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震眩
(安徽省桐城中學 安徽 安慶 231400)
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提高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和內容之一。“學科核心素養”被置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2017新課標》)把“語文核心素養”分解為四個維度:語言建構和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
筆者認為所謂“核心素養”一定是學生學習語文學科應當習得的最基礎、最主要、最本質的素養,它是能夠培養學生學習高中語文的能力的富有生命力的素養,是能形成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種子素養。基于這樣的認識,我認為“語文核心素養”可提煉為:實現學生對于所學教材的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統一關系的理解。下面就對學習任務群10的設置的理解和實施構想來具體解說一下。
《2017新課標》從祖國語文的特點和高中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出發,以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綱,以學生的語文實踐為主線,設計了“語文學習任務群”。其中學習任務群10的課程內容被設定為“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習”。該學習任務群所涉及的高中階段語文教學中的中國現當代代表性作家作品,包括反映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作品。核心素養在該任務群體現為:旨在讓高中學生大體了解現當代作家作品概貌,著眼于培養高中生在語言文字運用方面的基礎能力,提高高中學生的文學閱讀和寫作能力;充分顧及課堂內外所涉及的語文問題導向,并涉及跨文化、自主合作、個性化、創造性等語文教學基礎環節;以正確的價值觀鑒賞現當代大家的經典名篇,并能正面地把握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價值取向;實現對其光輝思想及藝術成就的繼承和發揚。
《2017新課標》要求在研習該任務群的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有足夠的課時保證學生獨立自主閱讀,要求教師應因地、因時制宜地設計能夠提升學生個性化體驗的閱讀活動。具體到閱讀劇本方面,要求學生能夠把握劇本的內在戲劇沖突,并建議選擇劇本片段來嘗試表演,在表演中具象感知劇本人物形象,體悟劇本深刻的思想感情,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傳承戲劇魅力。
基于以上對《2017版新課標》的研讀,筆者認為,對于語文學科而言,加強學生對所學教材的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統一關系的理解,是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基準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構建課堂教學的新型學習模式,應當成為教學實踐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以下是筆者利用《雷雨》教學引導學生構筑“內容——形式——內容”的學習模式,從而實現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高的案例。
[案例]話劇《雷雨》(節選)的教學過程簡錄:
第一課時:
師:同學們,你們已經閱讀過曹禺先生的《雷雨》中的節選劇目了嗎?
生:讀過了。
師:那么請一個同學來復述一下大意好嗎?
生甲:二十年前,富家少爺周樸園為了和富家千金結婚,狠心拋棄了出身貧賤的妻子侍萍和次子大海。二十年后,他們又在異地邂逅,周樸園卻不肯和母子倆相認。
師:總結得不錯。看來同學們讀得很仔細。你們認為《雷雨》感人嗎?
生:感人!
師:那我們今天自己來表演一下,好不好?
生:(興奮地)好!
師:課文這么長,我們先分分工:請第一大組和第二大組的同學推舉兩位同學表演課文開頭到侍萍“望著周樸園,一句話也不說”這一部分。剩下的部分,請第三大組和第四大組推舉同學完成。我們按課文順序來演,先給第一、二組同學10分鐘時間準備,在他們演出時,第三、四組在外面準備,其他同學和我做觀眾,也是評委。
演出有序而精彩地進行,同學們表演時雖然帶著書,但風格各異,有的同學甚至還巧妙地利用椅子、桌子、講臺等為道具,引來觀眾(其他同學和教師)的贊嘆。
之后教師請同學乙、丙對演出的同學進行了簡單的評議,選出了最佳男、女演員。最后教師總結:“同學們的表演和評議都很精彩。話劇是一門將文學與舞臺表演結合的藝術,演員對語言、形體、動作等方面的處理直接影響觀眾對話劇主題的認可與理解。我們同學在處理劇本的時候有哪些精彩之處與不足之處呢?劇本中的人物、語言、動作、神情,甚至包括我們今天沒有展示出來的舞臺布置,為何要這樣設置呢?請大家回去再讀課文,并回顧這堂課各位同學的精彩表演,下堂課請同學們來解決這兩個問題。可以評述他人表演,可以評述作品,也可以評述自己的表演,談好處、談不足均可。”
第二課時:
(學生積極發言,教師點撥引導。)
生甲:我覺得昨天A同學演的侍萍太溫柔了。(其他同學有的搖頭反對,有的贊成。)
師:為什么?
生甲:我覺得侍萍不可能對周樸園那么溫柔。
生乙:(站起來反對)怎么不可能?他們不是戀人嗎?
師:(對生甲)你的說法有反對者了,他的理由很充分,你準備怎么反駁他呀?
生甲:我覺得周樸園對侍萍的背叛、傷害太重了!這么多年來侍萍吃的苦是那么多,現在她對周樸園的恨應該多于愛!
生乙:可是,他們畢竟相愛過呀!而且周樸園這么多年來不是保留了關窗的習慣,不是總是穿那件舊襯衫嗎?侍萍看到這些時不也想起了往事嗎?而且,她的舉動也說明了她還愛著周樸園啊!(生乙的發言引起了許多同學的贊同,生甲一時無語。)
師:兩位同學都很細心啊,所說的也都有一定道理。不過閱讀文本一定要有整體意識啊。我們聯系課文所選的全部內容看一下,周樸園和魯待萍之間還能回到從前嗎?為什么?
