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梅 董永權 王維



摘 要:翻轉課堂作為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是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的重點之一。翻轉課堂的實質是顛倒教學流程,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關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做”或“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學單一授課的缺點。學習投入不僅關注外顯的行為投入,還關注情感、認知方面的投入,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收獲。探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大學生學習投入水平以及影響因素,設計學習投入維度量表與調查問卷。實驗結果表明,翻轉課堂中豐富的交互活動與多樣化的學習途徑,能夠有效支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與答疑討論等,對提升大學生行為、認知、情感層面的學習投入水平可起到顯著作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習投入;智慧教育
DOI:10. 11907/rjdk. 201400???????????????????????????????????????????????????????????????????????????????????????????????????????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中圖分類號:G43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800(2020)011-0232-04
Research on Learning Engagement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Mode
WANG Shu-mei, DONG Yong-quan, WANG Wei
(School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China)
Abstract: The flipping class mode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s a new teaching mode with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Its essence is revers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from passive learning to active learning, focusing on the “doing” or “activities” of students learning. It also makes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single teaching to a large extent. Learning engagement is not only concerned with extrinsic of behavior input, but also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input, which can fully reflect the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engagemen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flipping class model,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engagement, it studies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gagement in the model of flipping class teaching.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earning engagement and designing the learning engagement dimension scale and questionnaire, students active, extensive and in-depth participation in various learning activities can promote learning harvest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learning engagement, proving that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is effective.
Key Words: the flipping class; teaching mode; learning engagement; intelligent education
0 引言
眾所周知,高等教育質量關系到國家高水平人才培養,也是國家發展戰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提升教育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而提升教育質量的首要任務則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沒有學生全身心的投入與積極參與,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1]。大量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投入水平會直接影響個體的學習成績與后續發展,進而影響整體教學質量[2]。
學習投入(Learning Engagement)的概念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Tyler首次提出,描述學生在學習中花費的時間以及對學習產生的影響[3]。后來,Pace使用學習投入表示學生花費的學習時間以及學習質量。通過調查發現,學生花費在學習活動上的時間和精力與學習成果密切相關[2]。隨著學習投入研究的不斷深入,Astin提出學習投入理論,并認為學生在學習中的投入程度對其學習收獲有顯著影響[4]。Kuh等[5]基于Astin的研究成果認為,學習投入是學校提供給學生的學習導航、活動、資源、機會等,可促使學生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國內相關研究也證明了學習投入對學生學習成果及個體成長的影響。研究發現,學生學習投入對學習成果有較高的解釋率,不同的學習投入水平將獲得不同的學習效果[6]。
