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剛

摘要:環境監察執法對于環境保護而言意義重大,在功能上是起到監督市民愛護環境、引導企業保護生態圈的作用。然而在我國目前的環境監察執法過程中卻存在不少的問題,這導致執法過程只停留在表面,無法深入基層,效率低下,嚴重影響群眾對于環境監察執法的預期。因此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本文以環境監察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著手點,并根據當前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環境監察執法;問題;解決措施
引言
在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現狀下,環境保護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能夠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還能拉動我國經濟社會的平衡發展。而其中,環境監察執法占據不可或缺的位置。但是就目前而言,環境監察執法過程中仍然存在大量問題,這些問題對于執法效率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故而需要執法人員去找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不斷進化的姿態來響應環境保護這個大主題。
一、環境監察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群眾的環保意識稀薄,執法工作困難重重
在環境監察的工作上,不僅僅是執法人員及執法單位的事情,還需要被執行人的配合。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群眾的環保意識淡薄,對于環境監察的工作不予理解,對環境監察執法人員發動肢體沖突或輿論壓制。這些問題自然會對執法取證過程造成阻礙,致使工作無法落實下去。歸根結底還是人民群眾對于環保的認知太過淺薄,環保只停留于嘴皮子,而未真正貫徹落實于行動之中,無法理解環境監察的意義,自然也會對執法人員冷嘲熱諷。
(二)執法人員意識不到位,無法認清自身角色
執法人員是監察工作的核心所在,但是當前的環境監察工作中,執法人員常因執法過程太過繁瑣而態度惡劣,整體的普遍素質并不高,這會在執法過程中引人反感,達到反效果。在以往的執法過程中,有執法人員受賄的情況產生,這就是由于意識不到位,使其沒有認清當下其扮演的角色應盡的職責、享有的權利、保有的底線,缺乏榮譽感與社會責任感。
(三)執法手段落后,無法跟上問題迭代的速度
目前我國最主要的執法手段是定期和抽檢兩種。但是長期不更新的手段已經被企業抓住漏洞,對于定期監察,企業可以通過調整信息來掩蓋實際行為,而面對臨時抽查,企業也能通過熟人打聽出具體時間,以此逃避監察。故而目前的執法過于落后,被企業抓住規律,致使大部分的監察都是形式大于內容的。這樣落后的執法手段已經跟不上問題的迭代速度,自然也無法抓住問題的核心點。
二、依據上述問題所提出的解決方案
(一)提高群眾的環保意識,組織自發性行動
對于群眾無法理解環境監察的所作所為,最重要的還是對群眾實行思想教育,提高他們對于環保的認知。這里可以依靠明星效應,當地政府在經費允許的前提下,可以篩選履歷干凈、粉絲體量大的明星,要求明星帶動粉絲參與到環保競答及線下環保活動中。在環境的破壞上,企業和工廠占了大頭,還有一部分則是由群眾日常行為不端所引發的,故而多引導群眾參與到環保之中,請每位群眾認識到環保人人有責,自發性進行環境監控,通過輿論來給企業及化工廠制造壓力,可以起到約束企業及工廠不良行為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明星效應下的環保普及活動下群眾始終是主角,對于明星和環保普及活動的主次位置需要看清。此前雖然有類似的路演活動,但是明星的風頭明顯勝于環保內容,整場活動變成明星主場秀,對于環保的內容說不清道不明,還有錯誤觀點輸出,錯誤引導粉絲群體,反而弱化了環保的主題,事后明星也沒有帶動粉絲群體參與到環保活動中,精心策劃的活動徹底淪為一場秀。該方法是一把雙刃劍,只有時刻謹記環保普及的主場位置才能保證宣傳普及效果[1]。
(二)對執法人員展開培訓教育
關于執法人員普遍素質不高的問題,則需要對其展開培訓教育,如圖1所示:在外派任務前,需要開展統一的培訓活動,幫助執法執法人員明確工作角色,使其能夠在角色中代入社會責任感,將工作與生活剝離開來,更好地融入到工作當中。同時也需要加強執法人員的技術操作及規范要求,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操作步驟,對于無法開展培訓工作的地區也可以相互支援。只有執法人員的意識形態跟上,才能在執法過程中更好地發揮作用,也不會令群眾反感。而技能的跟進則是為了保證監察的有效性,防止因為環境監察執法的不嚴謹而造成誤傷誤判,給企業帶來利益損失。
(三)監察手段更多變,不給企業鉆空子
在監察手段上的單一致使了企業有空可鉆,而制止這種情況的方法就是讓監察手段的迭代速度優于企業,打其一個措手不及。這就需要執法人員在監察過程中做到兩點要求:第一是復盤優化,第二是創新手段。每次的監察活動結束后,不應以檢測報告作為此次活動的結尾,而是需要對執法過程進行復盤,不斷抓出其中漏洞并完善優化[2]。同時需要豐富執法手段,不再以有跡可循的定期監察及抽檢作為主要方式,可以利用科技手段來進行監管。如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征得企業應允后,在企業中安放網絡監管攝像頭,依據情況選擇對企業進行實時監控,或不定時抽查排污處理的錄像。對于沒有條件的地區而言,可以選擇派遣一名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執法人員進入企業,實時監控企業排污系統的運轉,并記錄上報。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具體的問題需要具體去分析,具體的創新手段也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去更新,不可一味復制,如果不能順應當地民情,可能會起到反效果,得不償失。
三、結束語
本文針對目前環境監察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幾大問題進行了淺析,并提出了針對性解決措施。但是環境保護問題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需要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不僅要嚴守職業底線,更需要學會靈活變通,秉持馬克思主義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精神,不斷去突破難關,完善環境監察執法的體制。
參考文獻:
[1]楊紅瓊. 關于提升基層環境監察執法能力的思考[J]. 環境與發展, 2020, v.32;No.163(02):217+219.
[2]辛靜. 基層環境監察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 環境與發展, 2018, v.30;No.144(07):236-237.
(作者單位:蘇州市張家港生態環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