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結洪
(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象駿中學 廣東廣州 511487)
在現代教育體制下,信息化教學的飛速發展為教學方式提供了更為多樣的效果,也為教學設計的優化提供了可能。微課代表了信息化時代最為突出的教學方式,教師通過網絡搜集資料,將課堂內容融合在內,制作成影像視頻,利用微小的時間,卻可以明確地闡述出教學內容中心。教師積極應用微課,改善了課堂效果,調動學生的數學興趣,更加全面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進行微課的教學過程中,微課已經從剛開始時的課堂教學片段錄制,到現在云集網絡上的視頻和圖片,通過多種多媒體方式呈現教學效果。在現在重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微課的課件不再只是強調重點課堂內容。運用微課創設的情景,可讓數學抽象的知識更加豐富化和趣味化,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同時,微課教學對于教師進行微課制作產生一定的挑戰,對教師進行資源整合也提出了要求,會促使教師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學習掌握微課教學的方法,提高教師的能力和綜合素養。只有教師靈活利用微課,才能使學生的解題更加順暢,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興趣是一個人對事物產生動力的根本因素,尤其是學生在初中階段,興趣是很重要的。傳統的教學主要是教師的輸出和學生的被動輸入,這樣的被動關系,非常不利于學生的興趣產生和積極性的調動。教師利用微課,將課堂內容和拓展知識通過形象、生動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深處教學情境中,從而更快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性,為順利進行教學活動提供保障。
例如,以“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一課為例,本課程主要研究的是平面內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的教學方法,用動畫演示展示在同一平面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情況,讓學生更加直觀清晰地了解,之后可以總結內容,通過三種位置關系繼續深入探究圓的切線和切線長定理等知識,讓學生們自己動手進行操作,使其沉浸在課堂的教學情境中,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和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對于初中生來說,可能對新知識的接受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來進行新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教學課堂的質量和效率。微課的呈現形式多樣化,呈現的內容也是多樣化,具有新穎和趣味的特點。因此,利用微課來對新課進行導入,可以帶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探索性,進而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的正常進行,從而使學生提高數學的核心素養。
比如,在教授數學中的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時,為了調動課堂氣氛,教師可以將本節課的大綱內容制作成一個微課,在上課前組織學生進行觀看,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實例圖片或者影像來吸引學生,讓學生認識到本節內容軸對稱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以此來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記憶。這樣的微課導入,改變了之前的課堂氛圍,激活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數學素養,為后續課堂提供了好的基礎。
初中生對于數學的計算和理解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存在,在教學過程中時常存在著大量的難點知識。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和自己的巨大學習壓力都會讓學生對難點產生放棄的想法,從而使難題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絆腳石。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微課來對重難點進行分析和講解,利用風趣的解說和分析調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同時又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需求來隨時暫停微課,進行自主思考和學習,給學生自己也留下充足的知識吸收時間,從而優化教學效果。
比如,每章節后都會有例題,需要學生將所學知識巧妙轉化,從而解答出習題。在一元一次方程的運用習題中,這部分的習題有個很明顯的特點是往往與行程有關系,那方程中存在的變量關系可能學生會不清楚,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相關的習題制作成微課的視頻,在視頻中用動態變化的形式展示最基本的變量關系,可以用同一路途中兩人的行駛狀況、時間和路程的變化關系,組織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畫出線段圖,先讓學生進行思考和理解,然后再通過微課將完整的解題思路展示出來。教師在這過程中,可以對有疑惑的學生進行指導,達到高效教學。
總而言之,微課教學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下,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利用短小的時間進行微課播放,為枯燥的教學課堂增添了一抹趣味性和豐富性,使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雙向提高,事半功倍。