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主瑞
【摘要】雖然新課改已在我國推行多年,但部分高中化學老師教學中仍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仍堅持運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教學中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匱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運用知識能力較差。而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能夠優化這些教學弊端,只要合理運用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入手,探討了小組合作在高中化學課堂中運用的意義及策略,僅供相關教育研究參考。
【關鍵詞】小組合作? 高中化學? 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9-0177-02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不同,素質教育更加側重于對學生思考、動手等習慣的培養。合作學習是對素質教育延伸的重要體現,能激發學生共同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互相協作與啟發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讓各小組中的每個成員不斷受益,能更好的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及效率。下面將針對小組合作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
一、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1.重理論輕實踐
化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加強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但從實際的教學現狀來看,較多老師都深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仍習慣性的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比較側重于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學生的實驗操作。此種教育背景下,學生雖然記憶住了大量知識點,但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僅停留于表面,并未對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長期以往,必然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2.教學缺乏創新性
新時期的高中化學教學之中,要求老師要進行因材施教的教學,但從目前的實際化學教學來看,較多老師并未做到此點,實際教學之中仍采取的是統一式的教學方式,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只關注自己“教”的過程,而忽視了學生“學”的過程,師生間嚴重缺乏互動,對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不了解。此種教育背景下,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會越來越低,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小組合作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的意義分析
1.快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時期的高中化學教學之中,其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學生靈活的運用化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而想要達成此理想的教學目標,就需要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將小組合作學習運用到高中化學教學之中,就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逐漸感知到化學學科學習的樂趣,并在與小組成員不斷的思維碰撞中,改變定勢思維習慣,能顯著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保持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
2.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現代化社會中越來越需要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的人才,而小組合作學習運用到高中化學教學之中,就可以逐漸達成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教育目的,讓全體學生獲得共同性的進步。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會根據老師布置的具體任務,進行團結協作,如有的學生搜集資料,有的學生設計方案等等,之后一起參與到討論過程中,每個人都成為了學習的主體,一起解決問題,長期以往,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會得到大幅度提升,并會養成團結合作解決問題的習慣。
3.培養化學實踐能力
高中化學教學之中,有較多知識的理解難度都較大,需要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過程對之理解,而有時僅靠個人的能力根本無法完成實驗的操作過程,而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運用到實際教學之中,就可以讓學生在相互合作的基礎上順利的完成化學實驗,此過程中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不僅會越來越強,而且對于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能為學生后續學以致用能力的不斷提升奠定扎實基礎。
三、小組合作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的策略分析
1.合理分配小組,開展合作學習
小組分配是否合理,直接會影響高中化學教學的最終效果。具體而言,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對全班每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如老師可以設計一張試卷來摸清學生們的實際學習基礎,并根據對學生日常教學活動中的參加情況,來了解其學習態度等,在此基礎上堅持“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確保每個小組之中都有些相同比例的學優生、學困生與中等生,確保各小組都有互幫互助的能力,為組內學生的共同性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比如在學習《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相關內容之時,老師可以按照已經分好的小組,以組為單位來進行實驗。首先,要求各小組基于對教材內容了解的基礎上,先對金屬鈉與水實驗可能出現的反應進行假設,并將其化學方程式寫下來;其次,小組實驗過程中,各小組成員要協商出最有效的分工方式,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負責自己擅長的領域,各小組在開展實驗的過程中,老師需要隨時關注每個小組的實驗進展,及時做好指導與引導工作,確保各小組中每位成員都積極參與到實驗操作過程中。最后,各小組內實驗器材分配均勻后,老師就需要鼓勵學生們開始進行動手操作與探究,驗證之前假設的化學實驗反應是否合理。這樣的整個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會得到極大程度的提升,既能夠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實效性,又能夠提高學生的化學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能力。
2.活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過程中,老師要善于運用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這樣學生在課下學習之時,才會逐漸養成合作學習的意識,提高實際學習效果。具體而言,激發學生合作學習意識的方法有很多,如提問方法、競賽方法等。比如在學習《金屬的腐蝕與防護》相關內容之時,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鋼鐵及其制品通常為含碳的鐵合金,鋼鐵在干燥的空氣中不易生銹,而在潮濕的環境里或濕度較大的環境里長期放置,常易生銹變紅,原因是什么?電化學腐蝕的原理是什么?”在此種遞進式的問題之中,僅靠學生個人力量難以思考出來,此時就可以順利激發學生共同探究的意識,在小組合作過程及老師的引導下,能夠順利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3.總結式點評,輔以小測試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這并不代表老師就是“旁觀者”,老師需要充分發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要在學生合作學習結束后,對各小組的合作學習情況進行補充與點評,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讓學生感知到自己學習中的問題,另一方面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體悟到學生自身學習的潛力,掌握更加科學的學習方法。總結式點評完畢后,老師需要輔以有效的小測試。即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抽出專門的時間對各小組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測評,了解各小組學生的實際知識掌握情況,以便于設計出更具針對性的教學計劃。
總結: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極為必要,能夠使學生從被動聽老師講課的模式中走出來,以合作學習小組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小組中互相學習與配合,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創造性思維,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質量及效率。
參考文獻:
[1]楊軍,李春梅.高中化學小組合作學習現狀與發展可能性的調查研究[J].山西青年.2015(24).
[2]王靜,胡鳳榮.論高中化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J].考試周刊.2015(98).
[3]陳穎.高中化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J]. 考試周刊.20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