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瓊
【摘要】語法教學在語言學習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筆者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 從學生對語法學習的興趣、語法課堂教學和教材三方面調查了順德區(qū)某中職學校基礎英語語法課教學現狀。對這些現象的分析表明,學習者對于語法學習的重要性認識充分,但是現實的語法教學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方面存在矛盾。因而, 有必要進一步改進語法教學和對課本的語法講解環(huán)節(jié)進行一定的改編。
【關鍵詞】中職學校? ?語法教學? ?現狀? ?改進策略
語法是語言知識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英語學習和教學的核心。全國英語等級考試和高職高考類升學考試中的英語科目考試,都將語法知識納為重要考核項目。同時,語法也是提升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基礎。因此,正如胡壯麟(2005) 指出的,語法教學在任何時候、 任何階段、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淡化。
然而,中職學校的英語語法教學現狀如何?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是否受學生歡迎?教學效果如何?使用的教材是否適用?該如何做才能提高教學效果?帶著這一列問題,筆者進行了調查研究。
一、調查對象及工具
筆者于 2017 年 10 月至 12 月,對龍江職業(yè)技術學校的 306 名學生及10名教師進行了抽樣調查。本次調查對象包括在校學生及專職英語教師,每個年級隨機選兩個班,共6個班級,共發(fā)放調查問卷306份,其中無效卷 3 份,回收有效問卷303份。
二、調查方法及內容
本次調查問卷分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兩份問卷的問題基本上是相應出現,以便相互印證。其中,教師問卷主要涉及以下問題:
1.您是怎樣認識中職英語語法教學的?
2.您主要采用哪些教學方法進行語法教學?
3.您認為中職英語語法教學的效果如何?
4.您認為現在的教材中的語法知識講解部分設計科學嗎?
學生問卷主要涉及以下問題:
1.您覺得中職英語語法教材好用嗎?
2.您喜歡上英語語法課嗎?
3.您覺得學習英語語法的目的是什么?
4.你常用什么學習方法學習語法?效果如何?
三、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
對基礎英語語法教學現狀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后發(fā)現,目前該校英語語法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突出的問題:
1.傳統(tǒng)的語法教學模式影響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調查發(fā)現,大多數學生和老師認識到學習英語語法的重要性。58.2%的同學和73.8%的教師認為,學習英語語法很重要。66.25%的教師和57.65%的學生認為語法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聽、說、讀、寫技能的發(fā)展。然而,53.54%的學生表示對英語語法的學習興趣很低,69.7%的同學表示對學好英語語法規(guī)則的信心較低。那么為什么會存在這種現象呢?
經調查發(fā)現,95.2%的教師在講授英語語法時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由老師講解的方法,58.1%的教師甚至由于課時有限,很少單獨開設語法課堂。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英語成績較弱,在入學時,所調查的幾個班的同學的而平均分才53.5分。
2.語法教學忽略語境教學,未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盡管人教版中職英語基礎模塊有專門設置語法模塊,但僅僅只是語法知識講解,缺少語境和交際活動。58.1%的教師結講解語法規(guī)則后,再以例句進一步說明,很少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并總結語法規(guī)則。73.8%的教師只是有時候在課上教學語法內容時,讓學生參與討論,很少設置交際活動,讓學生運用語法規(guī)則。
然而,86.1%的學生認為自己比較難準確運用語法規(guī)則在聽說讀寫活動,73.8%得學生覺得自己歸納、總結語法知識的能力一般。在開放的問答題環(huán)節(jié),大部分同學覺得語法難學會,希望語法課堂能有趣些,希望提高自己運用語法知識的能力。因此,一線教師迫切需要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動力和效果。
3.教師對語法教學的不夠重視,學生未能積極花費時間學習英語語法
31.25%的老師認為,中職學校的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講授語法費時費力,收效甚少,他們更愿意把精力放在聽說課,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43.5%的教師認為在中職英語課堂進行語法教學的難度很大,學生配合度不高,交際法很難實施,他們主要采取傳統(tǒng)語法翻譯法,語法課堂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語法規(guī)則。
另一方面,學生對語法學習的投入也不多,僅11.3%的學生會花費課后時間總結筆記,進行歸納復習。而52.5%的學生認為自己在考試時,語法方面的得分很差,對語法學習缺乏信心。
然而,語言學習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一個過程,教師需要想辦法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四、教學啟事
1.多元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到不同的語法教學項目中
教師應該要遵循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下轉第152頁)(上接第150頁)進行詳細的學情分析,學習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輸入強化和輸出加工理論,根據不同的語法項目,設置不同的語言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語法知識點。同時,通過設置不同的語言輸出活動,幫助學生內化語法知識點。
例如,教師在教授一般過去時這一時態(tài)知識點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采用情境教學法,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形成意象圖示,理解一般現在時的時間、空間概念。在語法講解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觀察、分析、歸納語法規(guī)則,采用歸納、演繹法,幫助學生理解語法規(guī)則的形式和意義。在語言運用環(huán)節(jié),采用交際教學法,根據學生的專業(yè)特點,設置職業(yè)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交際情境中,通過口頭、書面等交際活動,內化語法知識點,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2.打破傳統(tǒng)的語法教學模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真實的語言交際活動中準確運用語法規(guī)則的能力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標是運用這一載體進行信息交流、學習,而掌握言語交際能力是一個雙向積極主動的協(xié)調創(chuàng)造過程,學生作為英語語法學習的主人,也自然是積極主動的協(xié)調者和創(chuàng)造者(徐夢野,2014)。
一線教師應該認真研讀教材、課程標準,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背景知識、認知水平、個性特征和興趣愛好,設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即使同時評價反饋機制了解學生的需求和意見,調整教學重難點和策略,是語法教學成為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通過具體的情境,在反復接觸和運用語言的實踐活動中,主動構建語法規(guī)則,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知識水平。
3.改編教材,讓教學資源更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職業(yè)
由于教材的內容存在一定的過實性,缺乏貼近學生實際的情境資源,一線教師要以課程標準、教學大綱為指導,進行模塊化教學,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知識素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思維理解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教師可以對教材資源進行改編,讓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和職業(yè)需求。在語言知識運用環(huán)節(jié),采用交際教學法,遵循“交際原則”、“任務原則”、“意義原則”,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的流利性和準確性,提升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進行實際交際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崔建京.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3( 12).
[2]胡壯麟.外語教學理念的發(fā)展[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5(1).
[3]梅士宏.高職英語語法教學現狀及應對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10):141-142.
[4]徐夢野.師范專業(yè)英語語法教學現狀的調查及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1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