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榮
(甘肅省臨夏回民中學 甘肅臨夏 731100)
高中生可能會由于地理基礎薄弱、學習和理解能力差等原因,在面對包含了大量抽象理論知識的地理學習時會比較困難。然而,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微課技術,則可以將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突顯出來,減少教師在課堂上需要教學的內容,增強對精華部分的講解分析,減少高中生的地理學習負擔。運用分層教學模式,可以將學生按照不同的學習水平分成不同的教學群體。教師在了解不同學生群體實際學習情況與學習需求之后可結合微課教學技術,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促進高中生地理學習效率的全面提升。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當及時轉變教學理念,認識到運用微課與分層教學的重要作用,促進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改革。
微課教學技術與以往的傳統高中地理中運用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并不一樣。微課以課堂的主要教學視頻作為核心內容,加上與教學相關的教學課件、教學資源和供學生學習的習題、資料為輔,可以讓學生自主調節學習進度。在進行微課學習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視頻學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師所講述的地理知識點。另外,教師除了課前預習可以選擇使用微視頻,還可以在課前介紹時使用微視頻。這不僅可以優化課堂結構,還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1]
例如,在教學“陸地環境”時,教師可以向學生發送與課上教授知識相關的微課教學課件。學生按照與以往相同的復習步驟,用教學視頻作為主要素材來學習,并在課前對相關內容進行預習。通過微視頻,學生可以自主探究和學習關于陸地環境的知識,梳理地球的內部圈層及其他知識點。在學習完教師教授的內容之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實際的學習狀況,自主選擇接下來的拓展學習內容。這樣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分層教學的效率。
微課技術與分層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因此,高中地理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技術,結合分層教學模式,以先讓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分組進行小組討論和交流,再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后理解和掌握的教學方式,激發高中生的地理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開闊學生的地理視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與其他人合作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水環境”時,高中地理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技術,在給學生進行課后復習的教學課件中,插入像“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是什么?影響我國河流補給區別的因素有什么?”這幾道與要掌握的知識相關的地理問題。教師要請學生在課后復習時間內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并思考這兩個問題之間有什么聯系。接下來,教師可在課堂上以“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為主題,并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將其分成幾個學習小組,讓其就“世界主要漁場的形成”等課堂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意識。
在基于微課的高中地理分層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學生對地理知識的鞏固和學習思維的發展,這才是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地理學習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提高學習示范演示的作用,并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樹立學習典范,提升地理學習的趣味度。教師可設置學習的標桿,選擇優秀的學生并采取對應的幫扶機制。對于有困難或者是存在問題的學生,他們可積極地向小組請教。教學中,教師可采用獨特的教學方式,依據學生的教學需求,發揮引導示范在培養初中學生中的重要作用。針對初中同學不同的學習特點和青少年的心理接受程度,教師需要關注其特點,再進行教學引導工作。[2]
例如,在學習“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河流、洋流之間的關系”時,教師可以在運用微課技術與分層教學的基礎之上,采用幫扶的教學模式,即可以選擇一名地理學習較好的學生與一名地理學習較差的學生結成一組,兩人可以共同運用微課進行學習和復習。在此過程中,小組內部進行“教”與“學”的學習形式,在鞏固學習較好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能提升另一名學生的學習水平,從而達到共同進步和發展的目標。
基于微課的高中地理分層教學,順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順應了時代的挑戰,有利于全面提升高中生地理學習的效率和水平。教師需要繼續努力,在利用微課的基礎上促進分層教學的發展,通過這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課下學習生活。分層教學包括小組合作、信息技術等,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習氛圍的基調,也能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效率。筆者相信在教師的不斷努力下,基于微課的高中地理分層教學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