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素華
【摘要】群文閱讀憑借其獨特的教育優勢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得到推廣和實踐,對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分析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方法,探討群文閱讀對學生閱讀能力以及語文素養培養的價值,以促進我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 群文閱讀?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9-0104-02
閱讀是人類進行知識接收和積累的重要方式,對個人知識儲備量以及視野的廣闊程度具有直接影響。從教學實踐中就不難發現,一些閱讀能力很強的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也表現得比較突出,所以,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群文閱讀是一種基于傳統課堂而高于傳統課堂的一種教學模式,賦予學生閱讀自主權,讓他們自主閱讀,促進其提高閱讀能力與思考能力。
1.群文閱讀理論的產生與價值
群文閱讀是指教師與學生針對某一個主題或多個主題來探討一個文章群體,并根據主題來閱讀和集體建構,從而形成共同的閱讀認知。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讓學生從閱讀中構建自己的觀點,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讓學生能夠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群文閱讀是我國最近幾年才推出的一種教學方式,而臺灣的趙鏡中先生在全國第七屆閱讀教學觀摩會的主體演講中最早提出“群文”一詞,而“群文閱讀”則是由樹人教育研究院的相關專家綜合論證后才提出的[1]。
群文閱讀的提出與推廣使得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在以往的教學中,閱讀教學都是由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式,通過一篇課內閱讀精講來開展課堂閱讀。而群文閱讀使得過去的“單篇”精講模式被打破,而是以多篇閱讀并講授的方式來開展課堂閱讀,使得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更高。群文閱讀受到許多一線教育者的認可并實踐,也是對教師教育方式的一種挑戰,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深厚的文化底蘊,大量的知識儲備,備課時需要實施多文本備課模式,還需要對問題進行巧妙的設計。群文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認知水平、審美能力以及文化涵養,有效地促進語文素養的提升,同時也促進語文教師的語文素養不斷提高。
2.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實踐方法
2.1制定合理的群文閱讀議題
議題制定和選擇對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開展非常重要,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可通過整合相同類型的不同文章,讓學生根據議題進行討論,從而形成共同的認知。例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教師自身需要明確這篇文章表達的現實意義以及感情路線,然后再引導學生參與到文章結構圖的繪制中,引導學生深入分析這篇文章的內涵。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可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閱讀的方式來開展群文閱讀教學。一般情況下,比較方式有縱向、橫向、內容、形式等比較方式。例如,當學生在閱讀《我的自修生活》、《我愛讀書》、《最后一課》等文章后,教師便可引導學生探討這四篇文章存在的異同點,以比較的方式讓學生理解這幾篇文章的情感表達特點,讓整個群文閱讀教學得以順利實施[2]。
2.2 選擇合適的閱讀素材
為了保證群文閱讀教學效率,教師需要精心地為學生選擇閱讀素材,并保證這些素材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符合中學生的認知結構與知識水平。例如,對于初中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剛進入初中學習階段,還具有稚氣未脫的特點,所以,教師在為學生挑選閱讀素材時,就需要放低素材的難度,可通過一些寓言故事的閱讀作為引導,逐漸加深文章的深度,讓學生在同一議題下閱讀不同類型的素材,緩解他們的閱讀疲勞,也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2.3科學指導學生閱讀
雖然學生是群文閱讀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但教師必須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根據“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創造高校的閱讀課堂。教師的指導是群文閱讀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教師需要實際參與到學生閱讀議題的制定以及閱讀素材的篩選活動中,以科學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合適的文章,保證閱讀教學效率。例如,在議題選擇時,教師可提出幾個示范性的議題,讓學生自主從中選擇或自擬一個閱讀議題;在閱讀素材選擇時,教師可為學生提供一些比較經典的閱讀素材,讓后讓學生根據這些閱讀素材的文章內涵、表達方式等去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材料[3]。此外,群文閱讀活動還可以與學校的體育、藝術、科技等活動相聯系起來,保證閱讀課堂的教學質量。
2.4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提升
閱讀體驗能夠提高中學生的閱讀熱情,收獲閱讀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生的閱讀主動性。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為學生構建一個合適的閱讀情境,讓學生在這個情境中進行閱讀,使得閱讀活動也變得豐富起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例如,定期舉辦一個主題閱讀活動,讓學生圍繞主題進行閱讀比賽,比如以“妖故事”為主題來進行閱讀比賽,激發學生閱讀《西游記》以及《聊齋志異》等名著的興趣,并比較哪一組學生的閱讀量最多,閱讀面最廣,閱讀量最多且閱讀面最廣的學生還能獲得一定的獎勵[4]。
2.5教會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
科學的閱讀方法能夠減輕學生的閱讀壓力,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閱讀文章,節約他們的閱讀時間,拓寬閱讀視野。群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學生閱讀方法的培養也十分重要,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習科學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首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快速分析文章的寫作目的以及意義,對文章的類型進行快速分類,評價文章的閱讀價值;然后,根據分類與文章的閱讀價值選擇瀏覽式閱讀還是精度,通篇閱讀還是選擇其中的某些段落閱讀等;最后,教會學生邊閱讀邊總結和歸納文章內容的方法,保證閱讀速度的同時也需要保障閱讀質量。
2.6科學評價群文閱讀活動
每次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都需要對本次課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仔細分析本次課的優勢與不足,便于下一次開展群文閱讀活動時改進。其次,與學生共同制定群文閱讀活動評價方法,讓學生在每次課后對群文閱讀活動中的收獲以及感到的不足進行總結,并在下一次群文閱讀課前查看上次的閱讀成就,鼓勵學生在下一次閱讀中提高。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互評,了解同學對自己在閱讀方面的評價,也學習他人良好的閱讀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3.結束語
群文閱讀是新課標實施和推廣下誕生的一種新型閱讀教學方法,它跳出了傳統閱讀教學的禁錮,順應了新時代閱讀教學的需求,對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具有積極意義。同時,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也需要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不斷實踐與研究,才能讓這種新型的閱讀方式得到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鄧細林.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26):87-88.
[2]蒲瀟.初中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09):50.
[3]邱澤寧,毛萍鈺. 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 現代交際,2019(05):1-4.
[4]李華.小學語文“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上旬,2018(13):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