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
摘 要: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英語作為世界官方語言在人們的交際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閱讀作為初中英語的主要內容,是學生寫作、聽力的基礎,學生只有通過閱讀,才能獲得豐富的語言儲備,才能提高語感,從而為英語聽力和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曾經有人用“成也閱讀、敗也閱讀”來形容中考英語閱讀,由此可見,閱讀直接關系著學生的中考總成績。特別是對初三的學生來說,他們即將面臨中考,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對每個初三學生來說意義重大,同時也是每個初三英語教師面臨的重要研究課題。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從初中生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希望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提供可供借鑒的地方。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方法
初中英語在小學英語的基礎上,詞匯量越來越大、句型結構越來越復雜、長句越來越多,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學生在閱讀中出現不認識單詞、讀不懂句子的現象。導致學生對英語閱讀逐漸失去興趣,使得閱讀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閱讀水平不高。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現有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想方設法激活英語閱讀課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的中考學習保駕護航。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1.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詞匯是阻礙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主要原因,詞匯的積累單靠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逐漸豐富。但我們發現,學生身邊除了一本英語教材外,沒有任何課外英語閱讀書籍,閱讀資源的貧瘠讓學生的詞匯記憶僅限于教材,使得學生的語言儲備少得可憐。由于英語詞匯量小,學生在閱讀中經常出現不認識單詞、讀不懂句子的現象,導致他們的閱讀速度非常慢、閱讀效率低下,甚至還有的學生沒有全局意識,抓住陌生詞匯反復揣摩、反復閱讀,浪費時間,并且無法抓住文章的中心,不能迅速地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內容。這些都是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
2.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受傳統教學及初三時間緊的影響,很多教師為了“趕進度”,在閱讀教學中常常是“一言堂”,教師成為課堂的中心,對文章進行逐字逐句地翻譯和講解、剖析重難點句子等。最終的結果是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煩,他們在教師不厭其煩的講述中昏昏欲睡,不僅讓閱讀教學大打折扣,還使得學生缺乏對文章整體構架的理解,造成他們吸收的有效知識非常少。此外,教師重視語言分析、忽略閱讀技巧的訓練也是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閱讀能力當然得不到很好的提高。
二、激活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與方法
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心理發展特點,改進教學方法,尋求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下面就如何激活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進行概括性的探討。
1.情境導入
由以上分析我們知道詞匯是學生閱讀道路上的“攔路虎”,也是影響學生閱讀興趣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導入環節,教師就要把這一“隱患”扼殺在搖籃里。因為導入是學生閱讀的首要環節,若學生在閱讀一開始就因為詞匯失去興趣,后續的閱讀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師在實際的導入中可以根據學習內容創設相關的情境,把本單元的重點詞匯語言寓于豐富的情境中,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理解詞匯,從而減輕后續閱讀教學的難度,確保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
如教學九年級英語Unit 1 Know yourself中“Reading”時,根據閱讀內容,教師可以設計這樣幾個問題:What jobs will be suitable for you in the future?這個問題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讓他們在回答的過程中引出新詞匯“sales Department,pioneer, surgeon...”教師把這些新詞匯一一羅列出來,引導學生去思考、理解,為新課做好充分的準備。
傳統的閱讀教學,教師習慣把詞匯單獨列出來進行專門講解,這樣專一的教學,很容易讓學生因為教學內容枯燥、單一而失去學習的興趣。我們知道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詞匯只有在具體、豐富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彰顯其應用價值和特點,才能讓僵化的詞匯具有生命力,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把詞語融于情境中,讓學生在情境中加深對他們的理解和認識,從而讓學生產生有效的記憶。
2.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成為課改的核心。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獨立思考,才能讓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教學也不例外。因此,教學時,教師要對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的完善,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則退居幕后,只在學生有困難時,給予幫助;思維受阻時,給予點撥;信心喪失時,給予鼓勵。成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領路人”。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根據新課改理念,結合初中閱讀教學內容的特點,教師可以運用“導學案”來指導學生有效閱讀。
