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芳
【摘要】在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下,初中數學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上帶來了許多變化,同時也面臨著很多的教學問題。為了更好的適應新的教學改革,在數學教學的實踐中,以新課改為理論指導下,如何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成了許多老師要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 新課改? 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9-0171-01
一、初中數學教學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教學中“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模式依然存在
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仍然大量存在著這樣的現象:教師沒有完全的相信自己所教的學生一節課下來教師講解的很多學生思考的很少。這是因為在老師的思維中講的越詳細就越好。注重了對中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沒有更好的關注那些成績比較優秀的好學生。從而導致了對大多數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處于最為底層的基礎知識。而優秀的學生對教師所講的知識已經掌握,他們覺得沒意思缺少了對知識的求知欲的興趣機械式的聽,機械式的練習。這對優秀學生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礙,也不利于學生以后的發展。
2.教師課堂教學流于形式缺少教學的有效性
許多的教師學習完新課改的理念之后,他們沒有對教學的對象及教學的內容認真的分析,認為一堂課上沒有豐富的活動和實踐是不夠成功的,所以他們想盡辦法去創造一些意義不大的活動來增加課堂的觀賞性。還有沒有小組合作學習就不能足以體現高效課堂,他們認為沒有小組合作的課堂就不是新課改下的高效課堂,隨意的分組,討論一下就可以了,沒有注重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是膚淺的認為高效的課堂是學生互動和小組的合作學習。教師對新課改的理解只是流于形式而已沒有注重學生學習的實際效果。
3.作業缺少科學的設計,不能有效的復習
個別的教師認為,為了體現新課改的理念為了給學生減負盡可能的少布置或者不布置作業。還有的老師認為初中數學想要學好必須要有大量的課后練習,來鞏固所學的知識。他們讓學生大量的做題,沒有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的布置作業,這樣下來,難題對于基礎知識差的同學來說很難完成,簡單題對于那些優秀的學生來說簡直太容易了。對于作業的布置缺少該有的思考和分析。
4.教師的評價方式單一,挫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數學的學習相對于其他科目來說比較難學,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方式也顯得尤為重要。個別教師通過簡單的甲、乙、丙來評價學生的作業。期初還有一點作用,長期以往學生對于教師的評價毫不在乎。上課中對于學生回答的問題教師也只是簡單的說“好,很好”。這樣的評價方式挫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利于他們長足的發展。
二、解決初中數學教學問題的措施
1.教學方法多樣化
在新課改下教師要拋棄一些傳統的陳舊的教學觀念,在課堂的設計上盡可能的接近學生的心理來設計課程,豐富課堂內容,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數學的學習環境。例如在七年級下冊教學平行線的性質這一環節中,教師可充分的利用教學設備播放PPT,火車軌道行駛的視頻,數學作業本上的影線等等。然后讓學生討論這幾種圖片上的共同點,它們都具備什么樣的特點。然后讓學生任意的畫出兩條線再討論平行線和相交線有什么樣的不同。學生通過對圖片的觀察和討論得出自己的結論,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更加直觀的認識。然后教師講解知識,用數形結合思想讓學生去研究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2.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學習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斷地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如果能夠抓住學生學習的興趣他就成功了一大半。讓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開展學習。例如,在七年級內角和等于180度的教學中,讓學生去自己研究下三角形的內角和,然后去研究四邊形的內角和等于多少?學生通過自己的測量是360度,然后教師讓學生把這個四邊形按對角線分成兩個三角形,很簡單的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緊接著研究五邊形,六邊形的內角和。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進行討論,最后讓小組組長匯報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對于一個問題深層次的研究和發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從而自主的去研究學習數學。
3.教師更新教學理念,設計好自己的教學
教師要及早的改變自己陳舊的教學觀念,在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達到熟練程度的同時應該注重對先進的教學理論的學習。教學理論是教學的指導和引領,只有掌握了教學的理論知識后才能全新的設計自己的教學。例如:在九年級圓的學習中,從圓心到圓上的任意一點都相等,教師可以根據游戲教學法進行自主的學習。教師讓學生先站成一隊在一個固定的點上投沙包,投的準的同學有獎勵。許多的學生都覺得不公平。教師說如何才能公平?學生們自然的把手拖在一起,以投沙包的點為中心圍成了一個大圓。接著教師讓學生們說出原因,最后得出數學課本上的結論。原來數學課還可以在操場上像上體育課一樣的來實施。教師在改變教學理念的同時,也讓學生愛上了數學這一門課程。
4.教師要實施豐富的教學評價方法
積極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非常重要,要改變單一的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所回答的問題教師要客觀公正積極給予評價。說出學生的亮點在哪里,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在課業評價上要注意形成性評價方式和終結性評價方式相結合。個人評價和小組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展開教學。讓教師的評價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
三、結語
新的教學改革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課堂的設計上,課堂的評價上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上下工夫,不斷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從而,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范康平.初中數學素質教育的課堂體現[J].讀與寫(教師教育);200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