(學生們基本都說不可能,只有少數幾個同學保持了沉默,似乎仍在思考。)
生丙:不可能。周樸園在沒認出侍萍之前是那么溫情,可是當他得知眼前人就是侍萍時,卻慌了,他和侍萍之間沒有戀人重逢的喜悅,只有欲蓋彌彰的恐慌。可見他是多么虛偽!
生丁:他對初戀的感情也許是真的吧,他畢竟也是人嘛!
生卯:我贊同丙的觀點,他連自己親生兒子都不認,還那么無情地戲弄他,他哪有一點人的天性!
師:同學們對周樸園的認識越來越全面深刻了,那么他這點人的良知都被什么泯滅了呢?
生(紛紛答):利益、金錢、地位。
師:是啊,馬克思說的好:“資本主義揭去人與人之間最后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正是這種階級利益的沖突導致了愛情、親情的毀滅呀!那么侍萍對周樸園的認識清楚了嗎?
生甲:我覺得她認識得很清楚,她不是大罵“真,真是一群強盜”嗎?
生乙:我覺得有一個過程:一開始她還抱有一絲溫情和幻想,后來周樸園的表現,特別是對大海的表現讓侍萍真正清醒了。
師:那么,A同學,請你自己評述一下自己演的侍萍,好嗎?
生A:我現在明白了:侍萍在經歷那么多苦難后,面對初戀情人,又是給了她終生傷害的人,她應該是很痛苦的,但她的后來的表現又說明她是一個比較理智、堅強的人。我昨天演得是太過溫情了。謝謝甲同學。(學生們紛紛報以掌聲)
師總結:剛才我們就A同學的表演說開去,實則是分析了劇本中侍萍、周樸園的形象,也同時了解了這并不是一出家庭倫理劇,而是一部揭露階級沖突、思想沖突的偉大劇作。可見,要準確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主題思想就必然得從情節、人物語言、動作等描寫來綜合揣摩、體味,并且不能斷章取義。(板書關鍵詞)總之,要從文本形式出發去理解文本內容,現在,我們請幾位同學來總結一下幾個主要人物的形象和課文的主題思想好嗎?
(由于前面同學們討論充分,教師又引導學生掌握了分析人物形象、作品主題的方法,幾個發言的學生的回答都比較準確。本堂課的教學任務圓滿完成。)
《2017新課標》中指出,學習任務當以高中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為主,要學習高中語文的主要學習方式,凸顯高中學生學習語文的根本途徑,旨在引領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革,力求改變教師大量講解分析的教學模式。
《雷雨》是一部偉大的戲劇,其人物形象細致生動,主題深刻,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劇美,但由于時代的差異,學生對主題可能產生膚淺、偏差的理解。因此,筆者設計了這樣的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意在讓學生用表演的方法在趣味中熟悉文本內容,并為下堂課的討論做好準備,做好構筑“內容——形式——內容”學習模式的第一步;第二課時意在通過討論表演得失或討論劇本中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設計來揣摩人物形象,深入探究本劇悲劇產生根源,從而構筑“內容——形式——內容”學習模式的后兩步。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由于教師采取的方法靈活,適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又加以了合理的引導、組織,因而激發了學生的主觀學習與探究的能動性,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了戲劇基本內容,再以此為基礎,揣摩了文本中人物語言、情節的設置等形式與人物形象、思想主題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在第二課時的后半段,教師只做總結、告知方法的工作,其他的課堂教學部分由已經被激發主動性的學生來完成,這樣,既能夠授學生以漁,又能夠避免學生只重實踐操作而忽視理論總結的弊端。真正地做到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前半段學習內容的梳理、總結,等于在無形之中讓學生再度重溫了“內容——形式——內容”的學習過程,對學生構筑新型的學習基本模式和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有明顯作用,遠勝于教師灌輸、學生被動記筆記。
在這一課的教學流程中,自然也有不少缺失,特別是在第一課時的實施過程中,考慮到提前讓學生排演會影響其他科目的學習,給其他班帶來影響等后果,因此上課時才讓學生準備表演,但是具體實施時才發現學生們缺少表演經驗,演出效果不夠好。幸好評論的學生也不苛求,否則第二課時恐怕在進行時會有難度。另外,我回顧第二課時的實施,感到過程還不夠清晰。這些不足只能有待以后去校正了。
所幸,由于落實核心素養的目標明確,在實施教學過程中以片段表演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研讀文本,深究戲劇矛盾,使學生能夠緊緊圍繞學習目標進行探討,因而教學重點得到了落實,難點也得以突破,更重要的是完成了“內容——形式——內容”整個學習模式的基本構筑,落實了對語言建構和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和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維度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從這點上說,筆者所做的嘗試應該有些積極意義吧。
總之,青年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只要給他們一個平臺,他們就敢于不飾粉墨登臺表演。而教師要做的就是把學生的真情與作品中的深厚內涵有機結合,這就能使學生自己主動去發掘傳承優秀作品的思想情感。而這也正是《2017新課標》的意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