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利敏
(滑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河南安陽 456400)
中職學生普遍存在入校成績較差、文化課能力基礎較差等特點。而語文課的教學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的提高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中職語文教學質量刻不容緩。本文關注中職語文教學增強學生能力的重要作用,在分析現有教學模式不足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以促進學生的發展。
一位教育學家曾說過,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而語文則是這個基礎的基礎。語文學科的學習包含語言表達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寫作水平、人文素養等方面。從短期的學習來看,語文學科能力構成了學習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要求學習者具有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如果不能學好語文知識,學生就不會分析問題,就難以在任何一門學科上取得較大進展。從學生的長期發展來看,語文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將自己的思想變為有條有理的語言,將朦朧的感覺變為清晰的思想,對其人際交往能力和整體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語文教學對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學好各科知識,形成綜合職業能力、創業能力,并繼續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為了讓學生取得更好的考試成績,大部分學校的語文教學停留在應試層面。相較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而言,教師更注重對學生灌輸知識,采取“填鴨式”教育方法,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題型背誦教師總結的“答題模板”,采取固定的格式寫作文等,嚴重限制了學生自我觀點的表達和思維創新。但是,教師應明白,語文成績好不等于語文水平高,短時間內提高了學生的成績并不代表真正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水平。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顧一味地講解理論知識,卻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感受,讓學生長期處于單一、生硬的學習環境中,也變得只注重成績的高低,難免感到無趣、枯燥,漸漸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時常出現難以集中精力、學習興趣不高,甚至厭學等問題。
1.引發情感共鳴,創造相關情境
情境教學法的主要優點在于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作者或文中主人公的心情、情感等,更有利于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并從自己的角度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或中心要點[1]。例如,在教學《天凈沙·秋思》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閉起眼睛,跟隨教師的提示,在腦海中描繪這樣的景象:天近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有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夕陽漸漸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烏鴉叫聲、流水聲、西風呼嘯聲等,讓學生與詩中情境融為一體,真正獲得體會與感悟。
2.多元解讀,思維創新
莎士比亞曾說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把握一篇文章或一個故事的思想情感本就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過程。一位優秀的教師應當注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解放學生的天性,使他們在自由的環境中學習。文學作品在主題、思想感情、人物形象等方面存在多元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思想自由,注重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解讀每一篇作品,鼓勵每一個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培養他們好學、好問的習慣,而不應固守所謂的“標準答案”,否則,反而會限制學生的思維,打擊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在當前國家力促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要想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素養,就應當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及思想自由,創造自由、有趣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踴躍發言,闡述自身的不同觀點。
葉圣陶先生說過:“閱讀是吸納,寫作是傾吐。”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需要積累的學科。缺少積累會使一切語文活動都難以進行。廣泛地閱讀、積累是提升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語文學習重在積累。無論是字詞,還是古詩詞、古文,都需要學生平時的記憶和背誦。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只有有了足夠的閱讀積累,學生才能在學習過程中厚積薄發[2]。閱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對一篇文學作品反復、深入地熟讀,能夠有效觸發學生的“語感點”,促進他們對作品思想感情的把握。同時,學生能在廣泛閱讀的過程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拓寬視野,拓展知識的內涵與外延,提高思考、思辨能力及整體思想水平。例如,通過閱讀《悲慘世界》,學生能感悟到何為世界的善惡美丑;通過閱讀《記念劉和珍君》,學生能了解中國女子在民族危亡時刻“雖殞身不恤”的勇毅。
此外,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廣泛地閱讀,而且要鼓勵學生朗讀、熟讀、精讀。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一篇文學作品有助于學生對其中心思想的把握,并溫故而知新。每一次重新閱讀都是對之前知識的回顧與學習。
對中職學生而言,語文是他們學習其他學科知識和專業技術的基礎和前提,關乎其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和日后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教師應當著重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不斷優化教學模式,從而打造高效、有趣的語文課堂,促進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提升和知識運用能力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