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東紅
(許昌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河南許昌 461000)
學生在家已經五個多月了,很多學生習慣了懶散的生活方式,以至于英語網課學習時不投入、學習效果不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動力不足,以至于在聽課過程中只是被動地學習,創新和思考的環節漸漸被他們省略。
網課教學雖然有很大的優勢,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學生在網課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不由自主地分屏看小說或視頻,甚至玩起游戲,這種寬松的線上教學模式很難保證他們長時間專注地進行具有一定難度又相對缺乏趣味的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英語學習。
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學習環境是家里,學習方式是網上學習加自主學習。由于沒有了老師面對面的督促以及和同伴一起學習的氛圍,學生在網課學習過程中經歷了最初的新鮮感之后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懈怠,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減弱。他們在校園學習時,習慣了用筆對教材進行勾畫、標注。疫情期間,很多學生沒有紙質教材,更沒有圖書館輔助學習,在種種變化面前,學生有些不知所措。因此,學生逐漸喪失了網課學習的興趣。這不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網課能夠優化教學體系,體現出課堂的交互性,以此形成完善的網絡教育模式。大學英語教師可以采用“第二課堂”的方式,為學生營造出適合學習的氛圍,將學習內容更加直觀、形象地呈現出來,彰顯傳統教學下沒有的英語特色,刺激學生的感官神經,激發出他們的學習動力。
例如,英語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中開展演講比賽,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教師可以利用趣配音軟件,讓學生模仿一段西方電影中的臺詞,如《肖申克救贖》中“You know 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獅子王》中“I’m only brave when I have to be...”等,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可以評比一下誰模仿得最相像,以此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受到久違的英語氛圍,提高網課的有效性,加強核心素養。
“雨課堂”是由清華學者們創設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教師要將其運用于大學英語的線上教學中,與學生一起參與教材的學習。教師將自己放到引導者的位置,把多年的英語學習經驗傳授給他們,分享、學習、探討,與其共同進步。在網課的講授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師也要全身心地投入,使學生感受到自己對每堂課的重視。教師負責任地將知識傳輸給他們,并采用互動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教師在對Unit2 What Is in Vogue教學時,便可以基于“雨”課堂的模式,采用師生互動的手段,和學生以聊天的方式探討一下當下社會所流行的事物,結合著教材中的問題,深入淺出地對該單元進行探究。這會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并不是古板的“鄉巴佬”,而是與他們一樣的“時尚”人士,繼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豐富課堂形式。[1]
近年來,慕課的出現使大學英語教育又增添了一種新的方式。教師可以利用慕課的形式進行教學和評測。在對學生評測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以評促學”的方式,逐漸調整并優化他們的學習過程,從內心深處激發出自主學習的意識。在進行考核評價時,教師要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依托于平臺的功能,進行全面、公平的大學英語學習能力評判。
例如,教師可以把學生自主學習時觀看的英文微課及視頻設置積分,通過慕課平臺系統檢測觀看的時間及次數來進行統計;還可以為學生提供線上問卷,讓他們在每次學習后進行知識檢測,起到“以評促學”的效果,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使其能夠順利地進行網課活動。[2]
在互聯網的授課模式下,教師要將學習目標細化,強化英語素養,逐漸增強互聯網下的學習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課堂目標,把學習任務發布到相應的平臺之中,挖掘線上教學的優勢。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的需要,選取有關文章和視頻上傳到網絡平臺中,組織他們注冊賬號,登陸后進行班級模塊獲取英文資源。教師還要將自主觀看視頻的任務布置下去,使他們了解到課文的背景信息,熟知教材內容,掌握重點的生詞和句子,并設置線上的討論問題,讓學生能夠在業余的時間對文章有清晰直觀的了解。與此同時,教師可以依據線上的教學平臺,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對后進生督促和管理,鼓勵他們大膽地在線上提問,使線上教學的氣氛活躍起來。
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將教學目標以電子版的形式發送給學生,為他們提供相關的教學資源,將英語閱讀的小文本和微課視頻等內容展現給他們,細化總結,促使學生針對自身的問題完成學習活動。教師還可以通過線下啟發和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分享出來,在網絡上與其他同學相互討論,繼而拓寬學習內容,促進學生成績的提升。
大學英語教師要統籌規劃好線上教學內容、加強師生互動、積極督促學生去進行英語學習,并通過構建“第二課堂”,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英語素養。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通過細化英語學習目標、改變考核方式,保障大學英語線上教學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