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弟 張煜睿
(蘭州民族中學 甘肅蘭州 730000)
德育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對于高三畢業班級的學生,需要通過不斷開展系列德育主題教育,發揮德育教育潤物細無聲的作用,為高三學子創造溫馨舒適的學習氛圍。主題班會,是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利用主題班會的有利時機,開展具有針對性目的的主題班會,發揮主題班會教育的作用。
對于高三階段的學生而言,會因距離高考時間的遠近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的心理階段特征,經過問卷調查分析之后,大概可以分為激情期、疲憊期、懷疑期、放棄期、恐懼期五個時期。班主任需要針對學生呈現出不同階段性的心理特征,開展具有解決針對性特征問題的主題班會,發揮德育教育功效,穩定學生心態,促使學生積極健康應對高考。
剛踏入高三學習階段的學生,是對高考充滿了激情、向往的階段;是堅信只要努力拼搏就可以考進夢想大學的階段;是無所畏懼,信心十足的階段。此時,班主任需要結合學生展現出的心理特征,開展“明確高三學生大學目標的主題班會”。在召開本次主題班會時,首先要創造時機對高三學子介紹中國乃至世界大學的分類、大學的排名、專業的分類、上大學的途徑以及未來就業的方向;其次,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成績現狀,幫助學生制訂正確的奮斗目標,并讓每一個學生大聲說出自己的目標,制訂目標卡,時刻提醒自己;最后,利用本次主題班會,幫助并引導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法,為實現大學夢去努力、去拼搏。通過此次主題班會的召開,高三的學子會對自己的目標有了明確的認識,用清晰可見的方向指引自己不斷前行。
研究表明,對于中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每一項活動的積極意義不會超過100 天,尤其對于高三的學生來說,高壓的學習狀態和反復的考試容易導致活動帶來的意義有效性大大縮短。學生們度過了第一個階段激情期之后,大部分學生會進入到第二個階段——疲憊期。面對高三進入疲倦狀態的學生,班主任要利用主題班會,開展具有“充滿激情教育的主題班會”。在設計主題班會時,引入“我為什么要上大學”“一所好的大學能帶來什么”等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由辯論,激發學生再次學習的激情,點燃希望。同時,利用主題班會,讓每一位同學分享自己的大學夢想,在分享中再次明確自己的目標,也進一步激發同學們的拼搏意識,找回奮斗的激情。最后,利用主題班會,播放名校的大學宣傳片,如北京大學《仰望星空》等,通過名校的宣傳片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
高三中期的學習狀態,學生很容易出現的心理特征就是懷疑。伴隨著一次次考試和成績的不穩定性,學生很容易產生對自己的懷疑,迷惑自己是否可以考上在激情期制訂的目標,這一時期班主任就必須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征開展“學生肯定自我信念的主題班會”,通過開展樹立信心的主題班會,告訴學生自信的重要性。在設計主題班會中,以肯定每一位學生的學科特長為出發點,讓學生在學科中肯定自我,堅定自我,尋找自信。同時幫助學生們認識到在高三階段,要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念。考試是對我們目前學習狀態的檢測,可以更好地促使我們進步,一次次的考試,查漏補缺會讓我們更加明確自己的不足,找準問題,解決問題。最后,發揮任課教師的作用,讓任課教師走進主題班會,在主題班會中表揚學生,肯定學生,通過教師的鼓勵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在高三后半學期的學習中,學生最容易出現自暴自棄,放棄的心理狀態。反復的考試,成績的忽高忽低、排名等都會加劇這種現象的產生。面對此類問題,班主任必須開展“堅定理想信念的主題班會”。首先,尋找班級中優秀的案例,讓同伴來闡述堅持的重要性,發揮同伴效應,激發更多的學生明白努力堅持的重要性;其次,利用優秀畢業生母校行的有利時機,請優秀畢業生到班級講述一所好的大學能夠給自己帶來什么,自己的大學生活等一系列內容,激發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為最后的沖刺做好鋪墊。最后,利用成功三大定律“荷花定律”“竹子定律”“金禪定律”三個故事來引導學生堅持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想要取得成功就要學會堅持的道理。
距離高考越近,學生的心理壓力就越大,情緒波動就越明顯。為了讓學生們在最后能夠以一個平穩的心態迎接高考的到來,班主任要在最后的關鍵時刻開展針對減壓、穩情緒的“放松心態主題班會”。在主題班會設計中,設計解壓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減輕壓力,釋放壓力;其次請家長進入教室,從家長的角度告訴高三沖刺的學子們高三的學習,僅僅是一次對大家目前學習好壞的考驗,決定不了你們未來的走向,希望每一位孩子們可以正確對待,輕松迎考;最后,請心理老師加入到主題班會中,讓心理老師設計相關的解壓游戲,做相關的心理測試,針對學生們出現的問題具體分析,做好記錄,及時解決。
總之,在每一位高三學子沖刺的關鍵時刻,班主任只有不斷觀察、研究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心理特征,開展恰當適宜的主題班會,發揮德育教育的作用,才能確保每一位學子在高三階段以最佳的狀態迎接高考,考出理想成績,進入理想大學,為每一位學子發展為更好的自己,開啟人生道路新篇章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