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君
【摘要】高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習能力和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學習效果的不同,在長期的學習中,學習效果好的學生不斷進步,學習效果不好的學生不斷地落后,形成了后進生,后進生是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后進生的形成原因也相當復雜。對于后進生的轉化,一直是各個學校的重點研究項目,后進生的現狀不僅會影響學校整體的教學質量,最主要的,是會影響后進生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本著為學生著想的態度,各方都希望解決后進生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 后進生? 成因? 轉化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0-0191-01
后進生作為在高中階段以至于整個教學階段普遍存在的一個群體,其形成的原因既復雜又簡單,說其復雜主要是因為后進生形成的原因并不是一方面,而是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說其簡單,是因為后進生形成的這些因素,都是我們常見的,單個來說都很好解決的,或者是在教育的前期就是培養和矯正的,但是就其整體的原因來講,就有了一定的難度。
一、高中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高中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主要從三方面進行分析,第一方面是學生的家庭原因,第二方面是學生的個人原因,第三方面是學生的學校和班級的原因。
從家庭原因來講,家長對學生的家庭教育很重要,家長對學習的重視程度,對學生的教育方式是否得當,都會影響孩子對學習的態度;其次是家庭氛圍是否和諧也影響學生對學習的信心和對未來的期望,對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會有影響;最后是父母的文化水平是否對學生有積極的影響或者是消極的影響等。
從學生個人方面來說,有的學生比較懶惰,因此不愿意吃苦,花時間去記憶和練習,因此會導致所學知識得不到強化,學習成績落后;其次是學生興趣點不在課堂上,難以對教師的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導致對學習的冷淡;最后是學生缺乏學習理想和目標,導致對學習缺乏目的性。
從學校和班級方面來講,學校整體的文化氛圍,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如果學校整體氛圍偏向不穩定和不和諧,學生的學習很難有一個較大的長進;其次是班級的氛圍,學生的學習態度很容易受到班級的影響,因此一個沒有學習氛圍的班級,也容易導致學生學習效果差;最后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態度是否能尊重學生,是否能針對學生的興趣點進行教學,這是學生學習效果是否良好的直接因素。
二、高中后進生轉化教育的策略探究
1.加強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
步入高中階段,學生的思想更加深入,想法也更加復雜,無論在課上還是課下,一個小的事件就會引起學生在思想上的變化,進而會影響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和信心。作為教師,要對學生的想法有準確的把握,能及時捕捉學生的情緒和態度變化,這樣才能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解決。
而對學生的了解就要通過與學生的溝通,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要積極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首先要營造民主的班級氛圍,讓學生敢于溝通,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要做學生的朋友,學生的傾聽者,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就能在每一個階段感受每一個學生的變化,尤其是后進生的變化,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轉化教育。
2.靈活教學,吸引學生的興趣
學生對一門學科的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任課教師的認可程度,而對于教師是否認可,就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是否滿足學生的興趣點,是否激起了學生的主動性,因此,對于各科的教師來說把握學生的興趣點,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熱情很重要。
后進生作為班級學習落后的學生,經常會被邊緣化,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常常被忽視,教師想要對后進生進行轉化,就要讓后進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來,讓他們受到重視,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期許,因此教師要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在不同的形式中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將后進生也拉近課堂教學的濃厚氛圍中;其次要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想參與,樂于參與。
3.溫故而知新,夯實學生學習基礎
很多后進生都是因為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奏而放棄了學習,或者是由于跟不上而難以進行以后的學習 ,因此出于這方面的考慮,各科教師在講授新課,趕進度的同時也要注重對舊知識的鞏固,溫故而知新,放慢教學速度,給后進生一喘息的機會,讓他們有時間梳理以往的思路,其次還能讓基礎不扎實的后進生有機會彌補自己的知識空缺,夯實學習基礎,為學習的進步打下基礎。對于教師來說,還要掌握這方面的節奏,在與學生進行充分溝通的基礎上,了解學生的薄弱區域,進行針對性的復習。
參考文獻:
[1]戴斌榮.學習困難學生的心理障礙與教育[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
[2]錢在森主編.學習困難學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張慶林.最優學習方法[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