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美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深度融合,資本的不斷擴張,以產權為紐帶的國企子公司日益增多,國有企業子公司在發展中存在一些共性的問題,針對我國國企子公司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地總結,并提出了解決的措施,以便于尋求公司價值的真正歸屬,從而達到利益最大化。
關鍵詞:國企子公司? 發展? 存在的問題? 解決措施
國有企業集團公司為了適用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陸續成立了全資、控股、非控股的子公司,也因集團母公司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中組建起來的子公司。然而,現代企業制度的框架與實際的管理中,國企子公司在發展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伴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國有企業不斷通過兼并、重組、股份制改革等組建成立了集團公司。國有企業集團公司為了適用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陸續成立了全資、控股、非控股的子公司,也有部分子公司是在集團母公司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中組建起來的。然而,現代企業制度的框架與實際的管理中,國企子公司在發展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針對我國國企子公司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地總結,并提出了解決的措施,以便于尋求公司價值的真正歸屬,從而達到利益最大化。
一、我國國企子公司存在的問題
(一)政治任務重,難以輕裝上任
隨著國企集團公司多元化的發展,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機制已不能很好滿足市場需求,國企集團公司迫切需要成立一個有競爭力,有活力,管理靈活的子公司,以彌補國企集團公司人力資源不足,管理不靈活,市場營銷能力不佳等問題,從而提升整個集團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正是因為國企集團公司成立子公司的目的就是解決國企集團公司的問題,從而導致子公司成立后,就背負著母公司轉嫁的政治任務。子公司成立后,首先得全力以赴的去解決母公司的問題,因而子公司在成立的兩到三年將所有精力全投入到解決母公司政治任務的問題上,而無暇顧及自身在市場的競爭力,更加造成錯誤的引導著子公司去解決母公司政治任務,而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司,最終導致子公司忽略市場,完全無市場競爭力。
(二)靠大樹,難獨立
國有企業集團的子公司很大部分是集團母公司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或者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中組建起來的。子公司經營業務主要分為集團內部市場和外部市場,集團內部市場的經營收入主要解決部分人力成本,而剩下的缺口需要靠外部市場來彌補。特別是子公司成立的兩到三年,經營收入的主要來源基本是靠集團內部市場,母公司認為子公司剛成立,在市場經濟中處于弱勢地位,抱著“扶上馬送一程”的態度,對子公司通過各種政策優惠、各種渠道進行補貼,造成子公司“等、靠、要”的思想。
(三)重財務管控,輕業務經營
子公司財務總監由母公司委派,并對子公司財務工作進行指導管理。子公司財務總監不僅僅要對母公司負責,同時也服務管理子公司。財務總監監督和實施財務活動,參與和監督子公司經營管理,確保子公司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和客觀,努力實現集團企業戰略目標。母公司認為只要管控號財務,子公司經營就不會偏離集團戰略目標,經營情況業務不會出現大的問題。雖然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部分,但是并不能管控企業的經營行為,財務管理僅僅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一部分,子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涉及的采購、銷售、工程承包、合同等業務都會構成子公司的經營風險。特別是工程項目上,由于子公司初期發展沒有強有力的管控能力,在管理方面出現嚴重失誤,有部分已達到失控的程度。工程項目最容易涉及的就是農民工薪酬問題,農民工薪酬問題又是國家重點關注的焦點,特別到每年年底,農民工討薪問題就更加突出。而因公司管理不健全,導致農民工討薪的項目已支付的工程款,而農民工確沒有得到應有的薪酬的情況。而出現這種情況,公司為了維穩及化解政治問題,在資料不完善的情況下,只能按照工程量最高支付比例再次支付工程款,從而導致資金的風險。另一方面風險是工傷問題,由于子公司管理能力的不足,導致工傷頻率高于同行業的情況,雖然有工傷保險作為防線,但是仍然會存在不可估計的損失。
