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濤
在經濟全球化飛速發展的今天,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起到了溝通世界的橋梁作用,商務英語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各國間的貿易往來,其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廣泛。
國際貿易是指不同國家間進行的貿易往來。交易方在國際市場上通過廣告宣傳、網站介紹、參加國際展會或者商務參贊推薦等方式找到貿易的另一方,雙方經過商務談判確定合同中的條款,如交易商品、品質、數量、付款條件、保險條款等,繼而在平等互利、誠實守信的原則上履行合同,直至完成交易。
商務英語是在國際商務活動中使用的語言,是一種專門性、有著特定使用對象的語言,涉及國際貿易、談判、營銷、金融等多個領域。隨著全球貿易的深入,商務英語的適用范圍不斷擴大,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1.較強的專業性
商務活動涉及貿易、金融、營銷、法律等專業領域,故商務英語經常會使用這些領域的專業術語和詞匯。在國際貿易實務中,經常會看到FOB(船上交貨價)、CFR(成本加運費)、CIF(成本加保險費加運費)等貿易術語,理解它們不僅要知道相應的翻譯,更重要的是每個術語所代表的買賣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同。此外,市場營銷活動中經常會提到“4P”原則,“4P”原則實際上指的是“Product”(產品)、“Price”(價格)、“Place”(渠道)和“Promotion”(促銷)。所以,要想使用好商務英語,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背景知識和水平。
2.顯著的文化差異
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這就造成了不同國家商務人員在文化層面上的顯著差異。商務活動中經常會出現由于語言文化差異導致交易失敗的情況。20世紀80年代初,德國一家公司在西非設廠生產取名為“埃居”(Eku)的啤酒,銷售形勢始終不妙,原因在于Eku在當地最大的一個部落的俚語中意為“糞便”。我國“白象”電池出口美國三年無人問津,原因在于“白象”英文含義是“一種累贅無用,令人生厭的東西”。故文化差異在商務活動中必須得到應有的重視[1]。
3.語言精練,用詞嚴謹正規
由于商務活動的特殊性,故而商務語言表述精練,經常會使用一些專業術語、縮略詞等,如UCP600指《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ICC指國際商會。付款方式的表述也經常用縮略,如L/C(信用證)、D/P(付款交單)、T/T(電匯)等。
同時,在合同、單據、外貿函電中會涉及法律問題,要求語言正規嚴謹。如在“Enclosed is our Sales Contract No.1314 in duplicate in which please countersign and return one copy to us for our file”(隨函附上我方1314號銷售合同一式兩份,請會簽后返還一份供我方存檔)中,“Sales Contract”(合同)、“in duplicate”(一式兩份)、“countersign”(會簽)都是正式的英文表述。
隨著國際貿易的深化,商務英語應用的范圍也不斷擴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廣告宣傳是貿易雙方建立業務關系的一種重要方式,包括公司廣告宣傳和產品廣告兩大類。在進行廣告宣傳時,語言要準確、優美、突出特點、能夠打動對方,激發對方合作或購買商品的意愿,要結合對方國家的文化傳統[2]。
百事的廣告語“Come alive with Pepsi”本意是“請喝百事可樂,天天生氣勃勃”,在德國宣傳時卻遭遇了瓶頸,原因在于德文中這句話表示“與百事一起,從墳墓中復活”。
再比如飄柔洗發水的廣告語,“Start Ahead”(從頭開始)可謂一語雙關,既點題是洗發水,又強調選擇它是一個新的開始。
整個交易磋商過程中,從建立業務關系、詢盤、發盤、還盤到接受、簽訂合同,都需要商務英語作為交流工具。從語言技巧來說,需要注意問答技巧、傾聽技巧、陳述技巧、辯論技巧和說服技巧。
一些重要事項可以通過澄清式提問來確定,避免日后糾紛,如“Just now you said the products will be delivered in October. Can you guarantee it?”(剛才你說貨物能在10月份出運,你能保證嗎?)。陳述觀點時要清晰簡潔,準確無誤,分清主次,前后連貫,不要使用about、possible等模棱兩可的詞語。辯論時應注意觀點清晰有邏輯性,必要時可引用有說服力的事實作為論據。說服對方時應注意言語坦誠,贏得對方信任,同時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謹慎使用一些消極的詞,如No、angry、resentment等。合同簽訂中商務語言的使用尤其要正式嚴謹,避免日后引起爭端。
外貿函電是雙方進行價格、包裝、運輸方式、貿易術語等條款磋商的重要手段之一,既給雙方節省了出差等費用,又為日后出現爭端分歧時留下了紙質證據。在書寫外貿函電時,應給對方留下良好印象,嚴格遵守外貿函電寫作的“7C”原則:Completeness(完整性)、Concreteness(具體性)、Clearness(清楚性)、Conciseness(簡潔性)、Courtesy(禮貌性)、Consideration(體諒性)、Correctness(正確性)。
完整性指函電在格式、內容方面要完整,如“The goods can be delivered”(我方能夠發貨)并沒有說清具體發貨時間;具體原則指表述應避免籠統性,使用具體的數據、事實進行說明;清楚原則指寫作時應選擇常用的、熟悉的句式,意思連貫,易于對方理解;禮貌原則指應使用友好的、謙虛的表述,“I demand that you send me the contract”(我要求你發合同發過來)就不如“Please send me the contract”(請發送合同過來)禮貌;簡潔原則指在不犧牲完整性、正確性、禮貌性地原則基礎上,語言要做到簡潔不啰嗦,避免老套的、不相關的內容;正確原則指在語法、拼寫、內容上要正確無誤,價格、日期、金額等數字的表達要正確明了,否則日后會引起爭端。
商務翻譯分為書面翻譯和口頭翻譯。書面翻譯包括函電、合同、單據等,翻譯時力求專業化,尤其是一些縮略詞,如B/L(bill of lading)意為“提單”、CAD(Cash Against Documents)意為“憑單付現”;翻譯內容也要準確嚴謹,譯者不能隨意發揮,要關注翻譯的忠實性,這樣才能使雙方準確了解溝通的內容,這樣的交流才具有實際的意義。對翻譯者來說,口頭翻譯難度更大,需要更多技巧。它要求譯者能夠在現場隨機應變,在不改變對方表述意思的前提下做適當補充完善,目的是使聽者能夠更深刻理解而避免造成歧義。
無論是口頭還是書面翻譯,都要求翻譯者做好十足的準備工作,包括對國家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及禁忌、社會環境等做好調查,同時要對交易的產品有足夠了解,避免介紹時出錯[3]。
對外貿易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會占據重要作用,所以商務英語只會越來越重要。只有精準把握商務英語的語言特點,并在國際貿易的各種活動中正確運用該語言,才能有效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