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秀芳
摘 要:新課改的實施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更注重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同時要求小學生提升自身的數學表達能力,這對數學思維的構建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對教師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教師轉變以往教學模式,從多個角度來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以此為學生數學知識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提升對策
數學語言是開展數學學習與交流的主要工具,也是使所研究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化的重要路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能夠幫助小學生在數學語言與數學知識之間建立聯系,以此為未來數學學習提供幫助。
一、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掌握數學語言是學習數學知識內容的重要基礎。數學語言是數學知識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數學知識的載體。諸多數學實施都是依靠數學語言來進行表達的,如果數學語言運用不當,就會影響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另外,數學知識也是數學語言的內涵,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其實就是對數學語言的掌握。所以說,數學語言是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數學教學的重點。
其次,小學生數學語言的掌握程度是衡量其智力發展與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標。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較低的學生,其課堂學習敏感度就會較差,且語言轉換能力也會十分薄弱。相關教學實踐證明,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較低的學生數學理解能力就會較差,在理解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特別容易出現錯誤。所以,小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需要與數學語言表達統一進行,不斷豐富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這對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和數學能力以及數學素養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對策
1.教師需要規范語言,重視言傳身教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其對學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數學教師需要嚴格要求自己,將自己語言做到精煉、準確。在課堂教學中,要規范自己的數學語言,科學、正確、簡練地表達數學知識。其中科學主要為語言應符合新課標規定;正確主要為觀點清晰,敘述合理。同時,小學數學教師還要重視教學數學語言的條理性與連貫性,重視運用啟發式的提問模式,以此來調動小學生主動思考,積極組織語言來表述自己的想法,這樣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數學表達能力的提升。
例如,解決看圖解答問題這一題型的時候,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觀看:“圖中畫的是什么”“請學生說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與問題”。在這樣的提問過程中,小學生可以全面了解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然后分析和探索解題的路徑。小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可能語言表達的不是特別完整和清晰,這時數學教師可以適當提醒學生。在學生寫出自己的計算方式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和交流,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啟發學生的思維,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通過數學語言表達來體現出自己的思考過程。
2.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小學生敢說、想說
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重要前提就是要讓學生想說、敢說,但是在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很多學生都不敢回答。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認識圖形”這一內容中,教師提出:“同學們可以說出自己認識的圖形嗎”,這時很多學生都在自言自語:“我不說、我不敢說”,這直接導致只有少部分學生回答了教師的問題,進而使得課堂教學十分尷尬。針對這類問題,首先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為學生營造出一種讓學生想說和敢說的氛圍。在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全面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不敢回答和不想回答問題的真正原因。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心中,從小事入手,只有了解了問題所在才可以解決問題,從而幫助小學生重新樹立學習信心,讓其敢于發言,樂于發言。其次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還需要給予小學生“說”的機會,為學生創設生動且有趣的問題情景,調動小學生交流的欲望,為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構建有利的條件。
數學也是一種文化,其內容與思想以及語言都是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數學語言表達也屬于數學素養之一,這種素養主要借助學生的自覺性與教師引導來實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鍛煉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重視學生的交流與傾聽。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來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使小學生具備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高明.提供學生言語的空間: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之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4):158.
[2]張霞.基于邏輯思維發展下的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J].甘肅教育,2018(2):112.
[3]夏延春.在估算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探析[J].教育觀察,2017,6(20):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