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摘要】高中英語的核心素養,是以英語基本素養為基本,保證核心素養的充分展現,英語學習的素養是核心素養的基礎,通過英語教師教學思維的轉變,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運用,激勵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從而從質的方面提升英語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中英語? 核心素養? 策略?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9-0109-01
基于英語新課標的要求,教師需要創新教學理念,將核心素養作為培育學生的主要教學觀點,授課的目標不單只是固定知識點的傳授,而更側重于讓英語成為學生可靠的學習工具,使英語具有實踐意義,將核心素養逐步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因此教師需要善于總結歸納教學中針對學生的細節問題,通過分析處理得到最優方案,從而培養學生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核心素養。
一、核心素養下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對于語言類的科目來說,語言的應用是學習的主要目的。英語課也不例外,對于英語課程來說,進行詞匯學習和應用不僅僅是一種基礎,更是要學好英語所必須掌握的內容。但是在實際中,很多老師和學生都沒有對英語學習給出足夠的重視,更沒有認識到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即使學生和老師都覺得英語詞匯在英語教學中是比較關鍵的,不過卻并沒有對詞匯具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只是去片面的去強調關于詞匯的關鍵性,但是卻沒有重視有關英語的應用。從學生的層面去看,學生詞匯運用的水平是比較差的,許多學生只是憑借著臨時記憶的方式去記住單詞的,這就會使其缺乏對單詞意義的理解,因此很多學生只是記住了單詞的含義,但對于單詞的運用卻并不十分了解。在高中英語學習當中,這種問題是普遍存在的。
二、核心素養下高中英語教學課堂策略
(一)摒棄刻板教學模式,創建母語化學習情景
每一種語言的深度學習,都需要相對貼近現實的學習情景,英語核心素養的根本,是要在教授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教師正確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帶入情境中去鍛煉,形成正確的語言運用觀念,擴充詞匯量,使英語的深刻內涵被更好的理解,并學會在生活中流暢的使用英語類似說母語的場景。傳統的課堂一定程度限制了英語實踐,所以教師應摒棄刻板教學模式,創建母語化學習情景,這個過程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點環節。只有讓表達擺脫局限性,讓學生有多元化的表達方式能夠抉擇,有更多不受限制的表達環境,讓學習過程變成領會與表達的過程,學生才會擺脫相對被動的學習方式,在母語化的學習情景中深刻理解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
(二)構建知識背景,提升學生比較分析能力
比較分析能力是英語思維能力的主要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比較思維能力。高中階段的學生的思維能力已經向高級思維能力發展,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分析能力等都有了質的提升,高中階段是提升這些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教師應把握好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在課文講解時,教師能夠從從課文的背景語境,課文結構,作者感情等方面多方面解析文章,加深對核心主題的理解。分析課文結構的條理、分析文章的標題與段落主題句和段落層析的關系,分析主題句與發展支持句之間的聯系,這既有助于幫助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英語課文,又能鍛煉并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從而讓學生掌握多種學習能力。
(三)強調文化意識,重視培育學生的文化素養
英語是世界背景下文化的產物,語言中涵蓋著多種文化,同時語言又呈現了文化素養。從本質上講,高中英語的整個學習過程,學生不僅掌握了語言結構,也在進行著文化的汲取和傳遞,學生吸納和理解文化的過程。文化素養的感悟既需要學生明白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性和獨特性,又需要學生對良好背景下的文化具有強烈的認同感。所以,教師要培養高中生的英語核心素養,這之中必不可少文化教學,拓寬學生的文化包容度。教師在針對具體課文的現實背景時,要重視文化情景塑造,展現相關程度高的英語文化的內容,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品格。教師應著手于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并進行深度探究,利用網絡文化資源著手,為學生營造文化學習環境。教師要將文化素養作為課堂知識教學的關鍵部分,學生的文化素養才能在潤物細無聲中得到增強。
(四)因材施教,針對性的制定分層教學方式
在班級授課制的英語學習環境下,由于學生的個人特征與學習能力不盡相同,所以導致學習效率良莠不齊。教師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詳細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避免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只將注意力放在首端和末端的學生身上,而是要針對現狀劃分層次,按照學生的真實水平進行階梯式教學,也要對水平持平的學生進行重點培養。在高中英語課程計劃制定時,教師應針對每一位學生,結合綜合測評的結果和日常觀察,明確分組后,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差異性教學,在布置作業時也要科學合理,使每位學生清楚學習任務,增強信心,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得心應手,更好的提升英語核心素養。
(五)轉變理念,培養學生語言能力
當前英語閱讀教學的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是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運用、思維能力的提升、跨語言文化交流能力等,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對每一份試卷或雜志的閱讀,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這些都可以通過教師有意識的搭配完成英語中的固定搭配。因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閱讀進行劃分,讓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實現讀與練的雙向結合。高中英語教師也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在注重學生英語成績的過程中加強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情感的培養,根據學生自己的學習特點,并結合文章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學習方法,注意提取閱讀文章中的有效信息,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英語閱讀核心素養的提升。
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教師需逐步從課堂的話語權主體轉變為學生英語水平提升的輔導者,教師需要將良好的學習方法灌輸給學生,而不是讓學生被動的學習。而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學生科學合理的選擇適合自身的方式,自由調配英語學習策略,使學習渠道多元化,在潛移默化中拓展英語思維,提升自主學習能力。英語核心素養的體現不局限于對知識的掌握與分析應用,也是對原有知識的創新理解能力,和對未知范圍的探查。教師在此過程中要發布合作性探究任務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專業英語學習網站,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了解英語。學生自主的學習英語是循序漸進歷程,教師能夠以互聯網為平臺,激勵學生在網絡中找尋與英語相關聯的影視,熱點題材等,并建立組群,讓學生互相分享學習過程以及體驗感想,使學生在互助中了解更多的英語學習模式,最終在自主學習中完善個人品質。
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英語課堂效率的提升有著實質性的意義。教師要關鍵把握核心素養的深刻含義,以學生為本,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創新英語教學方式,構建高效課堂,傳授學生高效的學習方法,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姚紫琴.核心素養視角下的英語詞匯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2017(7):11.
[2]陳莉莉.基于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英語教學策略探究[J].神州,2017(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