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雯
(湖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湖北武漢 436032)
在高校舞蹈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范疇內,舞蹈理論課程主要包含中外舞蹈史、舞蹈藝術概論、舞蹈創編、舞蹈教學法及舞蹈賞析等,根據學校層次和學科結構以及培養目標和要求的不同,每門舞蹈理論課程的教學設置、內容以及教學方式也會不盡相同。本文以湖北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后以“湖北幼專”指代)舞蹈教育專業為例,闡述該校舞蹈理論課程的教學設置、內容和方法等內容,并作教學反思,以求進行舞蹈理論課程的教學改進。
湖北幼專舞蹈教育專業于2013年正式從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通識課中獨立出來,目前已是開辦的第7個年頭,有四屆畢業生,以及三屆在校生約一百三十余人。
根據湖北幼專舞蹈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大學專科層次(三年),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良好職業道德,有較好的舞蹈表現技能,一定的舞蹈理論修養,以及基礎教育技能的兒童舞蹈教育工作者。基于此,在人才培養的知識結構方面應具備一定人文和藝術方面的基礎知識;較好的舞蹈專業技能;兒童舞蹈教學觀念和方法等。于是針對學生人文藝術方面的基礎知識的培養和提升,開設了中外舞蹈史、舞蹈藝術概論、舞蹈作品賞析、兒童舞蹈創編、兒童舞蹈教學法等理論課程,具體課程設置如表1所示。

表1 課程設置表
根據表1,大學專科層次三年制一共6個學期的課程,由于最后一個學期為實習學期,因此課程集中在前5個學期內上完。依表格可見每學期都開設有理論課,低年級主要以舞蹈基礎知識為主,從舞蹈史入手,讓學生從橫向時間軸的角度對各時期的舞蹈形態和發展有初步的認知;接著是通過舞蹈藝術概論的學習,學生掌握舞蹈基本術語和系統舞蹈結構,提高學生縱向歸納和理解能力;二年級開設舞蹈作品賞析,提高學生對優秀舞蹈作品的鑒賞能力,同時開始接觸兒童舞蹈教學法的基本內容,了解一節舞蹈課的組成部分和組織方式;高年級開設的兒童舞蹈創編則訓練學生創造與整合能力,經過四個學期的專業舞蹈訓練與學習,學生無論在身體控制還是動作素材方面都已達到可以進行獨立自主創編的程度,該課程則是教授學生兒童舞蹈創編的方法,讓學生發揮自身能動性,將已掌握的舞蹈語匯進行輸出的訓練。
該部分會針對湖北幼專開設的部分舞蹈理論課程教學內容及方式方法進行簡要介紹。以第一學期的《中外舞蹈史》為例,這門課旨在讓學生對中外舞蹈每個時期和階段的舞蹈形態和特征有簡要的認知,常規教學周數為18周(36課時),除去復習課和期末考試所占的2周(4課時),正常教學周數為16周(32課時),整學期的課程被分為三大部分,課程簡介(2課時)、中國舞蹈簡史(16課時)和外國舞蹈簡史(14課時),其中中國舞蹈簡史部分包含原始時期的中國舞蹈、夏商周時期的舞蹈、春秋戰國時期的舞蹈、秦漢時期的舞蹈、三國時期的舞蹈、隋唐時期的舞蹈、元明清時期的舞蹈、近現代時期的中國舞蹈、外國舞蹈史概況、芭蕾的起源、浪漫主義芭蕾、古典主義芭蕾、現當代芭蕾、現代舞的起源、現代舞的發展與流派。第二學期的《舞蹈藝術概論》以隆蔭培、徐爾沖的《舞蹈藝術概論》為教材,挑選13-15個知識點,讓學生對舞蹈有更深入和理性的認知,從舞蹈的本質、藝術特性到舞蹈的構圖、意向等對組成舞蹈的各方面要素有了全面的認識,因此該門課程知識點較多,16周的課程里面每周教授一個知識點,占2個課時。第五學期的《兒童舞蹈創編》則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理論課程,理論講解12個課時,實踐課程24個課時,該課程包含各種創編技法的講解,如造型與連接技法、卡農技法、情緒技法等,一節課講解理論,兩節課分別進行創編實踐與回課。
筆者參與了專科層次舞蹈教育專業大部分舞蹈理論課程的教學,接觸了舞蹈史、舞蹈理論和舞蹈鑒賞等不同理論課程的教授,熟悉各門課程的教學設置及教學方式方法,同時面對過專科層次不同年級舞蹈教育專業的學生,明確他們對課程的接受方式和程度,因此以下根據實際教學實踐中產生的問題和引發的思考一一進行陳述。
理論課程切忌流于書本,為了理論知識而講授理論。部分專科層次舞蹈專業學生對長篇大論的理論知識有抵觸情緒,他們選擇藝術高考這個方向往往是因為文化知識基礎薄弱,因此理論課堂上的理論講述盡量做到與專業實際相結合,比如舞蹈藝術概論課中許多概念性的知識,如在講解舞蹈構圖時可將排練課或者基訓課組合部分的隊形做范例,圓形、方形或者三角形等隊形變換除了用作舞蹈構圖外還擁有不一樣情感意義,類似這樣的舉例配合書內文字進行講解,學生能與專業實踐課程產生聯系,同時加深他們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最終達到理論實踐結合互通。
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有利于理論課程的講解與開展,同時在課堂內根據理論講述開發課堂游戲進行互動。理論課程知識點較多,為了透徹地講解一個知識點,需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釋義,包括文字、圖片和視頻等方式的釋義,才有可能讓學生全面掌握該知識點。目前,大部分舞蹈理論課堂內都會配備多媒體教室供教師播放多媒體文件,筆者認為單純展示釋義只能達到部分效果,而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產生自主思考,因此教師可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除此之外,課堂內還可以運用游戲提升學生參與度,并讓課堂更加活躍。
課堂教授的理論知識應與時俱進,無論是新的理論觀點還是課堂范例,理論課教師要做到教中學,學中教。除了學習磨礪個人教學技巧技能之外,還要不時給自己充電,去讀新的理論著作,舞蹈評論,觀賞新舞作等。輸入知識固然重要,輸出的過程也是對輸入知識的進一步鞏固,學如此,教也如此,才能做到不滯后不被時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