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茹
摘要:在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各個經營管理崗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會計行業也不例外。在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都受益于其數據分析能力減輕了很多工作壓力,但另一方面也減輕了會計對企業的重要性。因此,為提高會計對企業的重要性,探究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拓展會計的職能成為了企業會計發展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大數據? 財務會計? 管理會計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不僅社會生產數據的能力成指數級增長,以云計算、數據挖掘為基礎的大數據分析也快速成長并逐漸影響著人們的方方面面。大數據時代不僅把數據當做分析的依據還把數據當做一種可以創造價值的生產資料,而如何挖掘這些生產資料中的價值是傳統會計所無法做到的。因此,不論是管理會計還是財務會計,在大數據時代都受到了深遠的影響,而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正是應對這一沖擊的方式之一。
一、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職能
(一)財務會計職能
一般認為財務會計是以會計準則指導和規范會計核算,運用傳統會計的方法和流程對數據進行加工和處理,以對外部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及編制企業通用會計報表為最終目的的一項職業。其有真實傳遞企業財務狀況、現金流量、經營成果以及所有者權益變動等信息的義務,幫助各利益相關者了解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
(二)管理會計職能
相比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屬于正在發展的新興職業,其職能也有很大差異。如以預測與決策為目的的管理會計,有以企業經營目標為依據,運用現代化的數據分析處理方法和管理方法幫助企業對其制定的各種決策的實際效果進行評價,為各級管理層提高所需信息的職能。而以規劃和控制為目的的管理會計,有結合預算和成本數據,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標準成本控制以及制定作業成本法等職能。還有以業績評價或績效評價為主要目的的管理會計,其主要負責績效管理方面,通常是通過劃分責任建立責任會計并對各部門員工針對性地進行考核和評價,最終推動企業員工能力以及企業績效的增長。
(三)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職能的區別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區別是較為明顯的。首先財務會計有會計準則約束,主要服務于外部投資者、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處理的是企業與外部各方的利益關系。而管理會計的會計準則由企業自己選擇性制定,滿足的是企業內部管理層的信息需要,處理的是企業內部各方的利益關系。作用時間上看,財務會計主要職能是核算和監督,反映的是企業過去的經濟及生產情況。而管理會計是就企業數據對企業的未來進行預測和調整,作用在企業的未來,能夠幫助企業管理層對部門有更好的規劃。
二、大數據對會計帶來的挑戰
(一)大數據對財務會計帶來的挑戰
隨著云計算的發展,以大數據云計算平臺為基礎的云會計應運而生,并受到中小企業的追捧。云會計能夠幫助企業實現會計核算以及會計管理的自動化處理,極大地降低了對會計人員的專業性要求,使得部分企業有了縮減財務人員雇傭數量的空間。云會計使得財務會計有了很大的可替代性,單純的財務核算和審計再也無法作為會計的職業優勢,而如何發揮財務會計比之于云會計更大的功能和作用,如何讓財務會計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財務財務會計真正面臨的重大挑戰。
進一步來看,大數據對財務會計帶來的挑戰主要在數據流程化處理能力以及處理結果及時可查這兩方面。在大數據時代,財務會計的職能從過去錄入信息,整理財務信息,編制報表,及時向社會公布財務數據的職能轉換為了單純的信息錄入、報表二次審核,收入極大地減輕了財務會計的工作負擔,但也減少了財務會計的必要性。信息錄入的身份,使得財務會計比之于云會計有備份重要數據的作用,使得企業財務數據更加安全,但同樣可以被替代。而在數據隨時可查這一方面,財務會計更難以做到,一方面財務會計處理財務數據需要時間,另一方面,部分財務數據是否可以對內公開也需要內部商討。而云會計在數據公開方面僅需企業管理員的批準,不僅可以給企業外部人員查看也可以讓內部人員查詢,比傳統會計方便很多。
(二)大數據對管理會計帶來的挑戰
