利于對學生的詳細資料進行實時的記錄和整合,從而為各個任課老師對于學生信息的了解提供便利;另外,建立并積極應用服務管理網絡數據平臺,也便于相關教師及時發現學生思想動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能夠及時對學生的錯誤思想進行調整和糾正,有利于實現有效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采用線上線下雙線教學的模式
當前互聯網能夠對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所以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教師必須要重視在線教育的方式,并予以合理利用。要突破時間、空間以及人員等多方面的限制,幫助學生建立個性化的環境,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更好地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當中,使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不斷得到滲透,從而起到有效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三)建立一體化的移動網絡平臺
在“互聯網+”背景下,對一體化的移動網絡平臺進行建立和應用,有利于促使師生和生生之間的聯系得到增強,從而進一步實現資源共享,也就能夠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程度的便利。另外,建立移動網絡平臺,應該要充分考慮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需求,使其能夠更好地為師生服務,并營造出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從而對學生起到激勵和鼓舞的作用,促使學生能夠開展更加健康有效的學習活動。 (四)構建學生綜合網絡應用平臺
在高校中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要培養出優秀的人才,所以在建立學生綜合網絡應用平臺的過程中,必須切實的符合學生的需求,在其中凝聚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以及學校領導等多股力量,從而起到培育學生和感化學生的作用,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能夠得到提高。
結束語:
當前我們進入“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時面臨著機遇和挑戰,以此為背景,學校方面應該對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結合,并采取相關策略,以促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沈志鵬.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1):46.
[2]劉陽.基于“互聯網+”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探討[J].速讀(下旬),2018,(1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