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英偉 王世波
〔內容提要〕家庭是青少年生存發展的第一場所,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更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鑒于此,本文從思想政治教育視域出發,闡述了家庭教育的含義和特點,從家庭教育觀念、家庭教育方法和家庭環境三個方面分析了現今家庭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思想政治 青少年 家庭教育
注:本文系遼寧省教育廳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百年傳播研究”(項目編號:WJ2019003)
家庭是青少年人生開始和夢想起航的地方,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起點。近年來,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我們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風、注重家教”,并指出“家庭教育起著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作用”。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要作用。但隨著科技與時代的發展進步,家庭教育也出現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為了青少年的健康發展,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問題并及時的采取對策。
一、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青少年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1.錯誤的家庭教育觀念易導致青少年形成好高騖遠的攀比心理。錯誤的家庭教育觀念主要有兩種:一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子女給予過高的期望。二是不顧實際,盲目攀比。如針對補習班來說,現如今的教育補習屢禁不止,各色各樣的補課班隨處可見。根據李楠楠、戴瑩《從藝多壓身看家庭教育》中調查得到的結果顯示,平均每個學生都上了三個輔導班,更有甚者每周要上六七個輔導班。這種現象的出現,從側面折射出家長對子女的過高期望。從古至今一直存在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家長對子女的所有投資和付出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子女得到更好的發展。家長的這種觀念無可厚非,但應該尊重客觀實際、從子女的實際情況出發。另外,家長盲目攀比的心理也是出現上述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有時家長讓子女參加各種補習班,只是因為別人家的子女參加了,所以盲目跟風攀比,而沒有考慮自己的子女是否需要、適合。這些錯誤的家庭教育觀念會對青少年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易導致其形成好高騖遠的攀比心理。
2.不當的家庭教育方法導致青少年形成自卑、退縮的消極人生觀念。不當的家庭教育方法有很多,這里主要討論的是專制型家庭教育方法對青少年所產生的消極影響。其主要特征是家長是絕對權威,處于領導地位,子女對這種“權威”要絕對服從。家長常常認為,子女處于青少年時期,文化知識水平尚低,沒有一定的分辨是非、處理事情的能力,因此子女的一切事情應該按照家長的意愿進行。經常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子女、不與子女進行溝通、忽視子女的想法、限制子女的話語權。家長的這種行為表面看一切是為了孩子更好地發展,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自由成長、自己把握自己命運的權利,而在這種長期的專制壓抑下,青少年很可能會徹底喪失自信心和勇氣,變得不善言辭,遇事膽小懦弱、缺乏熱情、沒有主見,不能找到解決事情的辦法,只會乖乖地以家長的意志為中心,失去了自我。久而久之會導致青少年缺乏自信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從而產生自卑、退縮等消極的人生觀念。
3.不良的家庭環境不利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家庭環境主要包括兩方面,分別是精神環境和物質環境,二者對青少年的思想觀念有一定的影響,但精神環境對青少年思想觀念的影響尤為重要。家庭的精神環境主要是指家庭的情緒環境、文化環境、思想品德環境等。現今,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使每位家長產生一定的消極情緒。作為家長有時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而變得暴躁,把消極情緒帶到家庭生活中。此外,很多家長文化水平較低,自身素質不高,沒有足夠的能力為青少年答疑解惑。更有甚者,不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臟話連篇。評論一個人或一件事情時偏離實際,隨意發表自己的看法,過分貶低他人的價值或一件事情的積極影響。青少年時期是思想觀念樹立形成的重要時期,而上述這些不良的家庭環境會對青少年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不利于其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提高家庭教育質量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對策
1.家長應對青少年設立恰當的期待,循循善誘,正確引導。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子女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能夠全面發展。家長的殷切期望是子女向上的動力之一,但如果家長沒有正確把握對子女的期望,就會給他們增添沉重的壓力。每個人自出生就各有所異,正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而作為家長要想讓子女有更好地發展,應該充分了解子女,對其提出的要求和期待要盡量符合子女的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此外,家長與子女還要勤于交流,注意細心關注其成長過程中的事情,如其一些微妙的情緒和思想感情變化,及時發現子女不切實際、好高騖遠的想法,幫助其準確的自我定位,并引導子女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定合理的奮斗目標,腳踏實地為之努力。
2.家長應避勉獨裁專制行為,學會與子女溝通。溝通對于家長和子女來說是一個必不可少、很重要的技能技巧。溝通是一門藝術,家長要與子女之間維護良好的親子關系,就必須經常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子女進行建設性的溝通,是家長最重要的技能。很多青少年對一些事物的認識不夠成熟,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需要家長給予積極正確的引導。作為家長,當子女做錯事時不要一味地責罵甚至毆打,也不能一味地反駁子女的想法,用家長的權威壓制子女,這會讓子女逆反憎恨等負面心理情緒不斷堆積,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時與子女進行溝通,且要注意其沒有表達出來的思想感情,學會聆聽和促使子女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子女并不愿意或認為沒有必要說出自己的想法,但又很想讓家長明白自己的意圖。這時,作為家長就應該及時與子女進行交流溝通,以便能了解其想法。人們常說,溝通是架起人與人之間友愛的橋梁。而子女和家長也一樣需要溝通這座橋梁,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使親子關系更和睦、家庭關系更和諧,這樣一個溫馨友愛的家庭不僅有利于子女健康快樂的成長,還有利于其增強勇氣樹立自信心。
3.家長要通過不斷學習與子女共同成長。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永無止境的,作為家長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家庭教育者,就必須不斷提升自身文化素質,而提升文化素質的根本途徑就是提高文化水平。一是家長通過學習能提升自身修養,而這直接體現在日常行為舉止中。家庭教育具有先導性,家長作為家庭核心成員,其一舉一動、生活習慣等會對子女產生影響,青少年時期的子女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比較強,家長良好的自身修養使得能夠在其子女面前做好示范榜樣、率先垂范。二是不斷學習能提升家長的溝通教育能力。青少年時期的子女具有如情緒波動大、活潑貪玩等特點,家長在進行教育時應注意語言方法,良好的交流溝通使家長能夠用心傾聽子女的心聲,明白子女內在的需求,拉近與子女的親密關系,進而采用適當的教育方法收獲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是學習能夠提升家長的思想觀念。社會發展愈來愈快,家長的思想觀念也應與時俱進。加強學習能夠讓家長不斷更新自身的思想觀念,從而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奠定更好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準確地引導子女。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家庭是青少年茁壯成長的沃土,而家庭教育由于自身的獨特性,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更是起著全方位、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重視青少年的家庭教育,讓青少年在家庭這片溫暖的沃土上健康快樂的成長。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