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輝
摘 要:拓展訓練課程通常是利用自然場地,根據不同的參與對象來設置相應的訓練科目,在專業的訓練師指導下,進行體驗式訓練。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拓展訓練更注重于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高校體育課程開展心理拓展訓練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體育課程;開展;心理拓展訓練;可行性分析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持續發展,人才競爭愈發激烈,高校人才培養的要求也在逐步完善和提高,不但要培養大學生的基礎及專業知識、技能,也需要培養鍛煉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團隊協作能力。當代社會,高校教育不僅要求培養、鍛煉大學生的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更要求培養大學生使其具備的良好心理素質以及適應社會的生存能力,更好地投入到國家、民族建設。而如今大學生心理素質問題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當代大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的細心呵護下成長;同時,隨著年紀的不斷增加也逐漸表露出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思想上失導、發育上失衡、情緒上失控、學習上失趣、交往上失度。
一、高校體育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一)教育改革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高校管理層對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高校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在實施過程中,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在具體落實中存在方向不明確、落實措施不到位,以及側重點不出不突出的問題,影響了整個高校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實施。
(二)教育教學理念落后
盡管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市場對于進入市場的應屆畢業生的整體素質一直保持著更高程度的期望,但是受我國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國目前仍然存在的正是文化教育忽視體育教育的現象。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才的培養。
二、高校體育開展心理拓展訓練活動的意義
(一)拓展訓練能有效地改善大學生狀態焦慮水平
狀態焦慮是一種短暫的情緒狀態,特點是由緊張和憂慮所造成的一些可意識到的主觀感受,也是高度自主神經系統的活動,狀態焦慮有著不同的強度并且隨時都在波動徑。拓展訓練的主要目標是鍛煉學生在面對不同困境時,克服自身焦慮及其他負面狀況,完成任務的能力。在拓展訓練課程中,大學生在不同程度的狀態焦慮水平下完成項目,可以幫助其培養良好的心態,改善其狀態焦慮水平,幫助大學生樹立自信心。
(二)拓展訓練是培養大學生意志品質的有效手段
當前社會,優良的學習成績以及交際能力不能夠全面評價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優秀的大學生更需要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質。在大學生的學習、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逆境,需要承受來自不同角度的壓力和考驗。能否順利越過艱辛險阻,戰勝困難更多取決于大學生意志品質。具有優秀意志品質的大學生不僅僅能在學校生活中表現優異,在社會工作、生活中也往往能夠表現出更佳的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因此,培養大學生的優秀意志品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三、高校體育課程開展心理拓展訓練的可行性分析
(一)認識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基于高校教育的實際需要,在高校體育心理健康教育中,積極進行教育改革,不但能夠提高體育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同時還能保證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開展。教育改革作為推動教育有效實施的重要手段,對高校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產生了重要影響,利用現有的教學基礎開展教育改革行為,不但能夠使高校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實施,同時還能夠解決高校體育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多種問題,使高校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在推進過程中能夠突破現有制度的瓶頸,通過教育改革的方式取得實效。
(二)利用相關的拓展訓練幫助學生超越困難
我國大學體育拓展訓練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以及相關勇氣,在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戰勝自我的體育教學中,首要任務便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在進行常規的體育拓展訓練時,教師遇到最為常見的問題是由于父母的過分溺愛,學生缺乏體育鍛煉,身體素質堪憂,且缺乏一定的吃苦耐勞精神。而這通常導致了學生自私自利,遇到困難時首先想到的是逃避而非解決,這對于學生的日后發展是極為不利的。為了養成學生克服恐懼、困難的良好學習精神,教師需要進行針對性的體育拓展訓練。
(三)構建一個良好的拓展訓練氛圍
對于拓展訓練活動的開展來說,構建一個良好的氛圍是非常關鍵的。通過圍繞拓展訓練的開展情況,做好氛圍的構建,可以更好地提升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的效果,同時也有助于保持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教師在實際組織和對學生的引導上,應該更好地對學生的情緒進行引導,讓其能夠形成更高的學習熱情。在每次教學活動開始時,教師都需要帶著問題將學生引入到積極參與、大膽嘗試以及認真思考的狀態當中,在對拓展訓練質量進行提升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啟發,在對學習形成較高興趣的基礎上實現參與意識的提升。
(四)利用相關的拓展訓練強化學生的抗壓能力
在進行相關的體育教學中,很多學生存在一定的抗壓能力,但是在對于學習壓力以及其他壓力中,則略顯薄弱,這也導致了學生的“堅持感”不足。因此,在體育拓展中,教師需要設計相關的項目(可適當增加一定的難度),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抗壓能力,使其充分意識到逃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會導致問題積壓,越來越糟糕。例如學校可以與專門的場地達成一定的合作關系,開展“攀巖”“騎馬”等具有一定挑戰性的項目,綜合鍛煉學生的抗壓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體育開展心理拓展訓練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將學生的心理問題轉化為體育拓展項目,使二者合二為一,避免體育拓展訓練出現“架空性”,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同時,體育拓展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學生可以在挑戰中不斷的完善自我,同時養成團隊協作、樂于助人的良好品德。改善心理壓力,培養其堅強、堅毅的品格,以理性、客觀的角度看待問題,實現自我學習價值,為大學生的生活以及成長提供了絕佳的發展平臺。
參考文獻:
[1]劉唐平.探討心理拓展訓練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智庫時代,2019(33):83-84.
[2]竇海波,于祥.高校體育課程開展心理拓展訓練的可行性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0):62-63+67.
[3]朱小毛,謝飆.高校體育拓展訓練整體開發大學生心理資本的可行性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18,37(03):51-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