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當前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精神生活日益豐富,視覺傳達也成為一種深受大眾歡迎的藝術形式。當代社會,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大眾接收信息的途徑也更加多樣。因此,藝術家在設計的過程中,要不斷地融入一些符合當代審美的藝術視覺元素。本文就當代藝術的視覺元素如何融入視覺傳達設計中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當代藝術;視覺元素
由于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認識世界的方式不斷變化,接觸藝術的途徑也更為多樣。同時,文化知識、藝術作品與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中相互融合,藝術設計的內容和方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隨著時代的進步,當代一些優秀的藝術作品已經深深地影響到了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地方,藝術家的視覺傳達設計方式更加多樣,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當代藝術視覺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不斷融合,以其多樣性和豐富性吸引著大眾。
1 視覺傳達藝術與當代藝術元素的概述
1.1 視覺傳達藝術的概念與內容
視覺,是人擁有的一項非常寶貴的能力,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接觸世界。視覺傳達則是一種需要兩方,即傳遞者和接受者共同參與,并且產生傳達行為的活動。視覺傳達這一概念來源于平面設計,1960年,在日本召開世界設計大會期間,人們最先提出了視覺傳達這一概念,論述了視覺傳達如何通過圖形、文字和顏色等元素傳遞信息,從而能更好地將平面設計展現出來。視覺傳達藝術是以設計師為主導的一種藝術活動,設計師為傳遞者,欣賞者是接受者,通過這一活動可以將視覺內容以一種有趣生動的方式進行傳遞,主要就是指通過視覺的方式來進行信息傳遞的活動,是一直以來人類信息傳遞的主要方式。傳統范疇內的視覺傳達設計包括張貼的廣告、產品的包裝、組織機構企業的標志、書籍排版的格式、字體的設計等。視覺傳藝術用來傳遞信息的元素主要是圖像和文字。
1.2 當代視覺藝術及其元素概述
當代藝術是指藝術設計家對當下社會現象和社會生活進行觀察與思考,再通過藝術手段將自己的思考體驗表達反映出來。通過自己的思考與表達,將現今社會的社會特征表現出來,當代性貫穿藝術活動的全過程。針對當代的視覺傳達設計,我們可以將設計內容分成兩部分:一是組成視覺藝術和藝術家所要傳達內容的信息元素;二是藝術家進行視覺藝術傳達的形式元素。信息元素包括了圖像、文字及其他組件,形式元素包含了圖與文之間的設計、融合和排版,使用的材料和媒介所傳達的信息,以及色彩間的平衡等。作品的組成內容之一即信息元素,僅僅需要一些視覺的元素,經過加工就可以給大眾帶來超大量的信息。在形式元素對內容進行美化之后,作品往往能變得豐富、更具有觀賞性和可讀性。
其實,在當代的藝術中,有許多種視覺藝術的元素,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它們還與各個領域和學科相互融合與交流,不斷影響著藝術家們視覺藝術傳達的設計。不斷借鑒和吸取各個時代的視覺元素,將其融入藝術傳達設計中是藝術發展的必要途徑。因此,當代藝術的視覺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代視覺元素使視覺傳達設計表現出時代特征,反映了藝術家對現代生活的思考與體驗,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大眾對美與現代生活的體驗感受和需求。
2 當代藝術的視覺元素融入視覺傳達設計中的作用與對策
2.1 當代藝術視覺元素融入視覺傳達中的作用
由于全球化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信息的傳播方式日益變多,人們對視覺傳達信息的方式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簡單的二維平面設計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視覺信息傳達方式的多元化需求。由于人們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人們對精神文化產生了更高層次的需求,人們懷著對精神文化的渴求以及對傳統藝術作品的不滿,思想上追求新思想、追求新變化,同時,現在社會的審美觀念也需要視覺傳達設計所傳達的信息,可以與其他藝術門類相互交流融合、包容借鑒。