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力 王然
摘要:科學有效的預算管理具有控制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供績效考評依據等作用。面對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現狀,S國有林場近年來繼續擴大利潤空間的難度較大,其財務預算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應加強分析和探索,找到有效的解決措施,提高預算管理質量,從而降低林場的成本,提升利潤水平。
關鍵詞:國有林場;財務管理;預算管理
國有林場是事業性單位,負責管理國家的森林資源,幫助改善森林生態環境,實現對森林資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使用等。現如今國家森林資源存在供求問題,財政部為此制定措施,增加對國有林場的資金投入,使其獲得資金保障。而國有林場的財務預算管理具有系統性,反映相關財務活動,加強S國有林場的財務預算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一、S國有林場簡介
S國有林場始建于1951年,屬于自治區林業局直屬大一型國有林場,是公益二類事業單位,財政撥款類型是差額。S國有林場承擔著培育國家森林、儲備木材的雙重職能,使用市場化經營和企業化管理的運作模式,主要負責經營商品木材、土地開發、花卉苗木、森林旅游以及餐飲服務等。隨著林場改革越來越深入、調整林種結構的步伐越來越快,S國有林場逐步從單一的經營模式向多種經營模式轉變,現有1450名職工,下設機關科室10個、二層機構19個,經營地點在柳州市、賀州市和北流市等地,林業局直接任命高層領導,內部競聘產生中層管理人員。為規范S國有林場的生產和經營,減少成本支出,提高使用資金的效率,完善財務控制體系,林場積極加強預算管理,各單位都參與編制預算,體現預算管理的全面性,在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必須妥善解決。
二、S國有林場財務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預算編制不合理
編制預算是控制成本的前提,對S國有林場財務預算管理的全過程有重要影響。合理編制預算對林場的財務活動有重要作用,如果預算編制不合理,就會給林場的成本控制和經營管理等產生消極影響,不利于林場的發展,編制好預算勢在必行[1]。S國有林場在編制預算時存在目標不明、依據不合理的問題,即長期戰略規劃不夠明確,編制年度預算時沒有將長期戰略目標和年度工作目標作為依據,只按照生產任務及上一年度的會計報表編制年度預算,導致預算和林場的生產經營的貼合度不大。并且預算執行人員參與編制預算的程度偏低,造成預算的編制和執行結果之間有偏差。
(二)專項經費使用不科學
國有林場在使用專項經費時必須以科學的、規范的財務預算管理為基礎,避免發生浪費現象。然而S國有林場在年底往往有較多的專項經費結余,降低使用專項經費的效率。其影響因素較多,如S國有林場使用專項經費的時間的跨度較大,導致無法在短期內有效利用專項經費;或者支出專項經費時缺少計劃性,造成專項經費結余或短缺,都不利于提高林場專項經費使用率,進而影響財務預算管理效果。
(三)預算執行考核不到位
S國有林場雖然積極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但有時并未嚴格遵守制度,降低預算執行效果,未能充分發揮財務預算管理應有的作用。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如果S國有林場的財務預算管理不能跟上時代步伐,就難逃厄運。如預算管理有時還停留在簡單的成本費用和經營成果的預算上,沒有深入研究財務預算管理的問題和執行結果的合理性,沒有及時解決問題,阻礙財務預算管理的變革和優化。
三、加強S國有林場財務預算管理的措施
(一)確定林場發展規劃,合理編制預算