以上提到的九年級英語Unit 1 Know yourself中“Reading”為例,教師的“導學案”是這樣設計的:(一)學習目標。目標有兩個,分別是認識四位在各自工作領域中表現杰出的人物和掌握描述工作和性格的詞匯。有了具體的學習目標,學生就有了學習的方向。(二)教學重難點。主要是短語“neither...nor...”的運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體會他們的使用特點。(三)課前預習的主要短語。如“一個天生的藝術家、放棄做某事”等。(四)學習過程。根據閱讀內容,教師設計了五個步驟指導學生閱讀,除了導讀外,根據四位杰出的人物,教師分別設計了四個問題指導學生閱讀,如對于“WuWei”,“ How did Wu Weis friends evaluate him?”讓學生帶著問題邊思考邊閱讀,大大提高閱讀效率。問題就像是學生閱讀中的“拐杖”,幫扶學生。導學案的最后是檢測題,檢測題有選擇、判斷、填空等。上課之前,教師把導學案收集整理到一起,從導學案反饋的信息中了解學生自主閱讀的情況,并及時調整教學方向,從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3.教給學生閱讀技巧
閱讀技巧就像是打開閱讀大門的“金鑰匙”,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時,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優化閱讀過程。如針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長句理解的困難,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找出“主謂賓、定狀補”的方法層層剝繭,讓句子的主體結構逐漸顯露出來,從而幫助學生疏通思路,提高對句子的理解力,讓他們快速把控句子意思。
如在上面的閱讀短文中有這樣一句:His sculptures for the town square have won high praise from the art community.面對這么長的句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主語和謂語,經過獨立思考,學生找到主語“His sculptures”和動詞謂語“won”,賓語為“praise”,這樣句子的主體結構已經出來了,其他一些短語或單詞都是用來修飾它們的定、狀、補。聯系這些詞匯的意思,經過層層分析,句子的意思一覽無余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他給陽光鎮廣場做的雕塑贏得了藝術協會的高度贊賞。
除此之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教會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閱讀,因為這些關鍵詞語在文中常常起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作用。抓住它們,對于整體把控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中心思想有著重要的意義。如一些總結性的標志詞語“in a word,as a result...”;舉例的標志詞語“for example,such as...”;因果關系的詞匯“because,because of...”;轉折的詞語“but,however...”學生一看到這些標志性的詞語,就可以預測后面內容,激活初中英語閱讀課堂。當然閱讀技巧絕不僅僅是以上兩種,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從而尋求出更多技巧,助力學生的閱讀學習,讓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
4.積累詞匯
詞匯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感的形成,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詞匯豐富的學生,語感比較強烈,這種對句子敏銳的感觸,使他們能夠迅速地做出準確的判斷,從而提高閱讀的速度。即使遇到陌生的詞匯,憑借著強烈的語感他們基本上也能根據上下文猜對。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語感是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語感來自哪里?閱讀積累。這就需要教師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突破英語教材的限制,讓學生廣泛閱讀,在閱讀中涉獵更多的詞匯,不斷豐富語言儲備、開闊視野。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符合他們學習特點的《英語廣角》《英語沙龍》,還有牛津大學出版社發行的“英語書蟲”系列。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原汁原味、地道的英語語言。教師還可以設立“圖書角”,鼓勵學生收集一些英語趣味短文、故事等,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英語語言的特色和魅力,提高語感。
總之,閱讀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難點,教師要在充分認識其重要性的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運用新課程理念指導閱讀教學,通過激活閱讀方法和策略,讓學生掌握閱讀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從而提高他們的中考競爭力,讓他們在中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績。
參考文獻:
[1]賈丹.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淺談[A].第五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
[2]夏書香.以學生為本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的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2018.
[3]劉福珍.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A].《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七卷)[C],2018.
[4]馬清娥.探究如何培養英語閱讀能力[A].第五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