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銀
(甘肅省靖遠縣雙龍鎮永和學校 甘肅白銀 730613)
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會面臨很多的困難,其根本原因是高中階段的數學教材內容具有很高的難度。每一項數學課程的學習都需要學生進行綜合性的思考。學生的思維方式一定要變得更加靈活多變,思維一定不能有局限性。否則,即便是最簡單的高中數學知識也會為學生造成很多的困擾。例如,高中階段的學生都會接觸到集合方面的知識,如果不能夠將集合當中“并集”以及“交集”的概念進行充分理解,在實際解題的時候就會出現諸多的失誤。同時,學生還需要將“∪”和“∩”這兩個符號熟練記憶,否則會很容易出現知識點混淆的情況。當數學題目僅要求學生將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利用交集或者并集符號表示出來的時候,學生還能夠輕松應對。然而,如果題目中出現了多個集合,而每個集合如果又存在復雜關系的話,學生在進行解答的時候便會遇到很多困難。初中階段的教材內容相比之下便沒有這么強的綜合性,學生只要細心聆聽教師授課便可將其理解透徹。
中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文化課知識的時候更愿意參與到具有較強趣味性的課堂中,這對學生是極為重要的。學習數學知識是較為消耗精力的。趣味性的課堂環境能夠有效刺激學生的思維神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于數學課堂。否則,學生很容易出現情緒倦怠的情況,對于數學課程的內容就只能是一知半解。長此以往,學生便會漸漸失去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甚至會在課堂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數學知識點間實際上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學生在課堂中如果對某一環節的知識點出現了理解上的偏差,便會對接下來的學習內容抱有模棱兩可的心態,在腦海中構建知識網絡的時候便會出現明顯漏洞。因此,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一定要積極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來重塑教學環境,讓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時刻集中于課堂。另外,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能夠讓學生對于抽象的數學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的時候也會更為輕松愉悅,并能從日常緊張的學習狀態中跳脫出來。[1]
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的時候不能死記硬背,一定要將其中的深刻含義理解透徹后才能明確在何種情況下能夠使用何種計算公式或思維方式。然而,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依舊會沿用以往的學習習慣。學生僅會將教材中出現的知識點或者是公式摘抄在筆記本上,而沒有將概念的核心內涵或者公式中每個字母所具有的含義深刻理解。學生僅是將知識點進行機械化的記憶。在實際對數學題目進行解答的過程中,學生依舊無法將所有的知識點靈活應用。很多數學知識具有相似性的,學生會經常出現知識點混用的情況。學生的數學成績便會因此受到嚴重影響,班級內也會逐漸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后進生的數量也會逐步增多。[2]
很多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之所以沒有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師在課堂伊始階段并沒有讓學生將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于數學課堂,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溜號的情況,教師的授課效率會因此受到嚴重影響。中學階段的教學任務是較為繁重的。教師為了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而在課堂伊始階段便將知識點全部羅列出來,導致學生沒有機會自己理解課程核心內涵。教師在安排學生解答數學題目的時候也會要求學生僅按照自己的思路來思考問題,導致學生在面對新的數學問題時無法迅速在腦海中找到解答思路。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無法尋找到歸屬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便逐漸淡化了。為了能讓學生重新擁有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教師需要積極利用嶄新的信息化技術來重塑自己的數學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在活躍的教學氣氛中領悟到數學知識的精髓之處。這對于初高中銜接教學來說具有深遠的意義。例如,教師在講授三視圖領域的知識時便可以積極應用這種教學方式。這項課程在中學的整個階段都出現過,該方法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學生能夠通過對此項知識的理解更好地解決其他方面的幾何問題。這對學生學習幾何知識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然而,教材中的三視圖圖例及相關練習題目是極為有限的。學生能在課堂中進行實際練習的機會很少。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會因此受到制約。為此,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將大量的圖片或者是視頻下載下來,讓學生能夠在動態圖中體會到同一圖形不同角度的形態特點。另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與二維或者是三維相關的視頻短片,讓學生體會到不同維度間的差異。
函數一直是整個中學階段學生都會接觸到的內容。函數知識的學習不僅需要學生將每種函數的定義加以區分,還需要學生將每種函數的公式以及圖像加以記憶。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將每種函數加以區分。然而,很多學生在學習函數知識的時候依舊會使用以往的學習方式,僅對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而不是將知識理解透徹后再加以記憶。在這種學習習慣的影響下,學生很容易便將幾種函數的知識點混淆了,在解答數學題目時也會遇到諸多困難。為此,教師便需要利用信息化的設備讓學生能夠學會利用對比的方式學習數學知識,讓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區分各種函數的相關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繪圖軟件將所有的函數圖像用不同顏色繪制在同一坐標系中,使學生能夠通過這種方式更加清晰直觀地了解到各類函數之間的異同。學生在學習各類數學知識的時候就會積極運用對比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3]
由于數學知識具有極強的綜合性,每個單元的知識點都是具有關聯性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注重每個知識點間的關系,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才可以更加全面。為此,教師每講述完一節課的時候都需要對知識點加以總結,讓學生能夠明確課程的核心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將課程中出現的核心內容總結出來,讓學生能夠在動態化的畫面中明確自己需要復習的內容。另外,微課視頻所需要的空間是較小的,教師可以將其分享到家長聯系群中,讓學生能夠積極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對知識點進行復習。另外,教師還能積極利用WPS辦公軟件制作思維導圖,讓學生可以對課程中的每個細節都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學生還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更為直觀地了解每個知識點間的關系。這將有助于學生在腦海中構建起數學知識網絡。這樣,初高中的銜接也會更加順利,學生能夠將自己初中階段學習到的數學核心內容與高中知識進行有機融合。例如,教師在講述圓與方程這節課的時候就可以積極運用這種教學方式。這節課程的知識在初高中階段都會涉及到。初中階段的教師在講述這節課的時候一定要將圓與直線的三種位置關系利用圖形和文字結合的方式展現出來,并將相關的知識點通過思維發散的方式加以延伸,將每種位置關系會應用的方程以及相關性質展現出來。這樣,學生能夠了解到每個細小的知識點,讓其可以在高中階段對圓與方程之間的關系理解得更加透徹。高中階段的教師在對此項知識加以講述的時候便可以以初中階段的知識為切入點進行課程延伸,讓學生能夠積極利用以往的學習經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