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銳
摘要: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互為因果,二者是健康運營的兩個主要抓手。本論文主要探討了商業銀行會計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的關系,并針對現存的內控問題予以分析,希望可以幫助商業銀行提升內控質量并增強其風險防范能力。
關鍵詞:商業銀行? 會計內控? 風險防范
一、前言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松散,就會導致經營出現諸多問題,無形中降低其安全性,會影響到存款以及貸款業務,增加銀行運營風險。所以商業銀行會計工作必須實現內控和風險防范的雙手并舉,讓二者互相促進。
二、商業銀行會計內控以及風險防范的重要性
商業銀行內控主要是確保銀行所有業務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從而實現階段性經營目標。風險防范是在具體經營中發現風險,并積極地建立風險預防機制,確保銀行健康動態發展。也就是說商業銀行會計內控和風險防范是互相促進的,比如通過良好的內部環境管理提升全員成本意識,促進各個崗位有機對接,減少銜接不暢導致的各種風險。所以實現二者有機融合是非常關鍵的,其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一)為銀行提供安全運作環境
商業銀行主要面對社會提供存貸款服務和結算服務等金融服務,每一天都有大量的資金流動,窗口人員的工作壓力巨大,一旦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數字上的錯誤,給銀行或者客戶造成損失。通過內控來建造一個科學有序的工作流程,并對每個崗位具有的風險予以預測,幫助他們建立風險意識,就可以確保商業銀行整個環境都處在安全氛圍之下。比如對窗口作業人員的操作風險,比如打錯數字、存錯賬戶、輸錯名字等等。針對窗口作業人員的操作風險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比如讓客戶反復確認、簽字等等,這樣就可以很好地規避操作風險,降低其對銀行的負面影響。
(二)用內控來預測總結風險
在嚴密的內部控制工作中,發揮各部門的監督作用,可以使得一些潛在的內部風險顯現出來,利于商業銀行完善管理降低運行風險。新的風險的出現并得到解決,也使得商業銀行的內控工作上一個新臺階。二者形成了良好的互相影響機制,使得銀行運行持續動態調整,順著健康的軌道發展下去。比如在貸款過程中,經常發生貸款呆賬,那么商業銀行便可以將貸款呆賬作為貸款風險之一,并對其進行深層次研究,是什么原因導致貸款呆賬,是貸款企業經營不善,還是貸款挪作他用?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地形成貸款風險控制方面的雄厚經驗,確保貸款安全。而在實際的工作中,為了避免貸款呆賬,會計要在科學合理內控制度之下,對貸款單位的資質進行審核,對其抵押物進行評估,對其信譽進行摸底,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貸款及時回籠,避免貸款呆賬的發生。
(三)通過內控來保證銀行高效運作
商業銀行主要工作是存貸款和結算以及信用中介。而這些工作背后則涉及到了柜臺業務、信貸部門、會計部門等等崗位。提升存貸款以及銀行結算,甚至是信用中介工作效率,就必須使得業務有關的部門能夠良好銜接。這才能確保商業銀行降低運行風險同時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這需要有效內控來促進各崗位各部門的工作有條不紊開展,以制度為約束,以風險為指標,建立良好的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高效服務,建立銀行良好口碑,進一步吸引客戶,擴大銀行業務規模。
(四)建立健全內控利于銀行信息表達
商業銀行匯集客戶存款,并將這些存款進行科學的分配、投資,以期產生更多利益。但現如今銀行作為經營企業,在財務報表方面如果不能做到信息對稱,將不利于國家管理和社會大眾理財投資,或者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決策。故此,商業銀行會計需要對銀行的經營發揮監督作用,建立健全內控機制可以幫助會計人員快速準確地發現銀行經營中存在的問題,也能夠使其在銀行財務報表中科學地披露銀行信息,如此利于我國銀行系統健康發展。也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銀行,對其存款、貸款行為進行科學引導。
三、現階段商業銀行會計內控和風險防范現狀
在我國社會進入轉型期,銀行系統要做出積極的反應措施,從而確保業務得到健康發展。其中對現階段商業銀行會計內控和風險防范現狀進行總結,便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其可以幫助商業銀行做出積極調整,形成良好的解決策略。筆者認為,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會計內控以及風險防范上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內控管理跟不上時代發展
