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青
(昆山市花橋黃墅江幼兒園 江蘇昆山 215332)
繪本閱讀是一種比較新穎的閱讀方式,正憑借其獨特的魅力逐漸進入幼兒園。幼兒園通過組織開展繪本閱讀,能夠讓教師找到課本以外的知識,讓幼兒獲得一種全新的體驗。繪本閱讀的開展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教師應堅持在生活化的理念下落實繪本閱讀,挖掘繪本閱讀的價值,促進幼兒教育生活化,推動幼兒基本素質的提升,讓幼兒能夠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
繪本教學是幼兒任職教育中經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通過讓幼兒進行繪本閱讀,幫助幼兒認知周圍的事物,從而培養幼兒逐漸完善認知結構。幼兒階段的兒童年齡偏低,思維還沒有完全成型,對于外界事物往往充滿好奇。這時對幼兒進行引導,教師可通過繪本中豐富的色彩喚起幼兒探索求知的欲望,從而培養幼兒的認知思維。目前,借助繪本開展的個性教學、引導教學都逐漸應用到了課堂實踐中,教師根據幼兒的性格特點,借助繪本,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能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使幼兒得到更全面的培養[1]。
所謂繪本閱讀的生活化教學,主要是豐富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識,讓他們積累一些學習技巧。為了能夠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教師在選擇繪本時應有所側重,選擇與生活結合度較高的繪本材料[2]。在生活化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幼兒閱讀繪本內容,通過閱讀培養小班幼兒的自信心,鼓勵他們積極閱讀,讓他們在閱讀中有所收獲,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同時,教師要將繪本內容和生活事例相結合,對幼兒進行引導,幫助他們多角度掌握閱讀內容。
在繪本生活化教學中,小班幼兒教師應該為幼兒創設生活場景,在模擬的場景中更容易讓幼兒掌握生活常識。繪本中的生活化知識往往是通過少量的文字和大量的圖片傳遞給幼兒的。這樣的傳遞方式并不全面。為了讓幼兒能深刻理解和認知,教師應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比如,在繪本中出現了有關鞋子的圖片和場景,教師可以結合繪本為幼兒講一講如何系鞋帶,通過這樣的結合強化幼兒的主觀意識,幫助幼兒通過對繪本的閱讀和學習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教師在小班幼兒繪本閱讀中開展生活化教育還應該創設一個溫馨的閱讀環境。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和欲望,幫助幼兒積極地展開閱讀并通過閱讀獲取生活知識。調查發現,良好的閱讀環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繪本閱讀環境的創設至關重要。因此,在幼兒園里,教師應創設一些能夠體現繪本生活化的墻面和海報,讓幼兒在每天的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生活化的場景。比如,教師可以在樓梯間張貼一些生活化繪本的海報,在教室的墻壁上展示一些繪本生活化的圖片,借助幼兒園活動園區進行生活化繪本內容場景展示等,讓幼兒在溫馨的環境中感受繪本中生活化的知識,激發認知欲望,逐漸形成生活化的思維。
為了讓繪本閱讀真正走進幼兒生活,教師可以營造出繪本走進幼兒生活的氛圍,給幼兒提供一些繪本閱讀的場所和空間,如創設班級的閱讀角、故事墻,或者在樓梯間進行名畫布置等。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幼兒晨間、午休、區域活動等時間進行多種形式的繪本閱讀,如集體閱讀、自由閱讀等,讓幼兒體驗閱讀的快樂,讓繪本閱讀成為幼兒的一種日常行為[3]。另外,為了促進幼兒繪本閱讀生活化,家長也需要積極參與和配合。幼兒園要創設密切的家園合作關系,開展親子閱讀,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親子閱讀氛圍,實現幼兒、家長和教師在閱讀中的共同成長。
總而言之,繪本激發了小班幼兒的閱讀欲望,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觀察世界、認識世界的窗口,讓他們擁有了展現自己的舞臺。幼兒園通過閱讀繪本、分享繪本等活動,為幼兒營造生活化場景和氛圍,實現親子閱讀,讓幼兒能夠通過繪本閱讀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