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經治療后,治療組中醫證候積分、CSS評分、Ashworth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程勇 劉云 何可


摘要:目的 分析溫針灸聯合康復治療對中風恢復期患者中醫證候、肌痙攣及神經功能缺損的影響。方法 分析2016年8月—2019年4月期間收治的中風恢復期患者80例,按其治療方式分組,其中40例接受溫針灸聯合康復治療(治療組),另40例接受康復治療(對照組),比較治療效果,如中醫證候、神經功能缺損狀況、肌痙攣等。結果 治療前2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CSS評分、Ashworth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經治療后,治療組中醫證候積分、CSS評分、Ashworth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中風恢復期患者接受溫針灸聯合康復治療,可顯著改善其神經功能缺損、肌痙攣等癥狀,同時中醫證候積分也顯著降低,患者康復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溫針灸;康復治療;中風恢復期;神經功能缺損;肌痙攣;中醫證候
中圖分類號:R743.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20)12-0057-03
大約70%的中風患者即使接受有效診治后,仍然會殘留后遺癥,其中較為常見的為中風恢復期患者出現上肢肌痙攣,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造成永久性關節痙攣、上肢前臂旋前[1],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中醫治療此疾病多采用康復訓練、推拿、針灸等方式,雖有效果,但治療周期長、見效速度慢。因此,為減少患者康復時間,近年有學者倡導將溫針灸與康復治療兩者聯合使用,雖目前已有報告指出此點,但不少學者仍然質疑此點。本文納入80例中風恢復期患者,分組論述溫針灸聯合康復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8月—2019年4月期間收治的中風恢復期患者80例,按治療方式分為2組。對照組:中風類型:12例腦出血,28例腦梗死,病程時間52~98 d,平均為(72.3±1.1)d,年齡51.3~69歲,平均為(65.3±1.1)歲,女19例,男21例;治療組:中風類型:13例腦出血,27例腦梗死,病程時間51~99 d,平均為(72.5±1.2)d,年齡51.7~69.2歲,平均為(65.8±1.2)歲,女18例,男22例。
1.2 中風中醫診斷標準 依據《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2]中中風判定標準進行判定:①主癥:半身不遂,不語或言語蹇澀,偏身感覺異常,口舌歪斜,神志不清;次癥:飲水嗆咳、瞳孔變化、眩暈、頭痛、共濟失調、偏盲等。發病方式:有明顯誘因,大部分急性起病,且存在先兆。患者主癥≥2個,或≥2個次癥、1個主癥,綜合發病方式、年齡、誘因、先兆癥狀等信息,則可確診。
1.3 入選標準 ①均滿足《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2]中中風標準,并接受腦部CT、MRI檢查得到確診;②均上肢屈曲痙攣;③病例資料齊全。
1.4 排除標準 ①造血功能、肝腎功能、心功能異常者;②合并嚴重肌肉骨骼疾病、精神疾病者;③存在上肢障礙疾病史者;④肺動脈硬化造成中風者;⑤哺乳、妊娠患者;⑥中途轉其他方式治療者或因其他原因脫落研究者。
1.5 治療方法 對照組接受康復治療,包含運動訓練、肌肉牽伸、按摩治療,運動訓練:做前臂旋前旋后,背伸腕,伸屈肩肘等,并做行走訓練、站立訓練、翻身訓練、坐起訓練等,每日1次,每次30 min;肌肉牽伸:患者坐位,牽伸放松患側指屈肌、腕屈肌、旋前圓肌、肱二頭肌等,每次5 min,1組共5次,每次休息5 min,每日做4組;按摩治療:按摩患側肢體,每日1次,每次30 min。
治療組接受康復治療(與對照組操作一致)聯合溫針灸治療,溫針灸方式:常規消毒2寸毫針,取患側外關、肩髃、曲池、關元、足三里穴位,針對存在語言功能、下肢功能障礙者,配以玉液、金津、廉泉、太沖、委中、三陰交等穴位,得氣后,用平瀉平補法,捻轉2 min,留針,并將2 cm艾條套在針柄距離皮膚3 cm部位,點燃,每穴每次灸3壯,每周共治療5 d,每日1次。
2組患者均持續治療1個月。
1.6 療效標準 依據《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2]中中風疾病辯證判定方式評估中醫證候積分,包含肢體、舌體、目珠、頭暈頭痛、舌質等方面,0分:無,2分:輕度,4分:中度;6分:重度,評分越低治療效果越佳。
