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鋼
(沈陽現代制造服務學校 遼寧沈陽 110148)
建筑制圖是建筑類專業的基礎課程,也是建筑學領域研究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因此,如何在高中職院校中提升建筑制圖教學質量,是當前教育工作者關心的熱門話題。目前的教育改革方向注重教學模式的創新,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通過學習最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利用多媒體手段直觀和形象地講解專業知識點,通過豐富的感官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求知欲,融知識傳授、技能訓練、能力培養于一體,整體提升學習效果。因此,本文對基于多媒體應用實現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和情境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究。
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建筑制圖專業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1.教學教材的變化
建筑制圖專業課程的教材變化大體分為三個過程,即由傳統的純紙質的書本教材轉變為書本加教學光盤的組合模式,繼而發展為多媒體形式的綜合型教學教材,其內容包括電子文檔、音視頻、二維動畫甚至3D模型展示等知識載體。
2.教學手段的變化
教學形式由早期的黑板講解轉化為圖示教學,再是PPT課件教學,直到今天,轉化為借助教學軟件和資源平臺進行教學,實現了數字化的資源存儲和共享。例如,教師從云平臺搜索并下載最新的建筑制圖專業相關的電子備課庫、教學方案設計、測試題庫和知識案例,結合實際的師資配置,即可快速設計出信息化的教學方案。
1.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傳統的建筑制圖課程教學活動模式固定,方式方法比較單一,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中,建筑制圖教師可利用多種現代化手段和設備輔助教學,如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動畫模擬方式演示復雜的作圖過程,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圖的特征,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通過豐富的感官刺激,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2.利用多媒體解答教學重難點問題
建筑工程專業教材中的知識難點和重點往往會導致教師難教、學生難懂的現象。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參考網上先進的教學案例,反復演示教學重點內容,進行解構,結合圖文、音像和動畫效果,將問題形象化、具體化和簡單化,方便學生理解、整合、消化相關知識。
3.優化教學過程和內容
在現代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可在建筑制圖課堂上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有效減少課堂板書的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資源。同時,教師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和媒體終端,可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視野,大大提升教學質量。
問題式情境教學的重要特點是學生充分參與各種教學活動和實踐活動,從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主動認知能力,增強自信心。例如,教師可以學科知識為背景,創建專門的問題情境,如施工圖交底會等,讓師生分別扮演建設方、需求方、設計方等角色,以真實的情境引發學生認知上的沖突與交流,從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問題情境教學的實施過程大致可分為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總結問題等階段,可以引導學生形成有效的認知策略[2]。實踐步驟如下:
1.情境引導
教師應通過情境導入,促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學習動機。比如,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問題情境,通過制造懸念和沖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可使用實際工程施工圖,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因自己的探究欲望而主動學習。
2.主動思考,積極準備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動思考非常關鍵。學生通過扮演角色,可學會主動探索、思考、收集、分析和判斷知識信息,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培養自學能力、思考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3.體驗情境,扮演角色
教師可以實際工程的施工圖交底會議現場為情境,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分別賦予其特定的角色,讓他們將已掌握的建筑制圖知識與實際工作內容結合起來。這樣做符合教學改革中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求,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4.思考總結,彌補不足
根據情境教學的效果,師生各自完成總結報告,并將最終的成果以書面報告形式上交。他們對教學效果的分析和總結,將為情境教學的優化與改進提供參考。
建筑制圖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包括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作為課程教學的主導者和設計者,教師應主動學習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結合情境教學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全方位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整體提高教學效果,為學生將來走上社會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