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銳琦
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鄉村旅游行業的經營模式愈來愈多樣,然而其終極目標均是為了實現我國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我國鄉村旅游行業不僅妥善解決了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問題,而且還大大提升了農民的生活質量。但是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鄉村旅游還存在某些問題,如保護與開發矛盾突出,鄉村旅游的鄉村性缺失,管理落后等。就這些問題開展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謹供借鑒。
關鍵詞:鄉村旅游 可持續發展 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2—0056—02
鄉村旅游屬于21世紀新興產業之一。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過程中,鄉村旅游行業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并大大縮短了城鄉之間的距離。但是,行業開發管理的不規范,也給鄉村環境帶來諸多不利影響,與其可持續發展原則相違背。鑒于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對策展開論述,旨在加強交流,供以借鑒。
一、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保護與開發矛盾突出
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便是保住了鄉村旅游資源,而保住了鄉村旅游資源便是保住了農民的經濟水平。因此,科學開發并保護生態環境就顯得尤為主要。然而,在某些鄉村旅游地區,我們卻總是會看到隨意排放污水的行為,若長此以往下去,勢必會對四周水資源造成各種程度的污染。除此之外,某些游客在景區觀賞美景時,隨意丟棄果皮、紙屑等垃圾的行為,也對旅游景點的環境進行了再次環境。如這些不文明的行為不加以解決,隨著時間的流逝,鄉村旅游地區的環境必然會受到不良影響,造成鄉村資源開發與保護的嚴重失調,喪失鄉村旅游資源開發的目的。此外,影響鄉村旅游地區生態環境的因素還有很多,如各主管部門沒有對鄉村旅游行業予以高度重視,存在濫砍濫伐的行為;地方居民沒有較強的環保意識,很多生態旅游資源被人為破壞,等等。
2.鄉村旅游的鄉村性缺失
鄉村旅游行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城鎮化進度的干擾,在商業化環境下,則尤為突出。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鄉村性正是鄉村旅游行業發展的重點內容,并且也是衡量其商業性、地方性等方面的參考依據。有關數據顯示,在鄉村旅游行業發展期間,建筑設施會慢慢朝著城市化方向發展,進而影響到原生態的鄉村形象。多數前往鄉村旅游的游客目的是為追求與城鎮不同的鄉村生態形象,期盼與大自然拉近距離,但隨著城鎮化規模的日益擴寬,鄉村居民對生活質量和消費水平均提出了諸多要求,高層建筑面積不斷增大,甚至有的地區大興土木,雖然這種做法會加快城鎮化腳步,卻也阻礙了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3.管理落后,無視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
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很多鄉村旅游并沒有對經營管理予以高度重視,慢慢形成了粗放式的經營局面。在鄉村旅游行業發展建設期間,景點管理多由村民代表或是居委會代理,而這些人因能力和素質良莠不齊,無法科學控制旅游業的發展趨勢,多采用放任自流的管理模式,導致村民為了緊跟時代的腳步而做出破壞生態平衡的事情,繼而對鄉村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較大的影響。
二、我國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對策
1.加強從業人員的培訓,規范鄉村旅游管理
首先,無論是鄉村旅游行業的開發者還是經營者,因過分跟風,導致同質化嚴重,無法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如想快速提升當地村干部或是農民的技術水平,使其能緊跟時代腳步,就需要對其進行專業化的培訓。其次,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方式之一是職業培訓,加強人力資源培養可有效提升從業人員管理水平、經營水平和綜合素養;對鄉村旅游管理行為加以規范,就能夠加快鄉村旅游行業發展的腳步,繼而實現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最后,鄉村旅游項目的開發、消費水平均會對經營水平的優劣帶來直接的影響。如果想要從根本上提升經營質量,就要對項目類型進行大膽創新,對從業人員進行系統化的培訓、科學化的管理。
2.選擇適宜的鄉村旅游模式
現階段,比較常見的鄉村旅游形式分為以下三種形式,即鄉村旅游模式,古村落聚落建筑旅游模式,創意產業旅游模式。例如,田園風光旅游模式主要是將田園景觀當作資源,引導游客主動加入農業生產期間的旅游模式之一;古村聚落建筑旅游模式是將古村宅院當作資源,引導游客通過參觀宅院了解歷史;創意產業旅游模式,主要以鄉村良好的生態環境為資源,為游客營造創意產業氛圍,突出鄉村旅游產品特色。
3.加強環保教育,重視環境建設
若想要從根本上加大環保教育的力度,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樹立正確的環境保護意識;加強鄉村旅游產業的環境管理和保護;提高員工的綜合能力。此外,要高度重視環境建設,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在全面了解我國國情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建設標準: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落實環境責任制度;構建完善開發協調機制和保護協調機制。要從根本上促進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不斷優化生態環境,科學開發資源。這就要求相關人員在確保環境不會遭到破壞的基礎上,對鄉村旅游形成的垃圾等污染物做好相應的處理,為其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應有的保障。
4.加大政府管理力度,引導鄉村旅游綠色發展
加強鄉村旅游建設,政府應全面發揮其最大價值、起到帶頭作用,主動采取切實可行的手段,推動鄉村旅游行業的健康發展。首先,完善與優化管理機制,妥善處理多頭管理等問題,盡可能降低隨意開發旅游資源而不注重環境保護的情況出現;其次,做好相應的規劃工作,對鄉村旅游的發展行為加以規范,減少因為過度開發而造成的環境污染;最后,強化保護意識,不單單要對自然資源做好保護工作,還要對文化資源進行科學保護。
5.完善管理體制,優化基礎設施
首先,鄉村旅游屬于21世紀新興產業,它的發展始終離不開政府與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鄉村旅游的管理應當朝著規范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堅持不允許盲目開發土地用于娛樂或是餐飲等方面的建設,與之相匹配的法律法規應馬上建立,為鄉村旅游的順利進行提供應有保障。其次,如果想要進一步使得鄉村旅游協調、健康地發展下去,政府部門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規范和監督工作:一是規劃審批;二是經營管理;三是安全管理;四是環境衛生。最后,促使鄉村旅游四周城市的游客獲得良好的旅游體驗,消費與服務十分重要,通訊設備的信息化是最根本的配備。除此之外,餐館、酒店等相關娛樂設施也一定要配備齊全,以此來提升檔次。
三、結語
鄉村旅游屬于新世紀衍生出來的新興產業之一,并正逐漸成為溝通城市與鄉村的橋梁。本文試對現階段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探討,進而得出,鄉村旅游行業如想健康、持續發展,應從加強從業人員的培訓、規范鄉村旅游管理、選擇合適的鄉村旅游模式、加強環保教育,注重環境建設、加強政府管理,引導鄉村旅游綠色發展、完善管理體制,優化基礎設施等方面入手。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鄉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田水蓮.關于我國鄉村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討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20):54.
[2]張磊,王巧.我國鄉村旅游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34(5):9-12.
[3]丁國華.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J].山西農經,2016(1):45.
[4]付媛媛.談如何促進我國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J].統計與管理,2014(9):122-123.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