S國有林場的長期發展規劃是其有效整合現有資源、優化資源配置、節約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的依據,財務預算管理也必須符合發展規劃,在選擇財務預算管理模式和編制預算時都要圍繞該發展規劃進行,明確林場財務預算管理目標,有機整合預算目標和發展規劃,保證編制預算不偏離林場的發展。第一,分析經濟計劃報表,明確需要增加內容的報表,發揮預算的管理作用;第二,充分討論生產成本、銷售價格、銷售量和目標利潤等關鍵性參考指標,達成一致意見,合理制定預算控制定額;第三,促進林場管理崗位職工之間的交流,督促其學習管理知識、積累管理經驗,保證編制準確的預算報表。
具體可基于主管領導負責制組建預算管理機構,專門負責制定、審批、實施、調整、考核和監督等財務預算管理工作,讓各單位充分參與預算的編制,在最大范圍內促進信息流動,讓編制預算的溝通更細致,提升預算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與此同時,預算管理機構應協調各單位共享信息,促使各單位在預算基礎假設上保持一致,科學選用預算編制方法[2]。如當S國有林場無法確定自己的市場份額時,就可編制彈性預算;如果能確定市場份額,就可編制固定預算。
(二)加強監督以及核算,用好專項資金
合格的林場專項資金應擁有合理有效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認真討論后通過的初步設計方案,如果S國有林場的項目獲得國債專項資金的支持,就要專門開設銀行戶頭,管理該項資金,和其他資金有所區別。在管理專項資金時要按照不同內容將其放入不同會計科目,仔細認真地統計核算明細;報銷時要確保準確真實、審核嚴格,把專項資金用到實處。在使用S國有林場的專項資金之前要認真規劃和分配,發揮預算的價值;使用時要按照各單位的不同需求和各部門的不同職責,派專人定期核實并監管專項資金使用情況,記錄其動向。
任何人都不能藏匿、轉移或虛報專項資金,禁止未經上級同意就改變資金用途等,只要出現問題,無論涉及任何人均要嚴格追責,絕不姑息。如果在施行專項資金預算管理計劃時發生違法亂紀現象,如私自改變預算計劃或克扣、壓縮專項資金、變更項目等,都應即刻終止審核專項自您,并調整資金的發放。買進物資也要遵守規定的程序,不能存放的物資要由經辦人、申領人簽字,記錄好當即使用的物資;采購的樹木、種子等則要詳細記錄其使用地點,保證使用情況和預算、項目計劃的一致性。如果林場建設項目的地點或規模發生變化,應負責由此產生的花費;向職工群眾發放補貼時也要遵守程序,完成接收人的簽字與登記工作;發放勞務費時要按照人員的工作性質、內容,計算驗收之后的工作量,發放之后要登記備份,明確專項資金的使用。
(三)實行過程追蹤分析,強化預算執行
執行預算是動態過程,S國有林場的內外部環境處于變化狀態,加上人的理性有限、信息時效性和不對稱性等的影響,使得財務預算的執行復雜易變。為及時掌握林場成本信息的情況,合理監督并指導預算的執行,就有必要加強追蹤分析[3]。一方面,完善建立配套制度,規范預算執行者的行為;另一方面,在執行環節采取恰當措施,從時間上細分財務預算目標,按月份分析、監控預算的執行。
S國有林場的財務預算管理具備全員性特征,執行預算需要全體職工和各單位、部門的參與、支持,預算管理委員會應在第一次下達預算目標時就要求責任部門結合自身情況向各個班組、職工細化預算目標。如針對可以細化到職工的成本項目就必須細分到職工身上,并將其在財務預算執行中的表現納入績效考核,和績效工資、職位升遷、年終獎等掛鉤,提升其預算管理參與度和預算責任意識;針對很難細分到個人的電費、水費等成本應盡量細分到班組,把班組表現分配到組內職工的考評中,確保提高預算執行效果。
四、結語
加強財務預算管理是國有林場開展財務工作的關鍵所在,只有搞好預算工作,才能提高林業資金使用率,用有限的資金做更多事、造更多林。那么S國有林場在實際工作中就應確定自身發展規劃,合理編制預算,同時加強專項資金的監督與核算,通過跟蹤分析強化預算的執行,不斷深化林場財務預算管理改革,全面控制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為林場的穩定、健康及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財
參考文獻:
[1]邱文寶.國有林場財務預算管理探究[J].知識經濟,2017 (18):92-93.
[2]張洋.新形勢下國有林場財務管理的幾點思考[J].綠色財會,2018 (05):48-49.
[3]余代萍.林場財務預算管理問題與對策[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 (10):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