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對大學生群體的培養和塑造更為重視。對高校大學生來說,思想狀況和學習態度二者有密切的關聯,決定了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知識獲取和能力塑造。本課題組在針對長治學院美術專業學生的教學實踐中發現,部分教師對學生思想狀況和學習態度缺乏重視,導致美術教學質量和效果不佳。因此,高校教師需要不斷轉變自身教學理念,通過對美術教學開展的深入調查,及時采取措施調整美術教學工作。在本文的研究中,課題組主要以長治學院美術學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梳理學生在思想狀況和學習態度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結合教學實踐提出具體解決對策。
關鍵詞:美術學專業;大學生;思想狀況;學習態度;解決對策
現今,高校的教學開展和人才培養模式已經有了質的改進和飛躍,但依然存在很多制約因素,限制了美術學專業學生的能力塑造。究其原因,學生自身的思想狀況和學習態度對學習效果產生的影響較大,這是高校教師在美術教學改革創新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依托課題研究平臺,深入調查長治學院美術專業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學習態度,總結影響學生思想狀況和學習態度的問題,并結合教學實踐研究針對性的措施,以期能夠對美術專業學生的思想和態度產生正確的引導。
1 長治學院美術專業學生思想狀況和學習態度調查分析
1.1 思想狀況分析
首先,在思想認知層面,許多學生對自身的思想建設的關注度并不高。課題組根據實地調查和訪談數據得知,只有五成的學生認為較高的思想境界可以進一步完善自我、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和個人魅力,另有三成的學生認為自身的思想需要進步和完善,逐漸加深自己對事物的認知,以端正的態度學習專業知識。其次,在關于學生道德素養方面的調查中,有六成的學生表示自己從未作弊,也沒有偷竊、打架行為。有五成的學生表示從未抄襲作業,或者對同學用暴力語言,或者在課堂上大聲說話。由這兩項調研內容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都有正確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養,發展方向沒有出現偏差。但在訪談中發現學生在一些小事情的處理上,對自身很難做到嚴格要求。[1]
1.2 學習態度方面
本次在長治學院美術學專業大學生群體中開展的調查實踐中,一共有216名學生參加了問卷調查。課題組向參與調研的學生對自身學習態度的看法進行摸排,將選項分為非常滿意、較為滿意以及不滿意三項。同時在不滿意選項中,進一步調查了學生的改進建議,明確學生是否希望轉變這個狀況。只有一成的學生表示對自己的學習態度非常滿意,五成的學生表示對自己的學習態度較為滿意,四成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態度表示不滿意,希望自己能夠不斷調整和轉變。
2 改善美術專業學生思想狀況和學習態度的策略
2.1 強化學校教育的引導作用
對長治學院美術專業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學習態度養成而言,學校教育的作用是最為關鍵的。課題組在調研中發現,很多教師在進行美術專業授課時,將注意力放在了學生是否按時提交作業等方面,很少考慮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創作的技法和思路。同樣教師對美術學專業學生的考試評估,更重視學生的最終成績,而在學生是否在考試過程中作弊、考試結果是否真實地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水平這些方面,并沒有過多的關注。這種狀況自然會造成學生的自我放松。因此,學校教師在對長治學院美術學專業學生開展教學時,需要不斷轉變自身的想法和觀念,對學生的思想狀態和學習態度予以更多的關注,創造機會與學生深度溝通,了解學生近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狀態、是否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內心是否保持了較高的學習欲望。同時,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否在學習過程中以正確的價值導向提升自我能力。如此一來,師生之間的關系便會得到進一步改善,學生對教師會產生更多信任,進而更加喜歡美術課堂教學,使自身專業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2.2 強化家庭教育的引導作用
學生自身的思想情況以及學習態度與家庭教育存在諸多的聯系,因此在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也不能忽視家庭對學生思想和態度的影響。許多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進入高校之后,學習的壓力降低,對孩子的引導工作逐步放松,要求也有所降低。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只要能夠在學校學習到知識和技能、順利畢業參加工作就可以,儼然沒有了對孩子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高標準和嚴要求。家長并沒有意識到,大學階段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學習態度對他們的職業生涯和長遠發展非常關鍵。長治學院美術學專業學生在這一階段的表現如何,對其未來發展影響較大。學生在完成基礎知識學習之后,需要在大學階段進一步深造,將理論知識轉變為自身的實踐技能,塑造全面的職業能力,為未來的崗位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因此,學生在大學階段更要保持端正的思想和積極的態度。父母應重視對學生思想和態度的正確引導,使學生轉變學習理念,全面塑造自身能力。家長除了要對學生做好引導和監督工作之外,還要配合學校督促學生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美術專業學習本身就是一個長期性的知識和技巧積累的過程,學生一旦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就很難在有限的學習階段掌握豐富的知識技能。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家長可以結合實際教學情況,為其制定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鼓勵學生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繼而為未來的發展創設良好的條件。[2]
2.3 強化社會教育的引導作用
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學習態度同樣與社會教育存在緊密的關聯,加強社會教育的引導作用也非常關鍵。長治學院美術學專業教學本身就是實踐性很強的實踐課程,學生的課外實踐機會非常多,有機會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社會環境比學校環境更加復雜,不僅信息渠道多元,而且混雜著很多不同視角的思想觀念。因此,長治學院美術學專業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時,正確地辨析社會環境中的信息優劣,汲取有正能量的思想非常重要。這不僅需要學校在日常教學環節中不斷修正學生的思想,還需要社會教育加強自身的思想建設,端正學習態度,使學生能夠以正確的價值理念正視自身的學習和工作,能夠以更飽滿的熱情參與對美術知識和技巧的探索。因此,對學生思想狀況和學習態度的正確引導,不能僅局限于學校教學和家庭教育,還要積極聯合社會教育的功能,加強對學生學習思想和態度的正確引導,全面打造全能型美術專業人才。[3]
3 結語
對高校美術學專業學生思想狀況和學習態度造成影響的因素有很多,應該結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來全面地分析和應對,不斷培養學生端正的思想和積極的學習態度,使學生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在長治學院美術學專業學生的思想、態度引導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調查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積極地引導學生們,促使學生轉變學習思想和態度,進而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和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 陳杜鵑.西部高校藝術專業大學生思想狀況調查報告——以某校美術學院和音樂學院學生狀況為例[J].亞太教育,2016(30):236.
[2] 吳南遇.美術學專業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及解決對策[J].文學教育(下),2016(11):114.
[3] 張有平.當前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調查與分析[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15,9(3):88-89.
作者簡介:毋晉芳(1978—),女,山西晉城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