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湘華
【摘要】隨著核心素養逐漸開始轉向學科核心素養,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也提出了更為緊迫的要求。如何在日常教學中滲透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成為了當前生物學教學難題,為此本文提出利用生命現象培養學生的生命觀念,通過分組合作來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運用巧妙設問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
【關鍵詞】高中生物? ?探究精神? ?生命觀念? ?科學思維? ?社會責任
生物學的基本主題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運動規律,在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是教學重點所在,對于生物教學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生物學科核心素養與一般生物學意義的概念有本質的區別,是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通過各種可能性整合學科知識而形成。但是很長時間以來由于師生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認識都較為模糊,在實際的生物教學中不被重視、難以實踐。因此本文對于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核心素養的教育展開了探究。
一、利用生命現象,培養生命觀念
生命現象及相互關系或特性是高中生物學習中的一項重要基礎內容,教學過程中結合生命現象及相互關系或特性并進行抽象有助于學生理解生物科學的本質和規律,幫助學生形成生命觀念。比如《細胞器之間的分工合作》教學,教師可從線粒體的生命現象及特性入手,讓學生理解結構與功能觀。如:利用問題“心肌中的線粒體數量為什么比較多?”讓學生懂得因為心臟持續跳動耗能,故細胞對線粒體這種供能結構需求就多;利用問題“為什么真核細胞一般都存在線粒體?”引導學生認知活細胞進行生命活動需要耗能,故線粒體這種供能結構不能少;面對問題“線粒體內膜面積為什么大?”學生有了前面的結構與功能觀,很快能分析推測線粒體內膜在供能上起著比外膜更重要的作用;又如:“細胞都存在核糖體嗎?”學生認識到核糖體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蛋白質作為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細胞一定均需合成蛋白質,自然就需要核糖體來實現蛋白質的合成,就能更深刻的認識理解“細胞都存在核糖體”這個觀點。通過利用生命現象及相互關系或特性設問,引導學生去理解形成“結構與功能觀”,形成科學的生命觀念,并以此指導探究生命活動規律,解決學習上和生活的實際問題。
二、通過分組合作,培養探究精神
科學探究是學習生物學的一種重要方式,教師通過設計教學情境激活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并通過分組合作討論的形式,激發學生思維,推動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以《植物生長素的發現》教學為例。學生通過學習已掌握:“單側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側的生長素含量多于向光一側,因而引起兩側的生長不均勻,從而造成向光彎曲。”在此我設計了一個問題:“為什么單側光會導致胚芽鞘背光側生長素濃度>向光側?”讓學生針對此問題作出大膽假設。結果學生提出了很多的假說,我讓學生選出比較靠譜的兩種假說:①因為單側光導致生長素發生了轉移(橫向運輸);②因為單側光會導致生長素分解;并給學生提供了一些材料用具:胚芽鞘尖端若干,空白瓊脂塊若干,云母片若干等,讓學生分組討論去設計實驗并預測可能的結果、得出相應的結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創設一些新情境新問題,引導學生提出假說并進行合作探究,使其可以將自己的想法進行充分交流,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同時學生在不斷演繹推論過程中,掌握了科學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也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三、運用巧妙設問,培養科學思維
高中生物學的知識特點是:多、雜、散,若生物學課堂僅僅是將大量知識呈現灌輸給學生,師生很容易陷入填鴨式教學怪圈,更談不上培養科學思維。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教師需要合理設置問題,吸引學生思考以投入生物課堂學習,引導學生形成科學思維。以《基因在染色體上》教學為例,在學習“薩頓的假說”時,可以先用PPT向學生展示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體的一些學生已知事實,然后設置問題“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體有什么關系?”,讓學生通過這些事實來歸納出“基因和染色體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推理出“基因在染色體上”;針對摩爾根及其同事提出的假說,設置問題“請根據假說,演繹推理出果蠅雜交實驗結果?”、“如何設置測交實驗驗證假說?”通過巧妙的問題設置把枯燥的生物學知識變得有吸引力,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去積極思考,去培養學生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認識事物、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習慣和能力。
四、聯系生活實際,培養社會責任
生物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加強生物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關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如在《生態環境的保護》教學中,學習“人口增長過快,消耗大量自然資源的同時,加劇了環境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難度”時,聯系學生食堂糧食的浪費、聯系家里生活廢水排放、聯系綠色低碳出行,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環保意識;學習“保護生物多樣性”時,聯系沅江電魚現象、聯系生物入侵(不隨便養殖或野外放生外來物種)問題,培養學生的生態意識。通過適時聯系身邊實際生活,幫助學生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形成造福人類的價值觀,解決現實生活問題,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
在學科素養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師不僅要關注教材內容的學習,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因此廣大的高中生物教師需要積極學習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強化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改進學科教學中的一些方式方法,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突破,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
[2]王瑛璐.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培養策略[J]. 內蒙古教育:B, 2018, 000(001):55-56.
[3]陳堯.學科的靈魂——淺談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J]. 中學生物學, 2018, 034(001):71-72.
[4]李瑞雪 王健. 高中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之社會責任:內涵、進階及教學建議[J]. 生物學通報, 2019, 54(01):17-20.
[5]楊東華. 探究高中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培養方式[J]. 中學生物教學,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