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利
摘要:成本管理直接決定了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空間,也是衡量施工企業業績、管理實力的綜合性指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施工企業之間的競爭愈加強烈,為了獲取更高的競爭優勢,施工企業必須要全面加強成本管理工作,從財務角度出發,加強企業成本的可控性。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概念,進而提出加強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方法。
關鍵詞:施工企業? 成本管理? 方法? 概念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當今施工企業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施工企業為了能夠提高項目中標率,要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設計方案,進行成本預算,并且通過壓縮利潤空間來提升中標率,這就增加了成本管理難度。成本管理作為衡量施工企業經營業績管理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依然采取粗放式管理模式,會造成很大的財務風險問題。施工企業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采取精細化成本管理模式。通過完善的管理制度、資源合理配置、挖掘企業潛力等方案,一方面可以降低施工企業的經營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競爭力。由此可見,全面加強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有著重要意義。
一、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相關闡述
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是指施工企業針對項目工程活動所展開的一系列預測、計劃、預算、核算、分析等活動,在能夠滿足工程質量、工期條件下,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成本,從而實現成本管理的目標。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會直接影響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成本管理內容涉及范圍非常廣泛,包括企業勞動生產率高低、材料消耗與浪費、機械利用程度、工程建設質量、施工進度、管理費用高低等。
施工企業與生產企業有著很大的差異性,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長、工程量大、流動性強,每個工程項目都要單獨計算。首先,成本管理需要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全環節進行管理。還需要考慮到工程項目的特殊性、復雜性,項目建設中需要投入很多管理人員,如技術人員、操作人員、施工人員、預算人員等,所以成本管理工作必需要協調安排好每個環節、每個項目、每一類人員的工作,做好協調工作,對每個施工環節、步驟做好安排,確保建筑工程施工可以順利展開。其次,成本管理和財務管理有著直接聯系,財務管理是核心、成本管理是中心,都是保證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一大保障。
二、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措施與方法
(一)工程墊資方面
一旦項目工程建設中涉及到工程墊資,需要施工單位全面了解建設方誠信、資金信譽、以及開發項目體量大小、項目手續是否完善、資金來源等相關信息。招投標當中有很多合約條款,涉及到建設方與施工方的權利與義務,對于工程面積、保證金、進度付款、竣工決算、違約責任等有關成本、利益方面問題要仔細推敲。由于建筑工程建設時間長,市場經濟形勢變化,項目施工中不確定因素等多方面影響,會對建筑項目的最終決算造成工程款債權落實不了,導致施工企業訴訟缺乏依據。所以必須要謹慎簽訂合同,工期按排合理有序,施工中加強進度款的中間結算工作,加強資金回籠降低財務成本。加強進度款結算并不意味著放松竣工決算,建設方拖延竣工決算對施工企業造成的財務風險非常大,所以要嚴格明確項目止損點,施工企業要收集原始憑據,加強實物供料結算和已付工程款核對,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盡一切可能降低墊資成本。
對于項目施工中,建設方會因施工情況出現圖紙變更、稅法政策變動等問題,導致工期、工程量、工程價款產生變動是常有的事宜,施工方就需要及時向建設方、監理單位辦理簽證手續,做好簽證工作,簽證是對墊資施工企業的一種重要保護手段,這樣可以讓施工企業避免蒙受損失以及降低成本損失。
(二)甲方付款方面
按工程量清單結算作為目前項目結算的最常見方法。在簽訂合同過程中,需要從多方入手,對條款內容反復研究,做到足夠規范、嚴謹。人工費應明確采用對應的人工費調整文件或按最新的政府調價文件。材料價如果按信息價進行調差,在合同中標明材料價格浮動分線;材料價如果按市場價進行認質認價,應及時辦理好相應的認質認價,避免給工程結算、甲方付款留下隱患。