實施翻轉課堂,通過學習流程的顛倒能夠促使知識內化多次發生。課前階段,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利用相關資料及學習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并與教師、同伴進行異步交流,初步理解與掌握知識,可促進學生第一次知識內化;課中階段,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合作、探究等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進行知識分享、真實情景模擬應用以及成果展示與評價等,促進學生第二次知識內化;課后階段,學生進行反思、總結、評價等,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第三次知識內化[7]。翻轉課堂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以及增強師生互動等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探討如何充分利用翻轉課堂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投入水平,是改善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
1 學習投入影響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學生高水平的學習投入對促進學生學習收獲和個體發展可起到重要作用[8]。學習投入是學生針對自身學習和未來發展的一種積極、穩定和持續的行為、認知及情感投資,集中反映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主體能動性的發揮水平。無論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或實踐活動,學生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都與學習效果呈顯著相關,較高水平的學習投入能夠激發并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9]。
隨著學習投入研究的發展,學習投入被認為是衡量高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從“學”的視角入手,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是學生學習投入調查評估工具背后所蘊含的核心理念和價值取向[10]。為改善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投入水平,迫切需要系統性探究學生學習投入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
本研究對60個影響因素(見表1)進行合并、刪選,并征求翻轉課堂一線教師與領域專家意見,在經過多輪討論和反復修正后,最終確定了影響翻轉課堂中大學生學習投入的主要因素,如表2所示。
2 翻轉課堂中大學生學習投入實驗研究
以《數據結構》課程為例,探究翻轉課堂中大學生投入現狀,同時對翻轉課堂中大學生學習投入影響因素進行探索與分析,構建翻轉課堂中大學生學習投入影響因素理論模式,并提出促進學生學習投入的策略與建議。
2.1 學習投入量表設計
在分析翻轉課堂特點及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參考以上量表因子設計的量表包括行為、認知與情感3個維度,其行為層面包括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師生互動和同伴互動;認知層面包括元認知策略、深層學習策略和反思學習;情感層面包括學習熱情和人際感受,如表3所示。
根據以上維度劃分,參考已有研究的相關量表內容,進行翻轉課堂中大學生學習投入調查問卷編制,用于調查翻轉課堂中大學生的學習投入水平。共設計27道題目(除基本信息外),各維度題目分布如表4所示。
該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信息,僅有1個題目,即學生性別;第二部分從行為、認知、情感3個維度進行題目設置。該問卷采用李克特5級量表,將問題分為5個等級: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分別計分:1、2、3、4、5,得分越高說明學習投入水平越高。
在正式發放問卷之前,選擇本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二年級學生進行試測。試測問卷共發放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該問卷同樣使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與處理,采用Cronbach's a進行信度檢驗,并采用KMO、Bartlett對問卷效度進行檢驗。問卷整體的Cronbach's a為0.953>0.9,各維度間信度分析顯示,Cronbach's a都大于0.7,說明問卷信度較高;KMO值為0.646>0.6,且sig值為0.000<0.05,說明問卷效度可以接受。
2.2 實驗對象
本研究選取江蘇師范大學2018級軟件工程專業兩個班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99人,其中男生69人,女生30人。學生在參加本實驗前所學基礎課程相同,學生己基本熟悉翻轉課堂及學習平臺的使用方法,兩個教學班學生的學習起點相近,而且兩個班由同一個計算機專業資深教師授課,兩個班級具有較高的同質性,可作為實驗對象。
以軟件工程專業必修課程《數據結構》為例,該課程每周兩次,每次課為兩小節,歷時16周,共64個課時。在教學計劃實施前(第1周),發放學習投入問卷進行前測;在教學計劃實施后(第16周),發放學習投入問卷以及學習投入影響因素問卷進行后測。同時,本研究還采用課堂觀察法和訪談法收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數據,以期能較為全面地分析、了解學生學習投入情況。
2.3 實驗數據分析
為探究大學生在實施翻轉課堂前后的學習投入是否有所變化,對學習投入總體情況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如表5所示。
在學生學習投入總體水平統計中,前測得分為3.63,說明實施翻轉課堂前學習投入水平處于中等以上水平;后測得分為3.94,說明實施翻轉課堂后學生學習投入水平較高。對二者進行比較分析可見,前后測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0<0.01),且后測均值高于前測(3.94>3.63)。
從認知投入層面來看,前測得分為3.56,說明實施翻轉課堂前學習投入水平處于中等以上水平;后測得分為3.83,說明實施翻轉課堂后學生學習投入水平較高。T檢驗結果顯示,前后測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t=-4.895,P=0.000<0.05),且后測均值高于前測(3.50<3.83)。
