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卓育
(長春科技學院,吉林長春 130600)
輔導員是學生在校生活學習的管理者,相比一般的大學任課老師,輔導員的職責內容更多、事務也比較復雜。除了做好基本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外還要對學生生活學習狀況進行了解,解決學生生活學習中的一些問題,保證學生能夠順利畢業。在這個過程中,為了更好地發揮輔導員對學生工作價值,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重視輔導員積極作用,通過一系列的制度和規范體系來規范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一系列的部門的配合,更好的發揮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導作用。本文也將從當前輔導員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現狀出發,對于如何實現二者工作的有機結合和共贏進行了分析和論述,希望結讀者一定的啟示。
為了更好地開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絕大多數的高校都已經開展了專門的思想政治課程,通過以課程的形式去更好地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一般都是以大課的形式開展,不僅上課的人數比較多,而且在管理上也出現很多的問題,比如說逃課情況比較嚴重,而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高,直接導致了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開展的效果不夠理想,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和完善。通過一系列的舉動和措施來保證基本思修政治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才能更好地促進和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雖然高校都已經開設思想政治相關課程,但是在教材上還沒有一個完全的統一,很多的教學教材不夠與時俱進,教學的模式和教學思想也是沿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開展,教學的內容方面比較枯燥無味,而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共鳴。特別是在當前網絡化的時代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更顯得枯燥無味,很多教育教學的內容和方法都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脫節,這些都直接嚴重影響了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如何創新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完善,教學課程的內容是當前必須要處理和應對的問題之一。
對于高等院校來說,雖已經意識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學生管理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很多時候由于方法不夠切合實際教育的手段,比較單一,直接影響到了教育教學的質量。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方式比較傳統,缺少更加切實的考核管理制度,因此很多高校停留在形式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在行動上卻沒有與思想保持一致,管理措施不夠完善,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沒有意識到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很多時候輔導員只是充當基本的教學管理和日常行為規范的職責,卻沒有在管理和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引入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僅錯失了很多思政教育的機會,而且如果學生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問題的話,也會影響到輔導員日常工作的開展。
對于當前高校輔導員來說,由于高校輔導員沒有直接擔任課程,所以和一般的任課老師有一定的區別。因此很多時候輔導員這個職位的角色定位不夠準確,很容易處于一個邊緣化的位置。在高校與學生對輔導員的地位和角色認證不準確的同時也會影響到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影響到輔導員日常工作的開展。對于輔導員職位角色邊緣化問題,需要高校引起足夠的重視,要對輔導員的職責與義務進行明確的規定,對于其工作的范圍以及工作的內容要進行規范。高校都知道輔導員意義的重大,卻沒有真正地從輔導員的位置和角度去思考輔導員的這個職位,很多時候容易影響到輔導員的工作熱情,同時瑣碎性和復雜性是輔導員工作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會影響到其他方面職能的發揮。這些都需要高校從本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去進行應對和處理。
為了更好地保障輔導員與學生溝通的便利性,更好地讓輔導員幫助學生學習與生活,很多高校已經在逐步降低輔導員的年齡要求,并積極地拓展很多留校畢業生參與教學指導。在輔導員隊伍年輕化的過程中雖然有利于開展很多工作,也有益于學生進行不斷的溝通和交流,促進各項工作的開展,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隊伍的年輕化很容易讓輔導員工作經驗不足和閱歷不足,導致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無法開展。同時隊伍的年輕化也容易導致輔導員的人員流動性很強,很多年輕的輔導員工作崗位更換的可能性非常大,這直接影響到日常工作的開展。
教育部要求高校輔導員要具備基本的思想政治素養,能夠保持與黨理念的高度統一,能夠積極地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將先進的價值觀引入到教學活動和教學管理活動,更好的通過實踐管理教學促進高校輔導員與高校管理工作的融合,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進一步全面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并將更多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學生日常的生活學習管理中。將輔導員堅持的理念和重要思想逐漸地轉變為學生日后的行為準則,通過輔導員的帶頭作用,更好的影響到學生的三觀以及思想價值觀念。
高校要積極響應教育部對高校思政教學與輔導員工作的要求,落實相關規范政策。在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建設上,高校還要參照普通任課教師的工作流程。例如,讓輔導員的工作場所不再簡單地局限在辦公室內,而是走進課堂,保證輔導員的工作內容也同其他課程一樣有相關教材做參考,并編制課表列入學生的日常課程中。在輔導員參與學生日常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利用有效手段來加強學生的思政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同于傳統專業教師的授課模式,會為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學習體驗。而且輔導員隊伍年輕化會使他們與學生在溝通上更能產生共鳴,這樣的思政學習體驗會為高校思政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高校應該結合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現狀以及輔導員的綜合水平,進一步的完善輔導員工作機制和思政教育管理機制,促進二者的融合,通過制度的規范和引導更好的發揮輔導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同時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來更好地促進輔導員工作的開展,通過二者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協調,更好地實現二者的互贏,更好地促進學校的管理與發展。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輔導員要有意識地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平時的學生溝通與管理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進行適當的引導和教育。這種教育與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相比課程教育更具說服力和影響力。而如果學生的價值和理念和思想能夠與輔導員引起共鳴,那么也利于促進輔導員工作的開展。
隨著社會對高等院校學生要求的不斷增加和需求的多樣化。當代大學生除了具備基本的專業素養和能例外還應該具備堅實的思想政治理念,與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順應時代的潮流,更好的踏入自己的工作崗位,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價值和作用,因此高校要重視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并重視輔導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快高素質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步伐,提高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只有輔導員的思想政治過硬,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和影響更多的學生,為思政教育創造更好的條件。高校要定期地對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培訓,加強教育方式方法的教育。并讓輔導員更好的用于實踐促進高校輔導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在實踐中不斷地努力和創新更好的發揮輔導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努力實現思政教育水平不斷提升和輔導員工作質量不斷提升的新局面。
面對新的教育形勢和教學理念的影響,新時期的高校管理既要重視輔導員的重要作用,也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價值,如何實現輔導員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雙贏和共同進步要結合當前高等院校自身的實際情況。比如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輔導員的綜合素質素養,以及自身院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等等,根據這些相關的因素不斷地去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體制不斷地更新自身的教學規范和教學制度。通過從上到下的重視和逐步的引導,更好的規范輔導員的日常管理工作,更好地促進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發揮,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更好地為學校工作順利開展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