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帥
摘要:課程思政是全方位、全過程、全員育人理念的重要體現,是“隱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貼近學生專業,更易于學生認同和接受。提升醫學院校課程思政效果,重點在尊重醫學教育和發展規律、落實領導責任、發揮專業課教師的引領作用等幾個方面下功夫,同時還應該借鑒同類高校好的做法和經驗,善于總結和凝練。
關鍵詞:醫學院校 課程思政 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1—0048—02
2016年年底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2]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一直以來都存在“孤島”困境,課程思政是連接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課之間的橋梁,是解決這一困境的重要手段。醫學院校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造就良醫、守護健康的重要使命。新時代的健康衛士除了具備最基本的醫療技能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崇高的醫德。醫學院校有責任培養出健康的、合格的醫學人才。
一、醫學院校在實施課程思政中出現的問題
醫學院校對課程思政作出了積極響應。各高校專業任課教師從本專業學科出發,對課程思政進行了探索。但是,各高校課程思政的起點、內容、方法、形式不一,考察、監督、評價機制千差萬別,從已有的探索結果看,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方案尚未形成,效果不明顯,體系尚待完善。
(一)學生思想上重視不夠
醫學的專業性較強,不掌握豐富的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就不會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療衛生工作者。因此,醫學專業學生在進入大學后,理所當然把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作為第一要務,形成了專業課學習至上的思維模式。同時,繁重的專業理論課程和實驗課程學習,已讓學生不堪重負。對多數學生來說,思想政治理論課只是緊張的學習之余,放松神經的“調味劑”。開展課程思政缺少必要的土壤和環境,在無形中增加了課程思政開展的難度。
(二)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技能和意識不強
醫學院校的師資構成有別于其他類型的高校,主要分為兩部分:本校自有教師和醫院兼聘教師。
1.本校自有教師課程思政技能有待提升
醫學院校教師都是理工科背景,人文知識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積累相對有限。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挖掘本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成為開展課程思政的重要途徑。由于缺乏相應的挖掘課程思政資源的經驗和技巧,也存在著生搬硬套、牽強附會的現象。如果課程思政開展不得當,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把課堂的專業教學搞得不倫不類,不但達不到預期的課堂思政教學效果,反而會降低學生對本門課程學習的興趣。
2.醫院兼聘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意識不強
醫學專業具有其獨特性,大多數專業的學生有近半的時間是在醫院見習、實習,這是樹立醫學生高尚醫德的關鍵期,也是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空白期。見習、實習期間課程思政的開展,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很好的延續和彌補。醫學院校附屬醫院和教學醫院的兼聘教師。往往是本科室的門診專家,工作任務繁重,工作的主要時間都在醫院。由于時間和精力有限,開展課程思政的意識不強,加之缺乏統一有效的指導,更增加了課程思政的難度。
二、醫學院校“課程思政”有效路徑
(一)正確理解和把握“課程思政”及其同“思政課程”的關系
1.課程思政的涵義和理念
課程思政這一概念是上海市某些高校在探索解決思想政治理論課存在的“孤島”困境時提出的。課程思政是高校專業課教師利用所教授專業、課程和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以課堂為主渠道、以教材為主要載體,對學生進行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教學活動。課程思政是“大思政”理念的具體化的表現,是“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具體呈現,是一種“隱性思想政治教育”。
2.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關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在課程體系中發揮著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的作用。課程思政是隱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最大的優點在于潤物無聲、水到渠成,以更加貼近專業、貼近生活的方式,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無形中幫助、引導和啟發學生。隱性是其有別于思想政治論課的特點之一,如果課堂之上離開課本,大談時事政治,這是對課程思政的誤讀。課程思政要立足于課程,“內容為王”,堅決避免“讓課程上出思政味”的錯誤教法。
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在對學生價值引領的方向、目標上是一致的,二者相向而行。醫學院校課程思政在內容上應當立足于學生專業、學生職業需求,講醫德,傳播正能量。
(二)做好頂層設計
自2014年“課程思政”這一概念被提出后,在全國高校中掀起了一股課程思政的熱潮。課程思政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做好課程思政需要必要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建立以校長(院長)或分管院領導為組長、教務處、督導處和各教學部門負責人等共同參與的領導機構,制定相關文件、統籌教學資源、組織教材編寫、制定課程思政原則、建立評價機制,以舉行各種比賽、競賽、說課、講課等方式,促使各部門將課程思政落到實處。
(三)課程思政的關鍵在教師
課程思政應該充分發揮專業課教師的主導地位。
1.專業課教師加強同思政課教師之間的溝通和聯絡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可以以講座、座談或理論沙龍的方式為專業課介紹教育部門相關文件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論前沿問題等,加深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思政的理解深度;專業任課教師可以邀請思政課教師參與到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教案設計、示范課建設中來,形成課程思政從教案、備課到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評價標準等完整的教學體系;在教學過程中,專業課教師依然可以邀請思政課教師參與到實際教學中去,堅持聽課和評課相結合,以評促教、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不斷提升專業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水平和能力。
2.醫院兼聘教師是醫學生實習期間教授學生專業課程的主體
由于日常醫院工作的原因,醫院兼聘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識和理解有限,主動開展課程思政的意識不強,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可以邀請學院的專業課教師通過課程思政專題講座的方式,理解課程思政“是什么、為什么”,了解開展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組織自有教師和兼聘教師之間的協同教學。在開展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兼聘教師可以利用發生在醫院里的、身邊的鮮活的案例,給予學生正面引導,例如講述醫患之間感人的故事、某位醫生的感人事跡等,激發醫學生對醫生職業的向往,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精神。案例教學是兼聘教師的優勢,鮮活的案例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和真實性,是開展課程思政的重要途徑。
三、結語
醫學院校具有自身的特點和發展規律,要善于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巧于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手段和形式開展課程思政。加強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的協同創新,加強同類院校的借鑒和交流,做好頂層設計,發揮專業課程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保證高質量地完成專業課教學任務和目標的前提下,加強對學生的價值引領,真正實現全方位、全過程、全員育人,開創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1).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