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燁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第三中學 新疆昌吉 831500)
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跟小學的思想品德相比,思想政治課教學尤其是低學段的思政課教學,必須貼近現實生活,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能照本宣科。而道德與法治則是緊跟形勢變化、理論變化、學生思想變化,其針對性更強,是具有時代感和實用性的課程。教師運用初中道德與法治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對引導青少年適應新形勢,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有重要的作用。
很多學生表示道德與法治這門課,就是讀讀背背,隨便哪一位教師都可以進行教學,而且背誦記憶就可以取得很好的分數成績。雖然,背誦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道德與法治的分數成績。但是,新時代的教學課堂要求教師應該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具備將來能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中,過于重視學生的分數成績,讓學生不能僅靠背誦提高分數過關,否則,違背了我校開設這門課程的最初目的,而且背誦道德與法治不能達到教育學習的目的。教師應該基于核心素養視野下,運用初中道德與法治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教師想要教好這門學科,首先,要豐富自身知識,開闊眼界,還要善于學習、發現和表達,要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引導學生自己善于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因為,只有學生真正學會了思考,才能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并將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問題;其次,教師要善于發現實際生活中有關道德與法治的案例,將兩者結合起來,讓教材中的案例更加“接地氣”,讓學生感受到道德與法治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就真實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學生學習時才沒有距離感,容易掌握,并覺得此門課程有趣;最后,教師可以改變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教學模式,不跟其他的學科一樣“一板一眼”教學,而是用聊天的形式,讓學生發表對于案例的看法和觀點,引導學生去發現身邊的相關故事,并在這些故事中找出知識點,進行總結。另外,教師還要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在家中也要關注實時新聞,引導學生關注新聞聯播,要能隨時把新聞和教材聯系在一起。[1]
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組織與實施,應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并以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為導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貫徹思想品德教學原則進行教學改革,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效性,應該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并遵循初中學生身心發展和品德形成與發展的規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教育的實際情況、學校工作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開展教學工作,教學時要充分體現課程性質,能用知識解答學習上的課論問題,能用所學知識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現象,并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公民權利的保障書”一課時,教學目標要求提高學生自學、合作、表達的能力,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形成遵紀守法、依法辦事的行為習慣,能夠運用憲法原則,維護自己的人權。因此,教師應該重視教材內容,結合教學目標進行教學。[2]
教師在核心素養的視野下,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要注重案例教學法的運用,并且在生活中科學合理的選擇案例。教師在選擇案例時,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能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學生選擇實時案例,與時俱進,跟上潮流;要以學生生活為背景,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結合課本,選取生活中的案例進行教學,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更親切、更真實,讓學生學有所想、學有所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例如,教師在教學“深深淺淺話友誼”一課時,可以從一首歌曲《朋友》開場,讓學生明白本節課的主題。然后,教師還可以借助先進的網絡技術,讓學生觀看一組“反例”視頻,因為哥們義氣,抱住交警,只為讓酒駕的朋友開溜,讓學生明白真正的友誼是講究原則的,而不是當朋友誤入歧途時,還一味地推波助瀾,并且自詡這就是哥們。這樣,反而會傷害到朋友,損傷友誼。教師利用這樣的現實生活中的人或者以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訴諸學生的視覺,寓意深刻的事件,采用這種幽默典型的人物,深深感染了學生,從而使學生在情境中明白事理,并在情境中自覺遵守原則。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也因為時代的變化,而發生了教學方式的變化。教師可以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豐富有趣的案例,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觀看一些趣味性較強,且寓意深刻的視頻。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通過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例如,教師在教學“以禮待人”一課時,可以播放一些古代有名的以禮待人的動畫視頻,讓學生明白要做文明有禮的人,待人接物態度要好,說話用語要文明。
教師要科學合理的選擇道德與法治案例,從多方面考慮分析發揮案例的積極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打造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