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兵 倪仁健
[摘 要] 智慧校園環境下優化和提高九年級化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推動初中化學課程持續、健康、和諧的發展顯得十分重要。探究九年級化學課堂教學策略,自然成了初中化學教師的首要任務。課堂教學面對的是獨立的、有個性的孩子,它是有計劃的,又是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設計的成效如何,完全取決于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對學生情況的了解。教師只有具備“以學生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才能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一切為學生考慮,才能真正做到教學服務于學生。
[關鍵詞] 目標導學;方案導學;程序導學;個性導學
“導學”課堂基于“適應學生成長,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的教學理念,以學習單為重要載體,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活動為基本形式,以學生的長遠發展和健康成長為主要目標,通過教師的課堂引領和學生課堂小組活動探究,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探究疑問,生成知識,從而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對話交流意識,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基。
智慧校園的建設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全面的智能感知環境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提供基于角色的個性化定制服務,也引領師生“智慧”地教,“智慧”地學,“智慧”地評……該模式以智慧課堂為基礎,利用“導學”設計課堂的情境線和知識線,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學生參與探究,在活動過程中掌握知識,拓寬思維,提高科學素養。
一、掃描二維碼,目標導學
學習目標和應用思維的導向須依據課標、教材和具體學情來制定。依據《化學課程標準》《南京市初中化學教學建議》及新優質初中學校的學情制定每節課的學習目標,根據學習目標將每節課的重點內容制作成學生喜聞樂見的微課,通過相關軟件轉成二維碼,并將二維碼印制在學習單上,課前讓學生用手機掃描二維碼觀看相關微視頻并結合教材預習完成相應的“自學助思”內容,教師進行批閱并采集相關錯誤信息。如在進行“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教學前,學生自主看完微視頻后,在學習單上完成十個化學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教師歸納學生書寫的錯誤,為掌握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和方法打好前站,課內圍繞學習目標通過合作探究循序漸進地達成目標,再利用反饋練習及拓展應用進行測標,課后再通過個性化矯正進行補標。
二、自主學習單,方案導學
“自主學習單”就是教師根據課標要求和學生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編寫的供學生課外預習和課內自學用的書面學習方案。學習方案分成預習明標、互動展示、合作達標、知識建構、反饋矯正、拓展應用等六個環節。
預習明標(課外10分鐘):以微視頻+自主學習單支持學生預習并完成前置學習任務,反饋預習中的收獲、疑問,以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及重難點。
互動展示(課堂前5分鐘):學生展示交流預習成果,反饋預習中的收獲并提出疑問,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大聲地說,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科語言表達能力。
合作達標(課堂中30分鐘):教師充分利用化學學科特點,以生活實驗改善課堂氛圍,以趣味實驗開拓學生思維,以探究實驗獲知化學規律,以學生實驗掌握實驗技能,借助希沃大屏+教師平板+學生平板或點陣技術進行師生自主合作探究,從而完成化學知識建構,形成化學知識體系。
反饋矯正(課堂后10分鐘):學生利用平板、智慧筆等教學媒介進行課堂鞏固,同時利用云平臺進行數據分析,針對訓練中的典型錯誤及時反饋矯正,教師實施針對性或個別化指導。
拓展應用(課外):課后借助一定數量的中考典型題目進行夯實提升,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教練考補評,程序導學
程序導學,主線是“序”,重點在“導”,決不能以講代學,更不能放任自學,既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序”比作路,“導”就是解決過河問題的船或橋。
教:教學生能聽得懂的,教師根據學情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積極探索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發掘自身潛力,開發非智力因素,改變課堂生態,實現高效教學。
練:練老師講解過的,圍繞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學生利用大約十分鐘時間完成3~5題檢測題,教師當堂批改,拍照上傳或通過云平臺反饋,對典型錯題精心講解、矯正。
考:考學生能做對的,教師將教學內容中常見考點進行歸納提煉,根據進度、難度,確定測試的難度系數和測試內容,制定雙向項目表,結合學情命題,采取標準化測試,批閱后錄入系統,并進行系統的數據分析,掌握學生失分點、錯誤題型等有效信息。
補:補學生最緊缺的,依托大數據分析,實行個性化作業,達到“私人定制”的效果,也可依據班級學情,編寫標準化作業、靶向性復習迎考方案,并利用大數據進行針對性分析和個性化補償。
評:評學生有進步的,通過大數據精準分析,為老師和學生提供精準的教學評價與補償,提高教學效率,從而幫助師生擺脫通過加班加點、延長教學時間而提高教學質量的困擾,通過個性化的教與學,讓老師和學生從繁重的課務中擺脫出來,用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從而讓學生全面發展。
五個環節,只要老師有序地“導”,學生一定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例如,在進行“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教學中,教師展示典型錯誤,學生上臺在希沃白板上改正錯誤,教師指導學生從化學式書寫的問題引出書寫化學方程式遵循的第一個原則——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然后讓學生回顧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分析,并觀察兩邊原子種類和個數是否相等,并將箭號改成等號,再觀察各元素原子個數從而引出書寫化學方程式遵循的第二個原則——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教師繼續讓學生觀看教材第99~100頁的微觀圖,明白化學方程式配平的意義。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究幾個化學反應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教師巡視指導,小組選派代表上臺講解,教師小結配平化學方程式的兩種基本方法——最小公倍數法和暫定分數配平法。學生閱讀教材第100頁“磷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的例子,教師再以“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為例,讓學生探究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具體步驟及注意事項,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并完成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合作達標的后程教師讓孩子自行建構本節課的知識脈絡。反饋階段教師在云平臺根據教學目標及內容設置8道選擇題,當堂發送,學生用平板或智慧筆實時完成,大屏上及時顯示學生完成的進度,提交后立即查看學生的答題情況,教師可針對共性錯誤進行講解分析。
四、大數據分析,個性導學
作業批改是教學過程中頻率很高的事件,考試又是階段評估的必要手段,但數據量巨大。面對如此龐大的數據,傳統勞作方式的弊端逐漸顯現,而大數據分析平臺的運用解放了老師。
教師先依據課標,參考教學建議及中考指導,借鑒《初中化學學業評價與教學策略》擬定該課題知識點細目表,然后依據擬定的細目表上的考查內容和認知要求,編制科學客觀、符合課標要求、切合中考考點的試題并進行測試,考后將相關數據錄入系統,利用考查內容與目標間一一對應的關系,結合云平臺提供的大數據統計與分析,可以進行考試后教學質量的有效評價。
教師可以透過大數據分析錯誤原因,采取改進措施,加強該知識點的教學。在新授課階段,可采用同題矯正或同類型矯正的方法進行個性化補償。系統也可以自動生成錯題本,推送相應的補償矯正練習,還可以針對某個同學進行私人訂制,使得教學更有的放矢。譬如,可以針對某同學的錯誤情況設置化學方程式書寫常見錯誤、化學方程式配平的方法、根據常見化學反應書寫化學方程式等方面的矯正練習。
參考文獻
[1]馬永忠. “目標式教學”在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24).
[2]吳光發. “活動單導學”在化學復習課中的運用[J]. 中小學教學研究,2018,(6).
責任編輯 李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