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林
摘 要:教師專業成長對教師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主動學習和接受新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達到專業成熟水平的境界。探究語文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學校促進語文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包括:重視專題研討,提升語文教師專業素養;強化語文教師的文化修養、思想道德修養教育;激勵語文教師提高自身學歷水平;優化學校管理制度,挖掘語文教師內在潛能;利用網絡發動教研,促進語文教師專業成長。
關鍵詞:語文教師;專業成長;途徑;專業素養;學歷;潛能
中圖分類號:G45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35-0028-02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社會各界對教育者的要求不斷提高,這給廣大教育者的教學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因此,教育者應主動走專業成長道路。這并不是要求教育者向教育專家靠攏,而是要求其以現代化的教育理論為指導思想,并以教育實踐為依托,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當作起點,努力學習先進的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由此可見,教師要想實現專業成長這一目標,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基本功,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也要關注自身的心理狀態、生存與發展方面的環境需要等。本文在分析當前語文教師專業成長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探究語文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
一、當前語文教師專業成長存在的問題
目前,小學教師整體收入偏低,且社會地位不高,大部分高校學子基本上很少選擇將小學教育當作第一志愿,因此小學師資隊伍存在學歷普遍不高的問題。與此同時,小學教師很多都是經驗型的,基本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案,不太容易改變自己的教學風格。此外,部分教師存在職業倦怠,將自己的教學僅僅當作任務去完成,這在很大程度上固化了自己的專業發展。最后,教師一方面面臨較大的教學壓力,另一方面面臨著學校的“校本研究”任務。這些對于教學和管理工作比較繁重的教師來說,無疑是加大了工作壓力。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出現分歧時,大部分教師通常是一筆帶過,沒有深入進行校本研究,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自身對校本研究認識不足,缺乏熱情,從而阻礙了自身的專業發展。
二、語文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
1.重視專題研討,提升語文教師專業素養
實際上,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有規律可循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需要長期的堅持。一些教師教學經驗不豐富,且入職的時間短,教學基本功有所欠缺。為此,當務之急是加大力度訓練和提高這部分教師的基本功,這也是保證他們能夠順利開展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提高教師的基本功,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礎。因此,學校應重視專題研討,以鍛煉和提高教師的基本功。筆者所在學校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如開展以“書法家談書法藝術”為主題的專題講座,促使教師深刻理解我國書法的內涵,理解各種筆的書寫規范并能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同時,學校還開展詩歌朗誦等多樣化的比賽活動。這樣的活動既能提高教師的表達能力及授課水平,又能豐富教師的知識,從而提高教師的基本功。另外,學校應重視培養教師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求教師通過不斷閱讀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這樣,教師才能在教學和生活中做到引經據典,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比如,學校可以要求教師在研修學習期間每學期讀不少于5本的教育專著,撰寫2萬字以上的心得體會等。最后,學校要重視培養教師準確解讀文本內容的能力。每個語文教師都要具備文本解讀能力,這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起點。語文教師只有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才能在語文教學中游刃有余。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為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讀能力,不僅要主動閱讀與教材有關的書籍,還要廣泛閱讀包括經濟、政治及文化在內的各類書籍,提高自己的閱讀敏感度,進而強化自己的閱讀能力。
2.強化語文教師的文化修養、思想道德修養教育
強烈的內部動機是教師的職業生涯有所成就的前提,也是滿足教師自身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因此,學校應引導語文教師主動創造并享受自己的職業生活,為其專業成長提供長久的動力。一方面,學校要強化語文教師的文化修養教育。語文學科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文化傳承的關鍵途徑。語文教學只有在文化的支撐下才能達到一定的廣度與高度,才能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然而,就當前小學語文教師的整體情況來看,存在學歷不高、文化知識水平有待提高的問題。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很有必要加強文化學習,如學習和了解我國民族文化的發展史等。另一方面,學校要強化語文教師的思想道德修養教育。語文學科本身是一門充滿人文精神的學科,對塑造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重要的作用。人的思想能賦予語言文字以生命,而且人的思想境界與語言的魅力成正相關。語文教師一旦能用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讓抽象的語言文字綻放更耀眼的光芒,散發更迷人的神韻,帶給學生美好的影響,就一定是成功的語文教學,就一定能讓自己的專業成長之路越走越開闊。所以,語文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必須在語言實踐中重視自身的道德歷練,形成高尚的情操。
3.激勵語文教師提高自身學歷水平
一方面,高校應普及開設本科小學教育專業,保證各個學科都有其專業及課程,客觀上提高小學教師的門檻。另一方面,學校應實施獎勵制度,調動教師提高自身學歷水平的積極性。學校應出臺相應獎勵制度,激勵教師不斷學習,逐步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比如,學校應該給教師提供諸多學習的機會,開設教師課堂,為他們提供學習上的幫助及便利條件。對于通過自身努力取得更高學歷水平的教師,學校一方面應為其提供更多學習機會,另一方面應給予其相應的職務獎勵。這樣,就能有效激發教師提高自身學歷水平的內在動力。
4.優化學校管理制度,挖掘語文教師內在潛能
根據相關調查可知,“自我超越”是大部分教師的內在需求。教師要想進行自我超越,就需要不斷實踐與學習,并且需要依托于學習型組織的學校。學校若不具備完善的制度和優良的學習環境,就會導致教師群體無法樹立專業成長的愿景,使教師的“自我超越”失去支撐。由此可見,學校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支撐作用,為教師的“自我超越”創造條件、營造環境,鼓勵教師個體進行實踐創新,將教師內心積極向上的欲望激活,充分挖掘其內在潛能。
5.利用網絡發動教研,促進語文教師專業成長
與傳統教研方式相比,網絡教研具有開放性與靈活性的特點。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具備利用網絡開展教育教研活動的能力,這也是專業成長的要求。比如,教師們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等進行問題解讀互動,學校也可以邀請教育專家與教師們開展交流互動活動,從而提高學校整體教研品質。語文教師要緊跟時代潮流,提高信息技術水平,不斷積累教學經驗,為自身的專業成長做鋪墊。比如,以“經典美文與語文課堂讀寫教學”為主題進行教研討論時,教師們可以明確分工,利用網絡各自搜集相關資料,最后利用微信群、QQ群進行信息共享和信息傳遞。通過分工合作,課題材料就會變得越來越豐富,教師們參與課題研究的主動性也會越來越高。
三、結束語
總之,新時代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師要主動學習,積極參加各項校本教研活動,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促進自身專業成長,推動教育的進步。學校應采取以下措施促進語文教師的專業成長:重視專題研討,提升語文教師專業素養;強化語文教師的文化修養、思想道德修養教育;激勵語文教師提高自身學歷水平;優化學校管理制度,挖掘語文教師內在潛能;利用網絡發動教研,促進語文教師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1]朱婧婧,邱志飛,汪文華.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與策略研究[J].教育視界,2019(02).
[2]杜尚榮,王笑地.基于教師專業成長實踐性的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改革與創新[J].教育探索,2018(01).
[3]張偉.入職期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4]王婷婷.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
[5]錢芳,李衛華.沙場秋點兵——荊門市竹園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紀略[J].湖北教育,2017(09).
[6]張向秋.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師的專業成長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