從認知投入層面來看,前測得分為3.59,說明實施翻轉課堂前學習投入水平處于中等以上水平;后測得分為3.81,說明實施翻轉課堂后學生學習投入水平較高。T檢驗結果顯示,前后測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t=-3.640,P=0.000<0.05),且后測均值高于前測(3.59<3.81)。
從情感投入層面來看,前測得分為3.79,說明實施翻轉課堂前學習投入水平處于中等以上水平;后測得分為4.17,說明實施翻轉課堂后學生學習投入水平較高。T檢驗結果顯示,前后測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t=-5.238,P=0.000<0.05),且后測均值高于前測(3.79<4.17)。
綜上分析,在翻轉課堂中大學生在總體學習投入、行為投入、認知投入、情感投入等方面得分均達到中等以上水平,且實施翻轉課堂后顯著高于實施前,說明在翻轉課堂中,學生課前進行自主學習,課內外廣泛開展協作學習,課堂上積極參與問題研討、成果展示與評價等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學生在主動、廣泛、深度參與以上各類活動的過程中發展了多方面能力,促進了學習收獲,提升了學習投入水平,證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有效的。翻轉課堂中豐富的交互活動與多樣化的學習途徑,能夠有效支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答疑討論等,大大增加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機會,對提升大學生行為、認知、情感層面的學習投入水平可起到顯著作用。
3 結語
相較于傳統教學,翻轉課堂更有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學生互動行為更為豐富、深入、高效,同時學生有更多情感投入,行為參與也更加積極,但目前針對翻轉課堂中的學習投入研究仍相對較少。為系統分析探討翻轉課堂中大學生學習投入現狀及影響因素,本研究分別從學生行為投入、認知投入和情感投入3方面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翻轉課堂對提升大學生學習投入水平可起到顯著作用。該研究成果可為提高教學效果、促進高校教學改革提供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 汪玉俠,黃忠東. “參與式教學”:提高大學生學習投入水平的有效途徑[J]. 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9):70-73.
[2] KUH G D.What student affairs professionals need to know about student engagement[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2009,50(6):683-706.
[3] FLICK A.Defining student engenment[J]. Chang 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2010,43(1):38-43.
[4] 徐波. 高校學生投入理論:內涵、特點及應用[J]. 高等教育研究,2013(6):48-54.
[5] KUH G D E,KINZIE J E ,BUCKLEY J A E,et al. Piecing together the student success puzzle: research,proposi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J].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2007,32(5):1-182.
[6] 汪雅霜. 大學生學習投入水平對學習收獲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多層線性模式的分析結果[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7):76-81.
[7] 吳秀娟,張浩,倪廠清. 基于反思的深度學習:內涵與過程[J]. 電化教育研究,2014(12):23-28.
[8] 舒忠梅,徐曉東,屈瓊斐. 基于數據挖掘的學生投入模式與學習分析[J]. 遠程教育雜志,2015(1):39-47.
[9] SCHWINGER M,STIENSMEIER P J. Effects of motivational regulation on effort and achievement: a mediation mode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2,56:35-47.
[10] 宋彩萍,吳素梅,姜傳松. 學生學習投入調查評估工具分析[J]. 教育發展研究,2010(3):73-75.
[11] 許南南,路萍,張慶芳. 淺談翻轉課堂在環境化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教學論壇,2020(40):152-153.
[12] 石彩華,王洪磊. 基于翻轉課堂的機械UG課程SPOC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應用[J]. 軟件導刊, 2019(12):12-13.
[13] 李瑩,戴心來,張承寧. 基于游戲化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研究[J]. 軟件導刊, 2019(9):46-48.
[14] 王樹梅,張文斌. 基于雨課堂平臺的計算機專業英語翻轉課堂初探[J]. 軟件導刊,2019(11):24-25.
[15] 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 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 開放教育研究,2013(1): 60-66.
[16] 汪雅霜. 大學生學習投入水平的實證研究——基于2012年“國家大學生學習情況調查”數據分析[J]. 中國高教研究,2013(1):32-36.
[17] 王文. 中國大學生學習投入的內涵變化和測量改進——來自“中國大學生學習與發展追蹤調查”(CCSS)的探索[J]. 中國高教研究,2018(12):39-45.
[18] 楊立軍,韓曉玲. 基于NSSE-CHINA問卷的大學生學習投入結構研究[J]. 復旦教育論壇,2014(3):83-90.
[19] 李爽,沈喻. 遠程學生學習投入評價量表編制與應用[J]. 開放教育研究,2015(6): 62-70.
[20] MARKS H M. Student engagement in instructional activity: patterns in the elementary, middle, and high school years[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00,37(1): 153-184.
(責任編輯:黃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