由于管理會計種類多種多樣,負責的方向也各不相同,受到大數據的沖擊也遠滿于財務會計那樣大,但這并不意味著管理會計沒有受到影響。首先,數據挖掘本身就有發現異常數據,幫助企業發現經營中問題的功能,對于企業發展而言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的優先級更高,數據挖掘使得管理會計的企業決策問題分析職能弱化。其次,以規劃和控制為目的的管理會計在成本管理和預算管理方面也有受到人工智能技術沖擊的可能,人工智能在參考企業生產能力、現金流、成本及物價等因素后,完全有可能實現資源的自動調配和財務的自動審批。最后,對于以績效評價為目的的管理會計,其優勢在于量化打分不會摻雜個人情感因素,使得績效評價更為客觀。可見,對于管理會計,大數據依然帶來了較大的挑戰。
三、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策略
(一)樹立全新的會計思想
雖然大數據給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帶來了挑戰,但也給會計的工作帶來了便捷,會計應積極學習和適應新技術,及時調整自己的會計思想,最終實現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以及大數據的三方融合。樹立全新的會計思想應要求財務會計學習和思考如何結合大數據分析,發現企業的問題,如何制定成本管理預算管理的計劃以及如何設計可量化的KPI考核指標。而管理會計應學會通過大數據平臺幫助財務人員或管理人員發布企業報表,幫助企業利益相關者了解企業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等經濟指標背后的原因,并對部分財務數據進行留底備份。由于融合后的會計崗位具有更高的管理參與權限。因此,應利用移動互聯網的便利及時對比上級要求,對比下級需求,找準企業存在的差距和問題,最終實現會計和管理以及會計和職員的良性溝通互動,為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價值。新會計思想還要求會計及時更新金融知識,更新信息技術相關的知識,與時俱進,從而幫助企業在財會領域引進新技術,提高企業運營的質效。
(二)以同業交流促產業溝通
在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的情況下,會計人員不僅熟悉企業自身的財務狀況還了解企業的管理現狀,這位會計人員參與企業投融資活動提供了信息優勢。可以鼓勵產業鏈企業融合后的會計積極開展同業交流,共同溝通產業發展以及產業上下流的現狀,以使企業能夠更好地制定生產管理以及服務計劃,幫助企業在下游市場好轉時及時擴大產能,在需求不足時及時縮減產能,從而使整個產業鏈維持可持續的發展。會計交流除了上下游企業的經營狀況外,還可以就融資需求進行積極溝通,以幫助產業鏈的關鍵環節能夠有充裕的資金不足漏洞。最后,由于會計有熟悉企業管理現狀的新優勢,會計溝通交流也可以以企業管理為主題,溝通企業在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管理企業的成本、預算、績效等的經驗,從而使會計更好地發揮管理職能。
(三)加強會計人員的培訓工作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光靠簡單的職位融合是行不通的,應從管理、財務以及信息技術三個方面對融合后的會計進行培訓,使得會計能夠及時補齊短板,切實有效地展開后續工作。企業應結合企業對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需要,咨詢在會計融合方面表現較好的機構,學習并制定會計人才培養計劃。不僅要完善會計在實際操作上的內功,還有培養會計與上下級溝通與內外部溝通的外功,從而打通企業在財務、管理以及行業內等多方溝通渠道。培養方案在培養會計人員學習和使用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基礎上,還應就未來行業內可能使用的技術進行研討,要求會計人員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并設立會計人員培訓末尾淘汰機制。唯如此才能保證企業會計人員的培訓效果和實際質量,才能提升企業綜合管理能力以及企業綜合能力,最終幫助實現企業更高質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段瑜.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J].現代經濟信息,2018(20).
[2]柳佳彤,金花玉.淺談“大數據”背景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J].納稅,2018,12(21).
[3]鐘緣,梁宵綸,盧銀閣,陸才智.大數據和區塊鏈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探究[J].管理觀察,2018(17).
[4]賀敏靜.大數據背景下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融合探索[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21).
(作者單位: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