(四)自我認識不清,導致損失不斷
國有企業的子公司很大一部分資金充足,資源有保障,屬于“含著金勺子出生的”企業,有什么困難就向母公司叫苦,就能得到幫扶,不像私企那樣一切都需要自身經營來養活企業,從而是國有企業集團子公司存在有約感,導致在生產經營中盲目自大。子公司在開展業務時,新增業務或者母公司授意承接某項業務,而子公司并未評估自身的實力,而盲目的全面開展,業務的全面開展必定涉及人員的大量增加,辦公場地、辦公設備的大量增加,且還涉及業務供應商的合同增加,且因盲目自大存在簽訂長期合同情況。而實際情況卻大部分不盡人意,有些業務根本無法開展下去,或者有些業務不應全面開展,應集中力量重點開展幾個點。由于子公司對自身認識不清,導致有些業務艱難的開展一到兩年,不得不終止;而有些業務也不得不萎縮,慢慢轉移到重點的幾個地區。最終業務終止、萎縮,那么當初籌建的所大量招的員工不得不面臨人員分流的問題,增加裁員的費用;而所增加的辦公場地及辦公設備等也增加了資源的浪費,增加辦公成本的支出;而因業務開展與供應商、服務商簽訂的長期合同,也因子公司的違約到賠償大量的違約金。
二、可采取的措施
針對子公司現存的上述主要問題,我個人認為可采取以下幾種相應的措施,力爭使公司的面貌為之煥然一新。
(一)承接任務,給足利潤
國有企業子公司的成立,必定要承擔母公司需解決的棘手問題,而母公司將需要解決的任務分配給子公司未能充分考慮子公司的實際情況,子公司剛成立,相關的制度規章以及管理能力并沒有相應的匹配,導致子公司前兩到三年主要精力完全放在解決母公司分配的任務中。母公司分配任務時,給予幫助,可以派遣相關專業的人員來輔助一到兩年,培養起相關的干部職工,讓子公司能更快更好的解決母公司的任務,讓其有其他精力發展其他業務。其次,解決問題的同時,需對該部分的業務留足一定的利潤,讓子公司解決一部分后勤管理部分成本,使子公司在經營中利潤的缺口少一點,讓子公司能減少負重前行。
(二)注重經營,采取利潤考核
利潤考核是加強子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從而達到建立子公司長期競爭優勢的目的。第一,根據集團整體的戰略發展目標來確定子公司的定位,以利潤作為子公司的經營考核;第二,根據各子公司的經營特點、發展階段、管理水平的不同建立有區別的、針對性強的利潤考核標準;第三,調動子公司經營班子的積極性,讓子公司成為集團開拓市場的先鋒隊,打破常規、不斷創新、積極開拓市場、增強子公司的競爭力,達到子公司自我發展的目的。而子公司的領導班子人員,必須時刻思考著,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利用好集團這個資源優勢,財力優勢去創造價值,創造效益,獲得營業利潤,使子公司自負盈虧,脫離母公司的補貼。子公司經營班子把方向確定了,目標明確了,那么公司上下一心,積極創造收益,則子公司才能利用機制靈活,為自己打造一片天地,成為集團的盈利先鋒隊。
(三)樹立防范意識,規避經營風險
首先,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風險,能否在復雜的市場經濟環境中規避風險很大一部分決定了子公司是否能生存下去或者更加進一步的發展。子公司在重大經營事項時,必須向母公司報批,同時母公司應該對子公司經營風險進行管控,指導子公司采取最佳措施應對風險,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盡量規避這些風險所給子公司帶來的損失。其次,母公司闡明母公司與子公司關系與權責,在法律上,母公司與子公司都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以及與之相對應的獨立的經營理財自主權,各自分別承擔各自的經濟責任。因經營不善導致無法持續經營的,該破產就依法破產。對于經營人員,獎罰分明,是誰的責任就追究誰的責任,是誰的貢獻就表彰獎勵誰。堅決不能出現撂攤子的事情,避免母公司為子公司承擔經濟責任的情況。
三、結語
總之,國有企業子公司的管理體系影響著國有企業的穩定發展,只有構建一定原則的管控模式,明確子公司科學合理的組織與職責,激發經營管理者的主動積極性,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任偉林.國有企業集團母子公司管控模式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2012.
[2]舒景.國企集團母公司對子公司管理四大怪象[J].首席財務官,2013.
[3]徐正惠.淺談新形勢如何加強企業財務管理[J].現代商業,2013.
(作者單位:貴州省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