商業銀行內控管理不足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比如二零一八年年底銀保監會便針對某行進行了查處,主要因為該行違規授信。在互聯網十分發達的今天,這則消息快速傳播,使得群眾對銀行的信任度下降。究其原因是銀行內控滯后導致的這一惡果。特別是在信息時代背景之下,在各種投資理財方式涌現的今天,商業銀行內控出現了嚴重的滯后現象,傳統的內控工作無疑給業務的開展帶來了新的風險。比如對商業銀行網絡平臺管理不善,導致后臺操作不標準,出現信息延遲發送,或者互聯網技術落后,不能滿足儲戶的在線支付、消費需求,導致銀行聲譽下降。
(二)在內控理解方面存在差異
主要體現在對內控理解上太過狹隘。比如一部分商業銀行認為內控只是在部門管理上、經濟效益上、風險控制上,而忽視了內控工作涉及到的企業文化、社會價值的培育。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儲戶除了關注存款利息之外,更在乎商業銀行的文化氛圍以及社會責任的擔當。越來越多的客戶認為文化氛圍良好且具有擔當的銀行更有信譽,更會尊重儲戶,將自己的錢款存在這樣的銀行更放心。
(三)內控過猶不及
這一點也非常明顯,有的商業銀行為了提升內控效果,往往提出非常苛刻的工作要求。甚至于在貸款審核上過分謹慎,延長了貸款者的等待時間,甚至有可能影響投資者的最佳投資期限。不管是對內部員工還是對客戶,內控的過于嚴格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降低了銀行企業的人文管理水平,會造成員工和客戶的流失。
(四)職責不明內控出現矛盾
比如廣大營銷人員為了完成業務不斷地對外攬業務,比如辦信用卡等等。他們在乎的是業績效益,而并不重視銀行系統的安全性。而恰恰這種過度辦卡會給銀行管理帶來一定的風險。而會計人員看中的是風險,他們會不由自主地忽略經營需求,以求降低風險。其實這就是會計人員和營銷人員職責不明確導致的部門矛盾。
四、改善商業銀行會計內控及風險防范能力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內控以及風險防范制度
主要是針對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形成有效內控和風險防范制度。確保全員在制度約束下進行科學內控。明確內控的具體內容,使得各部門有規可依,避免操作上的混亂。能夠建立風險評價等級制度,從而使得各部門建立等級防范手段,對不同風險予以不同處理方式,避免精力以及財力的過于分散。
(二)將內控和風險防范落實到位
主要落實到兩個層面上,即:部門和個人。需要建立部門的內控及風險指標,使得部門能夠明確自己的內控活動的具體內容以及部門運行面對的各種風險,能夠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來規避風險,確保內控指標的完成。而且形成內控和風險防范上的互相促進,使得部門的運行始終處在健康軌道之上。能夠確保內控和員工具體工作崗位發生關聯,建立內控指標,風險范疇,幫助員工建立良好的工作習慣,提升辦公效率。
(三)建立內控評價機制
通過科學合理評價機制來了解員工對內控的反應,找到內控和員工積極性的交叉點,確保員工抱著極大的工作熱情來配合內控,完成部門以及自己所在崗位的內控指標。具體的內控評價機制可以通過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及問卷調查等方式來實現,要使得各部門以及員工暢所欲言,為內控提出合理化建議。
(四)明確內控的重要性
此方面是針對內控以及風險防范的意識而言。要通過培訓、座談等形式來對決策層、管理層以及基層員工錯誤意識予以糾正,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內控以及風險防范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各盡其職各負其責。
五、總結
商業銀行會計內控和風險防范,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就有必要充分理解二者之間的關系。它們具有互相促進的作用,在具體工作中要以風險防范為常規思維,要貫徹工作始終,如此才能夠確保內控有條不紊,確保階段性經營目標快速實現。也能使得商業銀行獲得良好的社會口碑,增加業務規模。
參考文獻:
[1]劉紳遠.我國農村商業銀行會計內部控制及風險防范[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04):43-44.
[2]譚桂珍.商業銀行會計的內部控制策略以及風險防范方法[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11):25-26.
[3]張安扶.我國商業銀行會計運營中常見的內控風險、問題及對策[J].管理觀察,2017(11):76-78.
[4]廖偉偉.商業銀行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7(14):14-15.
[5]唐艷卉.城市商業銀行會計內部控制現存問題及對策研究——以錦州市商業銀行為例[J].商業經濟,2017(5):40-42.
(作者單位: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