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黑龍江省實驗中學 黑龍江 150001)
高中數學具有較強工具性和實用性特點,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之間存在緊密聯系,和學生內心需要也存在緊密聯系。但是,隨著學生接觸到的數學知識不斷增多,存在的學習困難也逐漸增加,因此在對新知識進行探索時部分學生存在強烈的內心抵觸情緒,逐漸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了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與勇氣,創建多元化評價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充分發揮評價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表現,把學生作為中心,開展多元化評價,促使學生可以在正確定位進行不斷進步和發展,有效挖掘學生潛能,進而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在以往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始終處在課堂評價的主導位置,沒有對評價態度進行端正,對新課程標準的認知意識不強,教學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課堂教學有效性難以得到顯著提升[1]。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創新自身的評價理念,把學生作為主體,形成正確的評價理念,不再利用單純的口述評價形式終結性評價學生,而是利用多元化的評價形式,利用積極、鼓勵的語言,利用書面形式等,科學分析學生學習情況,解決存在的問題,找到學生出現錯誤的根源,有效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充分發揮出多元化課堂教學評價的效果,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例如,在講解“雙曲線”時,教師需要改變自身為課堂主體的思想,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指引學生有針對性的驗證雙曲線性質。然后,指引學生利用互相評價的形式,分析問題,分享學習成果,對優秀經驗進行總結,促使學生互幫互助學習,使學生可以對雙曲線解題方法進行扎實掌握,進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此外,教師需要意識到教學評價屬于雙向活動,教師在評價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學生也要評價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效果,提供給教師參考與改進依據,進而實現共同提升和互相促進的教學效果。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想要充分發揮出評價效果,提升學生自信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具體深刻的解析數學知識,教師需要不斷創新評價模式,保證評價模式和新課程標準要求相吻合[2]。在該過程中,教師需要意識到當下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對新課程標準要求進行認真解讀,以此為基礎,利用學生喜歡的評價形式,指引和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巧妙的和學生溝通、交流,尊重學生自尊心,公正、平等的對待每個學生,意識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促使每個學生都可以獲得進步、勤于思考,保證數學教學可以高效的進行,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提升教學質量。
例如,在講解“直線的方程”時,教師可以對課堂時間進行濃縮,利用自我評價的形式,把直線方程五種形式呈現給學生,并設計不同的題型開展練習活動,適當給予學生指引,促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在討論和總結答案時,針對學困生教師可以給予鼓勵,指引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更加全面的掌握,逐步指引學生對點斜式、兩點式、斜截式、一般式、截距式的特點進行提取與掌握,列舉公式和分析,進而有效保護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升評價效果,還可以形成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新課改背景下,以往單一的課堂評價手法已經無法和新課改發展相協調,也無法滿足當下學生的學習需求。想要有效改變這一教學評價現狀,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需要注重整合教學資源,深入研究新課程標準要求,把調整教學環節作為目的,創建多元化評價體系,積極主動利用多樣化的評價手法,集中學生注意力,綜合性評價學生[3]。教師可以通過口試、筆試、日常表現、實驗評價等形式,全面、系統性的檢測學生學習成果,順應新課程標準要求,切實對學生真是學習情況與掌握知識情況進行了解。首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性、豐富的數學問題,指定學生進行回答,這樣可以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了解,還可以有效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自信心。其次,教師可以不定期的開展測試,對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情況進行掌握。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一些數學知識競賽、實驗競賽等活動,通過以賽代練,提升學生知識水平與實踐能力。通過這樣多樣化的評價手法,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還可以保證評價客觀性、公平性,進而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出評價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使學生正確認知自我、了解自我、相信自我,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還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有效發展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和能力。現階段,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意識到評價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夠理想。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給予評價環節足夠的重視,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表現,利用多元化評價模式和方法,科學合理的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為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提供良好的方向,促使學生可以獲得進步和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