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
摘 要: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必須關注家庭家教家風問題。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不僅為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指明了方向,也將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升到歷史新高度。
關鍵詞: 家教家風 社會治理 作用
一、家風建設在社會治理中的地位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單元,在社會治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與《孟子》“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精神一脈相承。家國兩相依,家風不僅對每個家庭意義重大,亦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民風、社風與國風。
一是良好的家教家風,可以促進家庭幸福和睦。家庭不單是身體的住所,也是心靈的寄托。良好的家教家風可以促進家庭成員身心健康、促進家庭關系和諧。有良好的家教家風的家庭,往往生活方式及生活習慣健康,家庭成員心態平和,能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保持自尊自信、積極向上的心態。
二是良好的家教家風,可以帶動社會良好風氣。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人們都希望鄰居通情達理,彼此和諧相處。而這樣的和諧,需要雙方乃至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良好的家教家風是鄰里團結的基礎。互相理解、互相體諒,鄰里相處必然融洽,良好的家教家風可以促進社會和諧。安徽桐城六尺巷,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一席話影響到了桐城張家的處事作風,張家的處事作風影響到了鄰居吳家,張、吳兩個家庭共同營造的風氣又帶動了整個桐城的風氣。
三是良好的家教家風是社會治理的基礎。家庭家教家風和社會治理,存在著必然的聯系。良好的家教家風是實現社會和諧重要基礎。在多元化、充滿競爭的市場經濟社會,人們都需要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緩解社會壓力。如果家庭不和諧,可能使家庭矛盾轉化成社會矛盾。以家庭為單位向社會傳遞正能量,就有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相反,則會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因此,良好的家教家風是社會治理的基礎。
二、當前家教、家風建設存在的問題
在新的歷史時期,家教家風建設面臨著較大的挑戰,要深入分析客觀現實,為傳承優良家教家風掃除障礙。
一是優良傳統家風沒有得到有效傳承。家庭成員對家庭核心價值觀認同度不高,對傳承家風的自覺性減弱。家長關注子女的學習成績較多,關注道德教育較少。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推進,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物質財富豐富。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崇尚金錢屢見不鮮,不少家庭沒有繼承優良傳統美德,不認同中華優良傳統美德的價值。甚至一些家庭內部也出現因為錢財糾紛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情況。
二是家庭結構變化導致傳統家教家風資源流失。隨著改革開放加快,經濟快速發展,工作和學習交流的范圍日益擴大,傳統的家庭環境發生變化,人口流動常態化導致家庭成員之間長期分散,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已成為社會突出現象之一,打破了原有穩定的家庭結構,給家風的傳承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優良的家教和家風難以保留和繼承。
三是部分家庭的長輩沒有意識到以身作則對子女的重要性,好的言傳身教會使晚輩終身受益,部分家長不重視自身的言傳身教,沒有認識到日常溝通的語言即是言教,自身的日常行為即是身教,沒有為家庭成員做出榜樣。
四是電子產品對家庭成員的影響加劇,日常交流時間被擠壓。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許多人生活在虛擬世界里,與家庭成員的交流少之又少。優良的家教家風沒有了傳承的時間和空間,父母對子女的影響非常有限。
三、培育優良家風的措施
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要強化社會責任。要將家庭家教家風納入社會政策框架,充分考慮家教家風需求,在政策制定、實施中切實關心家庭家教家風。同時,家教家風建設也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所有家庭成員都應該切實增強家庭責任感,做夫妻和睦、孝老愛親、勤儉節約、鄰里互助的典范,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風尚添磚加瓦。
(一)弘揚傳統文化,培育優良家風
文化是民族的根,精神是民族的魂。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需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其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從傳統文化中汲取能量。需要開展優良的傳統文化進社區、進鄉村、進基層,走進人們的生活。
(二)社會共同參與,培育優良家風
將個人、家庭、社會有機聯系起來,積極培育社會組織參與家教家風建設,引導家庭成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利用家長學校陣地,提升家庭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家庭教育觀念更新。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知識和方法,為家庭成員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在全社會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良好氛圍。
(三)德治與法治結合,培育優良家風
努力實現教育引導和制度支撐相互促進,家風建設是創新法治觀念教育的重要方式,將法治觀念教育向日常生活領域延伸,使法治觀念教育貼近生活,融入生活。從《新時代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提出“用良好家教家風涵育道德品行”到民法典確立“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的規定,都為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為基層社會治理實踐指明了重要方向、開辟了新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