恰好當代的視覺元素就滿足了這一需求,它通過藝術家對生活的體驗思考,將生活現象,對社會的思考、歌頌和批判融入藝術作品中,使作品更具有美感和現實意義,更具有時代性和現實性,滿足人們對藝術作品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在當下新媒體傳播手段逐漸豐富和成熟的情況下,許多視覺傳達設計都需要依靠網絡、衛星、手機、大數據等現代化科學技術,對自身的作品進行不斷的調整和修飾,并且當前信息獲取較為快捷,信息傳播數量較為龐大,這也給視覺傳達設計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設計者在視覺創作的過程中,常常使用抽象或具體的圖形創作方法來創作不同類型的視覺傳達作品,方式方法的選擇與設計者的自身喜好、視覺設計的受眾、視覺作品的內容含義等因素有關。具象化圖形表現形式更具沖擊力,能夠直接將信息灌輸給廣大用戶;抽象化圖形更具藝術張力,觀看者能夠調動自身的想象力,產生不同層面的理解。
2.2 轉變視覺傳達觀念,促進當代藝術元素融合
當代藝術由于其自身的時代先進性、觀念先進性,而被藝術家在視覺傳達設計的過程中所接納,如果當代藝術的觀念落后,就無法得到藝術家設計時的采納與接受,視覺傳達這門藝術也無法轉變觀念,無法更好地融入當代的藝術元素。如果藝術家在創作時轉變了觀念,當代視覺元素的融入就能與這門藝術擦出新的火花,形成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和表現方法,從而使視覺傳達設計富有新時代的內涵。比如中國一位藝術家劉北立的作品《縫補計劃》,他不僅運用了白布、剪刀和針線等一些常規的藝術手段,還添加了作者個人的行為表演,使作者也成為作品的一部分,不再僅僅拘泥于用圖畫來表現主題,設計師改變了傳統觀念,融入了當代元素,使創作更能表達設計師的主題。隨著視覺傳達內容和形式的與時俱進,設計的傳播效果、范圍自然也會發生變化。[1]目前,我國的視覺傳達設計就做得很好,它以我國當代的文化內涵和文化觀念為基礎,更加注重文化的重要性,更加注重文化內涵和文化觀念的轉變,做到了與時俱進。
3 視覺傳達設計的現狀和對未來的展望
3.1 視覺傳達設計藝術的現狀
隨著20個世紀90年代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改革,視覺傳達設計這一概念也進入了我國設計師的視野中,許多優秀的設計師也都選擇了出國進修學習視覺傳達設計。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思想的進步,加之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視覺傳達設計已經融入了人們生活的點滴中。自從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更是有大量的國產視覺設計為我國的產品增光添彩,比如現今大火的國風設計。同時,隨著國內外交流的不斷增多,很多外來的視覺設計也對國內大眾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但是,我們國家的視覺傳達設計并沒有因為起步晚而止步不前,反而是在自己的努力和國家的大好形勢下成功走出國門,視覺傳達設計現狀及發展前景一片大好。
3.2 對視覺傳達藝術未來的展望
在我國目前的視覺傳達設計當中,多門文化學科以及藝術門類的跨界融合,使視覺傳達設計中融入了許許多多嶄新的觀念、不同的意識以及豐富多彩的表現手法。現在的視覺傳達藝術多是從二維平面向三維立體畫面的展示轉化,在以后一定是從三維向四維甚至五維的空間畫面發展,隨著新媒介的不斷產生與發展,視覺傳達設計所涉及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往后的視覺傳達設計也一定會在各個不同的方面得到發展并取得新成就,為大眾呈現出更多元化的藝術形態,但在不斷的發展中,作為基礎的始終是符合當代發展的觀念。未來社會,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系一定會更加緊密,經濟政治文化交流更頻繁,因此各個國家的藝術觀念將會更先進,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空間也將更廣闊,藝術傳達設計像一個正在成長的孩子,在良好的環境下有著廣闊的成長空間。[2]
4 結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接觸外界和思想的方式也更加多樣,因此人們對美的判斷也有所不同,審美意識和觀念在中西方的融合、新舊的交替更迭中不斷變化。因此,藝術家設計師們也要不斷更新變換自己的設計觀念,一方面迎合大眾審美的變化;另一方面,引導大眾的審美發展,使藝術作品更能反映現實且具有美感,使這個時代的藝術能夠更快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紅德.少數民族傳統圖案與視覺傳達設計藝術的契合[J].貴州民族研究,2017(04):119-122.
[2] 劉雨秧.議當代藝術對視覺傳達設計發展的促進作用[J].藝術科技,2013 (03):213.
作者簡介:盧琳琳(1979—),女,山東臨沂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