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才
摘 要:贊揚是一種美德,發揚傳統文,正向鼓勵學生學習能動性,教學中表揚是必不可少的鼓勵性教學手段。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屬于前期導向內容,小學階段的學生的心理控制弱,他們不能很好地建立起自身的心理學習強度。文章主要以小學語文課堂為背景,對表揚性言語應用的重要分析,并提供部分改進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表揚性言語;策略
一、教師表揚運用的現狀
(一)過度表揚
據有關數據研究,80%的教師會使用表揚性語言,其中就有50%的教師不會正確使用表揚性言語。主要表現為過度評價表揚學生,不管學生的實際情況亂表揚一通,導致學生的認知心理出現與實際的不平衡,不相符合,滋生學生嬌氣心態。
(二)不表揚
不做表揚的情況經常出現。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就會直接讓學生坐下,或者大部分的會重復學生回答的問題,采用一些機械語言或者行為去評價重復學生的行為,學生在這個時候沒有得到及時性的回應,內心極易產生不利于身心發展的阻礙,比如說自信度降低、厭學情緒滋生等等,不利于學生學習行為好感度提升。
二、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的方法
(一)存在的問題
1.語言重復單一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存在表揚性語言單一、死板、機械的問題,不管學生的性格多樣性以及個人特點,都是用統一,重復的語言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評價。這種表揚評價模式下的學生,時間一長,會對教師表揚逐漸無感,教師的表揚不能對學生造成刺激,對學習語文沒有任何的幫助。
2.評價不合理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在表揚學生時,容易忽略學生的個人特點,評價的詞語或者語言枯澀難懂,學生容易產生誤解,不符合小學學生現階段接受能力范疇,這樣會造成學生不能從老師那獲取刺激學習的信號,不利于學習積極性的提升。
(二)改進的方法
1.語言表揚的多樣化
教學實踐中尊重個性發展,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行為,從學生的不同之處表揚學生。從心理學的意識驅動行為來看,教師對學生關注是有利于學生個人學習行為意識建立的。表揚言語根據學生特性進行多樣化開展,多種渠道擴寬學習路徑,提高學生對自我的認可,提高自信。
2.加強評價語內容的豐富、有趣
運用表揚語言時,利用豐富而有趣的語言特點,刺激學生內心需求,異化常態語言組織。教師必須注重語言的有趣性、豐富性研究,有研究表明,學生的期望與學習動機成正比,當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是很渴望教師的積極評價的,并期望老師以不同的方式評價他們。同時,在使用評估語言時,必須表現出一定的親切性,在學生方面,必須及時提出建議。
3.保證語言評價的準確性
教師使用評價語言時,要客觀評價,評價要有所依據,并不是憑空捏造,從學生的特點出發鼓勵學生,不斷提高語言評價的準確性,這樣有利于學生建立正確學習路徑。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必須時刻注重表揚語言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勵作用,提高評價語言的準確性和信息性,豐富評價語言的內容,提高評價語言的興趣。廣泛采用表揚性言語進行學習意識激勵,端正學習行為的同時提高學習欲望,發動學生內心學習動機。教師必須加強通過表揚性言語來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的能力建設,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也優化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情境,促進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
[1]談瑛. 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評價語的運用[J]. 學周刊,2018(05):111-112.
[2]劉寶軍. 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的優化[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12):97+114
[3]祝麗麗.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J]. 才智,2013(3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