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亞 李良明 楊愛華
摘? 要: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追求精神滿足的意愿越來越強烈。體育活動作為精神生活的一種載體,不僅能夠增強體質,還能磨練意志,受到了廣大學生的追捧。本文簡述了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內涵和意義,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據此提出3條針對性的措施,以推動高校體育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關鍵詞:校園體育文化? 文化強國? 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b)-0164-02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需要堅持,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需要激發,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基礎,在文化強國的背景下,怎樣建設新時代校園體育文化成為我國眾多高校面臨的新難題。
1?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分析
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為推動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本文深入分析各因素對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影響,進而提出合理的改進措施。
1.1 體育育人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
校園體育文化肩負著培養社會所需后備人才的重任。豐富多彩、健康活躍的校園體育文化可以彌補體育課堂的不足,有效推動大學生對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拓展大學生的知識領域,鍛煉大學生身體素質、自我鍛煉以及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大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掌握基礎的體育技能鍛煉技能。大學生既是體育文化的創造者,同時也是受益者。校園通過對體育文化的認知所成形的體育精神和物質環境的影響參與其中,在通過自身參與創造與傳播性,使大學生正確地形成對體育文化的價值判斷,將體育鍛煉列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幫助大學生健全人格、增強體質、錘煉意志,使他們在其享受樂趣。
1.2 健康第一、素質教育與終身體育三者關系對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要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這一指導思想對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影響任重道遠。從終身體育層面上來看,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養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掌握基本的鍛煉方法。從健康第一層面上來看,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是以現代教育基本理論為前提,以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為指導下進行的。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和價值是不能動搖的。而校園體育文化則是他們精神的和物質的外在表現形式。
1.3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對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的影響
體育課堂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是實現學校體育目標的重要組織形式,是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組織的教育過程,對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對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有重要的影響。大學生不僅在體育課堂上可以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還能學會鍛煉身體的方法。校園體育文化的范圍不僅僅在于體育教學中,它可以在校園中的任何地方。通過組織開展以趣味性為特色的體育活動,要求學生人人參與,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體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如拔河比賽、集體跳繩、迎面接力等項目。這些活動可以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培養自我個性發展,增進師生友誼,增強集體榮譽感,在體育活動鍛煉中體會樂趣,發展體能,掌握技能,促進體育核心素養的提高,有助于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2? 提升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對策
2.1 加強高校校園體育物質文化建設,營造健康育人環境
校園體育文化的物質文化建設是開展體育活動和各種體育精神意識的基礎。例如體育室內場館、田徑場、運動健身器材、場地設施、體育宣傳欄等,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是為建設提供需求和準備。安靜舒適的環境和齊全的運動器械可以激發大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因此,高校要加大經費投入,給學生鍛煉提供必須的場地和器材,健全學校體育設施和設備,加強體育場館和體育運動設施的建設,開發創新性更強的運動項目,特別是健身性、消遣娛樂性較強的休閑運動項目,要充分體現出育人、健身、享受的特點,創造良好的校園體育環境,吸引更多的大學生主動參加。其次也要加大對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學校體育部、課外體育活動俱樂部的經費投入,為開展校園體育文化的體育活動組織提供保障。
2.2 培養更具有生命力的校園體育精神文化
在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新時代背景下,根據體育文化現代化的基本方向,把握體育文化精神的時代性,不斷更新觀念。每所高校都設有代表本校特色的體育文化,校園文化的核心思想是體育精神文化,要將校園體育文化精神滲透到學校的每一個地方,成為一種引導、熏染和規范師生行為的價值和理念,使校園體育文化深入人心,有助于師生提升自我人文素質。體育文化不僅能夠滿足學生身心及精神上的需求,還能正確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文化過程中,通過體育運動達到全面而和諧的發展,健全體育知識、豐富內心情感、錘煉意志品質、增強心理自信等,得到身心健康的發展,鑄就個人的文化品格,展現健康體魄,良好心態,文明言行,創造出更具生命力的校園體育文化精神。
2.3 循序漸進推動高校校園體育制度文化建設
高校校園體育制度文化建設是高校實施各項體育工作和進行體育文化宣傳及交流的重要的組織保證。將高校的體育文化建設放在目前的發展戰略中去規劃、論證、考察、實施。高校要完善校園體育制度文化,首先要貫徹落實有關體育法規,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學校體育的管理水平。其次,高校要建立評價獎勵制度,制定每年體育工作單位的綜合考核、個人制度等,以表彰優秀工作單位,評選優秀個人等制度形式來發放獎勵。使整個高校各部門之間能夠有序、協調發展,完善體育工作的制度,共同建設一個高效運作的校園文化體系。最后,校園體育文化制度建設要摒棄僵化保守的體育管理手段,積極創新建設有序、寬松和諧、開放高效、激勵上進這樣一種創新型人才脫穎而出的管理機制和育人環境,高度重視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3? 建議
校園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空間,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校育人的效果。體育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情況,直接影響到中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社會、學校、家長、教師、學生應該共同關注和參與,促進中學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發展奠基。本文分析了文化強國背景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以下3條建議:(1)加強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物質建設,營造健康育人環境;(2)培養更具有生命力的校園體育精神文化;(3)循序漸進推動校園體育文化制度建設。以此加快體育文化強國建設進程,提升高校校園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于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程惠哲.文化自信的底色與本色[J].人民論壇,2018(36):130-132.
[2] 張志強.基于人文素質教育的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7,8(8):42-43.
[3] 于蘊,虞榮娟.對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理性認識[J].南通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63-65.
[4] 舒盛芳,沈建華.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素質教育與體育教學[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4(1):90-92.
[5] 習近平.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N].人民周刊,201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