依據改良Ashworth肌張力評定量表[3]評估患者肌痙攣癥狀,量表評分包含6個分級,即0、1、1+、2、3、4級,評分越低效果愈佳。
依據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CSS)評估患者神經缺損功能狀況,量表包含步行能力、下肢肌力、手肌力、上肢肌力、言語、面癱、水平凝視等方面,分值為0~45分,重型:31~45分,中型:16~30分,輕型:0~15分。
1.7 統計學方法 中醫證候積分、CSS評分、Ashworth評分等計量數據采用(x±s)表示,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3.0)用t檢驗進行分析,若P<0.05,則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中醫證候積分 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治療組中醫證候積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CSS評分、Ashworth評分 治療前CSS評分、Ashworth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治療組CSS評分、Ashworth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西醫將中風稱為腦卒中,主要表現為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肢體麻木、突然昏倒等,此為腦血管性疾病中較為常見且典型的一種[4-5]。此疾病具有高復發率、高死亡率、高殘疾率等特征,對人類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現代中醫學者對中風恢復期肢體痙攣做了深入研討,認為痙攣性癱瘓是屬本虛標實證,疾病基礎為肝腎氣虛、年老體弱、經脈瘀阻,因內風擾動等因素誘發,疾病發展至恢復期時,雖邪氣已去大部分,但暫未恢復正氣,瘀血痰濕未盡[6-7]。溫針灸也稱為針柄灸,留針時,把艾條纏繞在針柄上點燃,熱力從針體傳入到穴位。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中醫證候積分、CSS評分、Ashworth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溫針灸聯合康復治療的效果更顯著明顯。筆者分析原因可能為溫針灸取外關、肩髃、曲池、關元、足三里等穴位,足三里有調和氣血的作用,關元可調理營衛、補元氣;曲池艾灸可解表清熱、疏通經絡;肩髃可理氣化痰、疏通經絡,外觀可補陽益氣、聯絡氣血。諸穴合用,可發揮通絡活血,共奏益氣的效果,對上肢血液循環有促進作用,改善肢體神經功能和運動功能[8-9]。
綜上,中風恢復期患者接受溫針灸聯合康復治療,可顯著改善其神經功能缺損、肌痙攣等癥狀,同時中醫證候積分也明顯降低,患者恢復較好,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韓墨洋.溫針灸聯合康復治療對中風恢復期病人中醫證候、肌痙攣及神經功能缺損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9,17(20):3199-3202.
[2]李平,吳鐘璇,張云如.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6,7(1):55-56.
[3]趙霞,劉光輝.不同針刺時機和選穴配伍聯合治療中風后痙攣狀態增效因素探討[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21(8):126-130.
[4]喬天德.24 h內康復訓練聯合溫針灸對急性重型腦卒中患者生命體征的影響和安全性分析[J].光明中醫,2019,34(18):2848-2850.
[5]張凡凡,邢龍飛.溫針灸對氣虛血瘀型中風后遺癥患者生活能力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8):153-154.
[6]張瑀.溫針灸治療中風后痙攣性癱瘓臨床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31):19-20.
[7]王波.不同針灸方法在中風后遺癥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6):205-206.
[8]李霞,譚洪華.溫膽安神湯聯合針刺療法對卒中后抑郁的臨床研究[J].河北中醫藥學報,2019,34(6):28-30.
[9]陳云.溫針灸治療中風后尿潴留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6):26-27.
(收稿日期:2020-06-23)
基金項目:湖南省中醫藥科研計劃項目(201611)
作者簡介:程勇(1984-),男,主治醫師,研究方向:針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