在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編制中必須遵循相應的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對項目工程量中所包含的內容、所需套用的定額等要胸有成竹。施工單位在編制工程量清單中,必須要對項目有一個全面了解,相關人員需要全面掌控工程量計算方法,杜絕錯項、漏項問題的產生。還需要做好各項統計工作,掌握施工現場,記錄整個施工現場過程,對質量驗收與檢測情況進行統計,做好材料保存。
針對施工圖紙中問題,及時和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溝通,做好事前變更工作,減少不必要的工期、費用的損失。結合工程現場實際情況,因為非承包人原因造成的停工、返工、費用增加等問題,第一時間辦理好簽證,對延長工期、費用等提出索賠。
(三)采購成本
建筑材料成本占據工程總成本的60%以上,加強材料采購成本控制,對提高建筑工程綜合效益有著重要意義。考慮到建筑材料型號復雜、規格多樣化,會增加材料成本管理難度。因此,需要從材料采購程序入手。在正式開工建設前,需要各部門負責人對工程圖紙進行反復檢查和研究,明確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結合具體施工要求計算材料需求總量,編制材料采購計劃。做好施工用料估算工作,對材料進行A、B、C等級劃分,編制估料清單并進行審核,對工程建設中所使用的各類材料,按照成本(占用資金)、用量進行劃分。采購前,物資管理部門要根據使用計劃、采購量分析結果,編制采購計劃,全面考慮資金運轉的合理性、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
材料采購的渠道有很多,并且價格也有所差異。如果建筑材料生產商和建筑工程在相同地點,顯然是直接采購更加核算。如果是異地采購,則要計算采購費用,之后再決定從廠家直接采購或者中間商供貨。與建材生產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這樣經銷商才會以更低的價格出售材料,保持這種長期合作關系,降低采購成本 。此外,還需要結合工程進度計劃采購材料,不同施工階段需要多少材料,必須要明確、劃分清楚,為了降低財務成本,原材料不應大量積壓,所以為了有效控制施工單位成本,必須要按照施工進度計劃進行材料采購。
(四)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
應收賬款是施工企業在工程承包、商品交易、提供勞務過程中與工程發包單位發生的應收取而未收取到的款項,包括應由總包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負擔的稅金、代購買方墊付的各種運雜費等。施工企業應及時收回應收賬款以彌補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種耗費,保證企業持續經營;為了不給業主留下任何拖欠借口,需要加強施工管理,按照合同約定,讓業主及時支付工程進度款項,提高應收賬款周轉率。首先,制定應收賬款的管理辦法,加強應收賬款日常的動態管理,使得職能部門互遞信息,關注建設方的經營狀況,定期或不定期向建設方發出詢證函明確應收賬款,核實應收賬款的完整性、真實性,保證其時效性。其次,財務及相關人員還要對應收賬款形成、催收、壞賬等情況全程監察,促進工程款項回收,減少財務成本風險。再次,對于逾期的應收賬款根據日常對債務人掌握的相關資料,分析賬款逾期原因,采取應收賬款信用條件、信用期限等核算應收賬款逾期成本。對那些惡意拖欠應收賬款不予歸還的應及時采取法律手段,對其債務人進行訴訟,用法律手段來維護本企業的合法權益。
應付賬款是指企業因購買材料、物資和接受勞務供應等而應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以及因分包工程應付給分包單位的工程價款,主要包括供應商材料款以及應付分包單位工程款。在應付款項管理中,首先增加企業的議價能力,延長應付賬款周期,提高資金周轉率,其次建立商貿采購平臺,降低采購成本,降低法律訴訟風險,最后應付賬款付款約定,質保金等合同約定與應收賬款(發包方)的合同約定是否前后匹配等,降低項目成本。
綜上所述,為了能夠全面提高施工企業的成本管理質量,除了要加強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外,還需要發揮財務管理的積極作用,認識到財務管理在成本管理的作用,從項目墊資、采購成本、甲方付款、應收與應付款項管理等方面出發,從多個方面加強成本管理,保證成本與資金的可控性,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成本管理的效益。
參考文獻:
[1]韓斐. 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探討[J].科技信息,2013(14):492-493.
[2]徐文芳. 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探討[J].中外建筑,2017(5):192-194.
[3]吳漢陽.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探討[J].建筑·建材·裝飾,2014(22):555-556.
[4]劉新潮.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探討[J].陜西建筑,2015(6):43-45.
(作者單位:海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