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清平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0-041-01
摘 要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的日益加劇,經濟和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人們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壓力越來越來大,心理壓健康的狀況也越來越普遍。對于從事井下高危行業的煤礦工人而言,心理健康更是保證安全作業,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前提。
關鍵詞 心理學 煤礦 基層思想政治 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建工作的首要任務,是由我們黨的歷史使命所決定的重大政治任務。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行為產生、發展和變化規律的科學。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涉及知覺、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因此,兩者既有明顯差異,又有內在聯系。
一、有助于推動企業形勢任務教育,增強企業向心力
形勢任務教育是國有企業宣傳各級方針政策、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徑,將心理學知識融入到形勢任務教育中,用正確的輿論引導職工、鼓舞職工、凝聚職工,從受眾心理的角度感染人、說服人、教育人,讓廣大員工對企業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敢于與企業共擔風險,繼續保持昂揚斗志去迎接未來的挑戰,從而達到增強企業凝聚力與向心力,達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目的。圍繞基層黨建工作中的中心組學習、民主生活會、“三會一課”、“兩學一做”、創建“高質量黨建”、主題黨日活動等目標任務,創新形式和載體,通過廣泛的形勢任務教育,培養具有積極向上、團結拼搏、敢為人先的員工隊伍。
二、有助于促進黨建融入安全管理,杜絕人的不安全心理
安全心理學是研究人在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安全需要、安全意識及其行動反應等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它一是揭示人的安全心理特征,如興趣、愛好、感覺、認知、記憶、意志、情感、意識、動機、氣質、性格和能力等與安全生產的關系,從而揭示特定的生產行為產生的心理機制及其特征;二是分析事故發生前后及過程中操作人員的心理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矯正工作,有效控制各類事故;三是研究怎樣更好地調節勞動者的心理狀態,以便調動和激發其安全生產的積極性,進一步強化生產作業的安全意識,增強企業安全生文化氛圍的營造力度。
由于煤礦行業的特殊性,煤礦工人大多來自農村,文化程度不高,導致一些基層隊多年來粗放式管理,特別是基層連隊、班組干部對工人輕則發脾氣、重則扣工分罰款,很少關心、關注職工的內心世界。人的性格是多種多樣的,在處理安全與人的情緒關系問題上不能搞一刀切,在方法上要講究,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方式,這樣才能有效地發揮安全情緒管理的作用,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其次,根據職工性格在不同崗位傾向上的優劣,要把性格引導到有利于安全生產工作的軌道上來。這就要求管理者摸透每個礦工的性格;再次,根據人的性格的是多年養成,具有相對穩定性,煤礦管理者更要有耐心,不要刻意進取,激化矛盾。
三、有助于加強職工情緒管理,化解矛盾,增進感情
安全情緒管理對促進職工隊伍建設、筑牢安全生產基礎的引導作用和保障作用,在安全管理中,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互換心理所處的位置,管理者設身處地為職工著想,想其所想,急其所急,熱心幫助職工解決生活、工作、安全方面的難題,管理者把每一個管理對象都能當作自己的朋友,去關心他、感化他、鼓勵他,從而進一步筑牢安全生產防線;同時職工也能設身處地為管理者著想,對管理、法規、制度多一份理解少一點責怪,少想一點自己多想一點別人,把管理、法規、制度當作朋友,是維護保障自己切身利益合法權利的法寶,顧全大局,遵章守紀。一方面管理者要耐心地聽取職工的“憤怒之言”,當其充分發泄完不滿情緒后,就會為你獻計獻策,提供及時的、準確的、有效的、全面的安全信息,就會與管理者合作,共同管理安全;另一方面從真誠的愛護出發,當職工存在心理障礙時,出現不安全不規范行為后,只要他本性不壞,有誠意改過,并決心彌補自己的過失時,就要給予信任,寄于期望,給他機會,他就會激發內心的感激之情,不僅自己做到安全,還會拼命地為安全做工作。
四、有助于促進信訪維穩工作,保障礦區和諧穩定
信訪維穩工作是基層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是維護企業穩定,實現企業和諧的“潤滑劑”,擔負著“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的使命。在多年的來信來訪中,我們了解到,每年來自基層的大量信訪件,通過與信訪人的交談和了解,排除事件本身的合理合法性,大多數人都帶著很嚴重的憂慮、不安、抑郁、焦躁、暴怒情緒,上訪人的心理問題成了從事信訪工作者首要解決的問題。信訪干部是做好信訪工作的主體力量,必須適應新的要求,不斷提升自身心理健康素質。一方面,要把心理輔導作為黨政干部特別是信訪干部培訓的重要內容,讓他們掌握必要的心理輔導知識、技術和技巧,并自覺運用于信訪穩定工作之中,力爭人人成為合格的心理輔導員。同時善于調適自我心理,緩解自身壓力,確保在處理復雜矛盾中保持健康心態。運用心理學知識,通過觀察上訪者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準確感知對方情緒,從而開展積極有效的溝通和疏導,將由負面情緒引發的問題解決于萌芽。
總之,心理學融入基層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將是黨建思政工作創新發展的必然趨勢,有利于促進黨建思政工作更加專業化、系統化,提高效率。研究人的心理主觀性和客觀性,共同性以及差異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推動國企思政工作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 心理咨詢師[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2]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王壘,王甦譯.心理學與生活[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01.
[3] 王傳鈞.地心深處那束光[M].江蘇: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